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菊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给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同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阅读不再是一种局限于纸质书籍或者图书馆、课堂等固定场所的阅读行为,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宽广的阅读素材资源。在这樣的情况下,如何保障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成效?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一、现象解读,形成正确的阅读观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我们的学生接触网络更加便利。在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是五花八门的。网上的“一点资讯”“小红书”等APP,有着大量学生用户的存在;凤凰网、央视网等正规新闻网站平台的客户端,同样有大批学生用户存在;而且,学生还可以利用专业的阅读类APP去浏览阅读各种古今经典名著。丰富多元的阅读视野和选择空间,让学生的眼界得到极大的开拓,可选择的阅读类目也非常丰富。但是,这种丰富带来的未必都是好事。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对网络文学、网文小说非常热衷,有的学生会充值订阅一些小说去跟读。这些网文小说中固然有精品,但也有很多是没有价值的快餐文,甚至存在错误的价值引导和不同程度的涉黄、暴力,语言内容粗俗、低俗。
在移动互联网视野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应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规范。具体到网文阅读方面,老师就可以当堂打开一些网文小说网站,随机打开一些网文小说,跟学生一起讨论这类小说到底有哪些方面不合理、不合适。要通过实例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告诉学生要懂得分辨,有选择地阅读,要注意阅读内容的正能量。
为了引发学生的共鸣,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你们在网文阅读中遇到过哪些不合理的现象,不妥当的情况?拿出来分享吧。这样一个话题引导,就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出来。大家通过讨论互动,认识到阅读应该有所选择,不能盲目阅读。这是移动互联网视野下阅读教学的有益探索。
二、行为管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借助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的电子阅读,存在两大特征。
其一是碎片化的阅读。学生往往是在冲浪浏览网站网页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感兴趣的内容,可能是新闻,可能是小说,可能是一首诗词,可能是一篇科普探索文,等等。学生随机地进行阅读,前后的关联性不强。比如有的学生假期里随身带着手机,这一分钟在看网上的笑话段子,下一分钟可能就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在专业的APP网站或者手机搜索引擎推荐阅读中,学生的阅读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昨天读过的小说,今天可能就完全找不到了;没有了纸质书籍具体的实物摆在那里,学生的阅读就很难延续进行。
其二是阅读的深度有限,呈快餐化。在移动阅读行为中,学生没办法对阅读资料进行注释标注,没办法写书评、做笔记;有些学生连基本的坐姿都做不到。手捧手机,躺着读、站着读、趴着读。这样的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不够细致深入。
我们在移动互联网视野下进行阅读教学,就要针对以上两种阅读的习惯进行纠正和改善。老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碎片化阅读、浅层次阅读的弊端和不足,并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阅读习惯。我们不排斥线上阅读、网上浏览,对于有用的信息、良好的启迪还是应该多做笔记,记录下来;或者及时对感兴趣的文章链接进行收藏记录,设置书签,在空闲的时候能够继续阅读,有效连贯。这样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发挥阅读的作用,使学生有良好的收获。
三、多彩阅读,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阅读教学
从过去人们只强调阅读课本内容,到现在提倡诵读经典,教育工作者的阅读教学观念思路正在与时俱进。适当地拓展阅读能够开拓思路,提高眼界,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其优势利好是毋庸置疑的。以往,我们必须占用课堂时间进行阅读教学,老师和学生很难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完全有条件进行更多彩的阅读教学活动。
比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老师可以组织“每天一次有感情的朗诵”活动,每天在班级群抽选一名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内容以语音信息的方式发送,班级里其他学生都可以进行讨论,围绕朗诵的技巧、诵读作品的表现手法或者主题思想展开讨论。或者老师在班级群推荐一些精彩的文章链接,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素材,让其能更好地选择书目。我们还可以分享各种趣闻趣事、时政要闻、心灵寄语、名作导读,分享名人名家的奇闻趣事,发起主题讨论活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围绕某篇诗歌或者某篇小说节选进行读后感的讨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阅读当成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活动来展开。老师关心阅读,学生关心阅读,大家共同参与阅读,这对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把关阅读活动的质量取向有积极作用,也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阅读的不足。
四、深度探究,在阅读中升华思想
阅读不应该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应该有深度、有成果、有收获、有启迪。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的探索深度可以有差异,但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有深度的教学中,老师不妨结合现实生活、学生体验做探究。以《儒林外史》的讽刺文学为例,老师可以请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不好现象,比如有些人不文明,有些人不讲信用,有些人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等。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带领大家探讨讽刺文学产生的社会根源,分析讽刺文学在批判社会以及纠正不良行为现象、引导社会意识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应该让阅读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要将其主题思想、宗旨意义拓展到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深刻的认识,找准人生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阅读是让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受到启迪与教育引导的重要途径。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优秀的文章作品,这是阅读教学发挥作用的前提。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阅读教学更要有新的变革和应对,要为学生筑牢阅读学习、开拓眼界的教育基础,让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做有效的阅读,收获多彩的人生。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