马保力:艰难的认“同”

2020-09-12 06:59韦晓宁
中国慈善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同志群体

韦晓宁

他试图让别人感受到,他是一个生动的、值得信赖的人,并且是一个同性恋

“你看,全世界的同性恋都在买你的股票。”一条消息发送到马保力的手机上。

那是北京时间2020年7月8日晚上10点多,蓝城兄弟经历了盛大的上市仪式、股票开盘大涨直至涨停,员工们不断欢呼与拥抱,而马保力几乎全程表现平静。“仿佛所有人都在等他掉眼泪。”马保力的一位同事说。

在他看到那条消息的一瞬间,跟拍了一整天的摄影团队等到了。创始人、董事长、CEO马保力眼眶一红,摘下黑框眼镜,大哭,与身边人拥抱。镜头里,全球第一家“同志”社交软件上市这天应有的高潮时刻终于出现。

“市值超过10亿美元没打动我,上市敲钟的光鲜亮丽也没打动我,但那句话触动我了,不是因为什么股票,是因为我在为大家服务,而他们在用这种方式支持我。”说这话时,他眉头微微上扬,脸上是标志性的笑容,有点憨又有点无奈。

他们

马保力口中的“他们”,指的是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少数(又称LGBTQ)群体。据咨询公司沙利文的报告,2018年全球LGBTQ人口约为4.5亿,占总人口的5.9%。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5.91亿,占总人口的7.4%。

作为“他们”中的一员,马保力是特别的,他曾在公安系统任职近20年,期间以耿乐为化名在同性社交领域创业,“淡蓝”与Blued App陪伴了国内年轻一代的男同性恋者,上市时用户达4900万;他又是普通的,同样经历过自我怀疑、职场歧视、社会孤立。

二十多年前关于同性恋乃至性少数群体的讨论并不像今天那么普遍,在读警校的马保力意识到自己性取向的不同,他迷茫、困惑,只能利用还不發达的互联网手段搜寻着有限的信息,感觉到自己是孤独的唯一。

1998年,李银河在著作中指出,中国的同性恋者数量为3600万-4800万。他们在公园、在公共厕所里寻找和同类交往的机会,被社会视为异类。马保力曾深夜在网吧看小说《北京故事》,小说里的主人公真挚、深刻、无奈,带着一丝哀怨,像极了他们当时的心境。

他挣扎过、怀疑过,年轻的他仍不相信孤独是宿命。时值互联网在国内兴起,马保力于2000年创立了同性恋网站,开始扮演起两种角色:一个是秦皇岛的警察局里认真工作、受领导和同事认可的年轻职员,一个是“淡蓝色的回忆”网站创立者。他化名耿乐,穿梭在一篇篇心情文字里,记录者多和他一样,在现实生活中藏起真实性向,转向网络抒发。

淡蓝,代表忧郁、深邃,但同时又是天空的颜色,意味着希望和辽阔。就在“淡蓝色的回忆”创立的第二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发行,首次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同性恋在中国被进一步去病理化。

与此同时,淡蓝网逐渐发展为更多同性恋群体的寻求共鸣之地。怎样能为社群做得更多?马保力组建了团队,决心将网站继续发展下去,为更多同路人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不再抑郁、孤独。他在互联网土壤中种下淡蓝的种子,用情感浇灌,更多“同志”共同将它发展壮大。

随着网站成长,触到的壁垒越来越多,服务器总被当地以“内容不当”为由关停。为此,马保力带领团队换了一个又一个城市,要为社群的交流平台寻求更安全的落脚点。团队在2009年来到北京,安顿了下来。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事业发展,马保力似乎都找到了一条新出路,但周遭环境仍让他时时感到自己走在钢丝上。

“不知道政策的边界在哪里,没有安全感,像是偷偷地在做……很害怕哪天就把我抓起来。”创业数年,他一直使用化名,在“现实”和“淡蓝”之间小心翼翼地切换。十年间,国内一些性少数主题的杂志、网站和NGO陆续成立,“同志”社群发展、群体社会可见度见长,但仍有同性恋电影节、文化节被叫停。

突破

有人评价马保力是“同志”中的温和派,可他回忆起来,十年前自己也曾“激进”过,和同伴买来反同性恋作家的书,撕了再烧掉,拍视频发布到网上。但不久后他就把视频删除,“撕书解决问题吗?不解决,所以后来我就开始思考,我们要不要给别人反对的权利”。

“即使是同性恋,他也是普通人,普通人就应该获得尊重,获得接纳,应该有他的幸福感,活得阳光、健康。”他说。

马保力最不“阳光、健康”的时候,恰恰是在创业的瓶颈期。2009年前后,团队将大量资金与人力投入“淡蓝公益”防治艾滋病的公益行动中。在网站做防艾宣传、设立艾滋病检测点,他想用淡蓝这个平台减轻公众对同性恋和艾滋病的双重误解。但团队并未找到一个真正可持续的模式,淡蓝的定位一度在公益和商业之间不断摇摆。与此同时,马保力也意识到自己有抑郁倾向,特别难过、无助的时候,他就喝顿大酒。

根据北京同志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发布的《中国同志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性少数群体中的成年人抑郁高风险比例是全国样本的4倍,有抑郁倾向、抑郁高风险者接近50%。

有时候,马保力会在公安局办公室里听同事热烈讨论起关于同性恋的案子,他侧耳倾听但并不作声。马保力一直隐藏起自己真正的性取向,他从职员一路上升为副处长,且未来还可能有升职的空间。不去公开就不会遭受歧视,他和许多不愿在职场出柜的“同志”有同样的想法。

颇具戏剧性的是,2012年他还是被迫“出柜了”,这让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高墙一夜间坍塌。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新兴媒体用镜头报道了“耿乐”及他的团队,单位领导通知他,“警察马保力”和“同志耿乐”两个身份只能选一个。他选择了后者。

再没有退路了。他猛吸一口气,扎入创业的蓝海里。“有赌气的心态,要向全世界证明我做这个选择是对的。”

2012年,正值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风口,深耕LGBTQ社群十多年,马保力团队也终于在这一年找到了机会。创办蓝城兄弟,Blued App上线,当年年底突破百万用户……国内关于“同志”的话题尚在兴起阶段,同志社交跑道上竞争对手并不多,凭借深厚的社群基础,Blued迅速成为国内乃至亚洲地区“同志”社交软件的绝对领先者。

Blued上线一周后,马保力作为民间艾滋病防治机构的代表之一受到政府高层的接见。这份肯定激励他将公司做得更好,用商业成功更好地服务社会。

事业上的突破并不能完全弥补情感上的失落。偶尔,“同志耿乐”也会想念那个已不复存在的“警察马保力”。他有时感觉自己是被那个世界抛弃了:当他突然从单位的团队核心,变为他们眼中的边缘人士时;当他假期从北京回到秦皇岛一周,却没有一个朋友来找他时。

“父母也会觉得,我儿子怎么是这个样子?但你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选了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家人、同事都在离你远去,这种感受特别明显。”马保力表示,2012年后,这种“被放弃感”持续了一两年。

所幸他还拥有另一群伙伴。在蓝城兄弟,LGBTQ员工的比例一度超过七成,如今仍维持在一半左右,达数百位。即便不能在国内正式登记,同性恋仍享受婚假等福利;公司里的洗手间全为无性别洗手间,一个男同性恋和一个女孩结伴去洗手间是常有的事——蓝城兄弟倡导并践行对LGBTQ群体多元、包容的态度。

新生

Blued上线后,蓝城兄弟在2013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此后几年又陆续完成6轮融资,直至IPO上市。一直到现在,马保力还是会有一种“海市蜃楼”之感:竞争、营收、团队能力、监管……他深知创业的不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被成绩的光环蒙蔽,作为互联网创业者,需要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

公司并不提倡加班,他每天晚上8点多下班前会有一个“固定动作”:从公司这头走到那头,看看还在的同事或是已经空了的工位,这让他得到一种满足感。“曾经是我一个人,现在是那么多人……每次看到特别是异性恋的同事从我身边擦肩而过的时候,我都特别感谢他们,他们愿意来在这家公司工作,愿意来帮助我们,我特别感动,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在向不了解“同志”群体的人介绍公司理念时,马保力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招数”:从自己的故事说起。做了16年警察、互联网给自己的帮助、公司经营遇到的困难、有了孩子后的状态等。他试图让别人感受到,他是一个生动的、值得信赖的人,并且是一个同性恋。“如果你认可我,那也可以认可我的公司,认可我们这个群体。”

这些话,他已经向公众重復了无数次,但他会一直讲下去,试图影响更多人。他同时也是在赋予自己信心和勇气——我可以勇敢、快乐地生活着,更多的“同志”也可以。

公司上市当天,马保力身着蓝色西服,别着彩虹花胸针走上发布会的主席台。“希望蓝城兄弟的上市,让更多人可以看到他们的存在……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因为他们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显得如此的多元与美好。”通篇没有出现“同性”等字眼,却仍像是写给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的告白信。

此时,家乡警校的500人大群里,有人转发了报道,有的人在祝贺,更多的人选择沉默。从“警察马保力”到“同性恋者、上市公司CEO马保力”,在他看来,对当地来说如果这件事能有一些影响、一些冲击,帮助一些人思考,这就足够了。

上市仪式之前,他告诉自己,“我不会在现场掉眼泪,我要让大家知道我们是勇敢和自信的,我们应该向世界微笑。”随着公司上市,他更多地使用“马保力”这个原名代替网名“耿乐”——成为上市公司CEO马保力,防艾公益人马保力,以及“同志”马保力。脱下最后一层面具,意味着彻底的自我认同。

“敲钟的那一刻感觉人生圆满了。但之后你会发现,也只是那一刻觉得圆满,因为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要继续去打拼,因为你有承诺,身上有责任。”马保力说。

如今,这家前身为NGO、社会企业的上市公司仍在延续公益的基因和血脉。上市当天,蓝城兄弟宣布向“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淡蓝公益专项基金”捐款100万。一个月后,蓝城兄弟获《南方周末》2019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榜单第12名,排在第一、第二名的是腾讯和阿里巴巴。马保力本人凭借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贡献,入选“2020北京榜样”。

马保力相信“商业是最大的公益”。他期望公司接下来的国际化进程能够顺利,目前Blued的海外月活用户数占比超过49%,是亚洲最大的LGBTQ在线社区,他的计划是逐步拓展从拉美、北美、欧洲到非洲的市场,将蓝城兄弟的服务惠及全世界的性少数群体。

就在公司上市前的一个月,他收到了来自一位男同性恋的亲笔信和两包喜糖,信中称他在大学时通过Blued实现了身份认同,并结缘男友。

“如今想来,Blued既为我开启了新世界,也是落魄游子终归家园……您正是我国LGBT史上至关重要的一笔,您为千百万的普通人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彼此。”写信当天,是他和男友登记结婚的日子。

马保力手握着那包舍不得拆开的喜糖,又湿了眼眶。

2020年7月8日,Blued母公司蓝城兄弟顺利在纳斯达克敲钟。图/受访者提供

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马保力坚信,艾滋病防治是淡蓝网乃至蓝城兄弟日后持续发展不能脱离的领域。

猜你喜欢
同志群体
同志
侯宗骐同志逝世
林向义同志逝世
OVER THE RAINBOW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FOR YOU, O DEMOCRACY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