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由索尼旗下的Guerrilla工作室开发制作,在PS平台上发布时凭借其过硬的游戏质量深受好评,并于今年夏天登陆PC平台。这是一款开放式沙盒游戏,故事设定于1000年后的世界,人类由于机械生物的入侵而几近灭绝,仅存的人类由于科技的衰退而回到了氏族部落的生活状态。玩家将在一片广袤的荒野地带探险狩猎,只不过狩猎对象并不是野兽,而是形态各异的机械生物体。
游戏狩猎的概念有点受《怪物猎人》的影响,但玩法侧重点不同。本作的狩猎目标大多是机械体,它们拥有史前动物的外形,但身体却由机械构成,而玩家手中的武器却是一把弓箭。相比于日式动作游戏强调近战砍杀,本作更照顾欧美玩家的喜好,更多强调射击的乐趣。玩家需要通过扫描寻找机械体的弱点,然后通过潜行寻找最佳的狙击地点,争取一击打倒怪物,万一不慎惊动怪物,则需要一边躲避怪物的攻击,一边寻找机会反击。
◆与巨大的机械生物作战是本作最大的卖点
◆弓箭是玩家最主要的武器,可随游戏进程不断地升级
◆玩家可以在開放世界自由探险,还可在游戏中走访自然名胜
◆游戏世界包括雪地、沙漠等不同的自然风貌,环境细节丰富
◆人类衰退千年后,你将化身“亚马逊弓箭手”开启冒险之旅
游戏设计了种类丰富的机械怪物供玩家挑战,不同的怪物有不同的习性和栖息地,需要玩家用不同的打法应对。随着狩猎的进行,玩家也会不断地变强,可以在20多种技能中选择升级,还可以利用从怪物身上收集到的材料对武器装备进行升级,让战斗变得对自己有利,甚至在游戏后期可以正面硬抗Boss。
制作方在游戏中设置了三个各有特色的部落阵营,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拉近与各个阵营的关系。游戏的主线任务中规中矩,此外还有丰富的支线任务可供玩家选择,它们也并不是随机生成的,而是由制作方精心设计,可以给玩家带来足够的挑战。
本作在画面上的表现同样亮眼,自然环境植被细节丰富,森林、沙漠等不同的主题场景也各有特色。此外制作方还将美国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做到游戏之中,让玩家在狩猎之余还可以游览名胜,可谓用心。此次PC版借助硬件性能,能展现出比主机版更华丽的画面特效。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硬件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官方推荐的硬件配置为英特尔酷睿i7-4770K/AMD锐龙5 1500X处理器、英伟达GTX 1060/AMD RX 580显卡、16GB内存以及100GB可用空间。
锐龙3 3100,3300X+8GB内存这是一款对处理器要求比较高的游戏,玩家需要使用4核8线程型号才能保证流畅运行,这显然要高于我们之前常常介绍的入门级处理器酷睿i3-9100F的配置。目前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处理器中,以新锐龙3性价比最高,搭配B450主板还有升级到下一代锐龙处理器的潜力。此外如果仅有8GB的入门级内存配置,也可以趁着近期内存价格较好,增加8GB,以满足这款游戏的需求。
◆这是一款以核战为背景的末世题材美式RPG游戏
喜欢美式RPG的玩家对《废土》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它奠定了末世生存这种游戏类型,深刻地影响了《辐射》等后辈游戏。然而由于《废土》游戏版权复杂,导致其长年没有推出后续作品。好在今年夏天,我们终于可以玩到它的最新续作了。
《废土3》的故事设定在核战后的末日世界。末世后科技大幅度衰退,仅存的人类聚集在一起,维持着最低限度的避难所生活。野外充满了危险的辐射区与游荡的杀戮机器人,不同聚居地之间常常为珍贵的生存资源而大打出手。玩家率领的小队就将在这样的世界中展开冒险。
游戏推崇高自由度冒险。在创建角色时,玩家可以自定义成员的各种属性,包括外貌、技能、性格乃至道德倾向,不同的属性在冒险中有不同的作用。比如高魅力角色可以说服NPC以更低的价格交易,医生职业可以救治重伤的队友,窃贼虽然没有道德感却可以打开上锁的门或箱子等等。游戏将善恶抉择完全交由玩家,只呈现选择的结果,而不会说教式地对玩家的选择进行赏罚。在剧情方面,游戏同样秉承开放的态度,会随玩家不同的选择而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多达十几种的结局给玩家带来的是体验完全不同的故事。
◆玩家可以从外貌到属性自由定义初始小队的角色
◆大量的对话选项让玩家可以充分了解这个末日世界
◆战斗系统采用经典的回合制,玩家可以细致思考每一步的行动策略
◆丰富的武器制作与装备收集系统让玩家可以尽兴“捡垃圾”
其战斗系统采用经典回合制,队员的属性与技能在战斗中将得到直观的体现,比如高敏捷队员容易躲避攻击,高力量队员擅长近身肉搏等等。此外收集战利品与制作装备也是一大乐趣。
本作在画面上以暗色调为主,昏暗的光线配合末世“核冬天”的皑皑白雪,给人带来一股冷峻感。游戏的3D建模说不上有多精细,但贵在对末世风格的高度还原。想要享受剧情,最低硬件配置为英特尔酷睿i5-2500K或同等级产品、英伟达GTX760/AMD HD 7970或同等级显卡、8GB内存;如果要获得画面带来的深刻体验,则需要使用英特尔酷睿i5-4590级别处理器、英伟达GTX 760或AMD HD 7970显卡、16GB内存。
在很多玩家的童年记忆里,海绵宝宝这个小黄方块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可以在游戏世界里亲手操作这个黄色小方块了。本作对《海绵宝宝》原作动画中的主要场景如水母田、蟹堡王、海之霸等都进行了高度还原。玩家可以在熟悉的场景间自由探险,与小镇上的居民交谈,并随时加入到不同的游戏之中。
◆游戲采用“游乐园”机制,没有主线,但包含许多小游戏
◆动画中的经典角色与场景在游戏中得到了高度还原
◆游戏支持多人联机,玩家可以从熟悉的角色中选择操作的对象
◆海绵宝宝是许多小伙伴童年的美好回忆之一
游戏没有主线,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小游戏组成。玩家可以在主城里自由晃荡,挑战不同的小游戏或拍照留念。小游戏的种类非常丰富,玩法以动作跳跃为主,兼具一些打击与解谜元素。玩家遭遇的对手也都是动画中的常客——比如著名反派痞老板的机器人军团、邪恶的章鱼哥机械体、巨大化的水母皇后等等。其中基本没有暴力血腥内容,充满了原作动画中特有的幽默感,既能让老玩家怀念儿时的简单美好,多人联机或分屏游玩方式也非常适合父母陪伴孩子一起玩耍。
本作的画面明亮,主要人物的模型也更有质感,色彩鲜明的画面让游戏的风格与动画更为贴近,不过以现在的标准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够细腻了。当然这也让它对硬件配置的要求更亲民,推荐配置也仅需要3.5GHz以上的4核处理器、4GB显存的DX 11显卡以及8GB内存。
◆城市崩塌,神秘的图书馆现身废墟并向你发出了邀请函
本作由ProiectMoon工作室制作发行,是一款回合制卡牌搭建游戏。游戏的故事设定在一座诡异的图书馆中,作为管理员,玩家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收集图书,扩充图书馆的库存,以便查明世界崩坏的秘密。然而,在这个末世世界,玩家收集书本的方式并不是购买或印刷,而是将人变成书。游戏中玩家可以向拥有知识之人发出邀请函,在图书馆中“接待”这些来客,当然接待的方式可不是喝茶吃饭,而是“夺取”对方的知识。玩家通过卡牌战斗的方式与对方战斗,最终失败者会变成一本书被收入图书馆的馆藏,而如果玩家战败,玩家的手下也会变成书被来访者带走。
游戏的战斗系统颇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引入掷骰子的环节增加随机性。骰子数值会影响玩家的出手顺序,还会影响卡牌的攻防数据,随机性的引入更加考验玩家战斗策略的容错性。当然玩家也可以直接在骰子身上下手,比如选择掷多颗骰子的技能加成,以保证自己的战略优势。
◆在战斗中可选择不同的加成效果,比如玩家受伤越严重,可选红色加成就越多
◆游戏战斗是卡牌回合制,但加入了许多新鲜元素
◆独特的美术风格与音乐为游戏增色不少
总体而言,本作的战斗系统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一定的策略深度,对于卡牌游戏爱好者来说很有挑战性。游戏精细的科幻设定足以吸引剧情党的关注,特色的美术风格与应景的音乐则是不错的加分项。作为卡牌游戏,本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硬件要求不高。官方推荐配置为英特尔酷睿i5处理器以及英伟达GTX 560显卡、8GB内存,此外还需要10GB可用硬盘空间。
◆这是一款风格清新的模拟建造游戏
本作是一款小清新风格的房屋搭建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没有战斗,没有资源采集,只会让你完全放松身心地投入到房屋的搭建之中。游戏的房屋以中世纪欧洲为原型,玩家可以看到绿墙红瓦在自己的手指间徐徐铺开,不但可以在水平方向铺陈,也可以纵向发展,比如搭起三五层的高塔,再在塔顶放置一个瞭望台。
房屋在搭建的过程中会自动生成关联结构。比如当玩家拆开楼房中间的一层,游戏会自动在空缺处构筑廊桥拱门;在过高的楼层上继续建造,屋顶会变成小小的瞭望塔;在水面上直接建造房屋会形成高脚楼;将房屋围成一圈则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庭院。尝试不同的建筑组合来触发各种关联结构,是本作的乐趣之一。
在游戏里并没有什么游戏目标需要达成,玩家所做的不过就像儿时玩积木一样,通过不断地将房屋排列组合,享受创造的乐趣。玩家搭建好一个“小镇”后,可以截图拍照留念并将图片分享到社区。游戏内并没有评价系统,也没有金币、积分和成就,有的只是一群翩翩起舞的信鸽,不时落在玩家创造的小镇屋顶上小憩。
◆玩家可以尝试各种排列组合,系统会生成不同的关联结构
◆玩家可以将自己建立的小镇分享到社区
◆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游戏都支持玩家自由设定
色彩饱满的画面让这款游戏的小清新风格跃然纸上,其3D图像以卡通化处理为主,细节生动丰富。单纯的积木世界对硬件基本没有要求,官方只提出需要1GB内存和128MB可用硬盘空间。
尽管第十代酷睿桌面版上市之初,i3-10100F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型号并没有出现在型号列表中,但很多人和笔者都相信,既然F型仍然存在,那么表现良好的i3-9100F也必有后继者。不过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至少在近期,i3处理器可能都会更偏向入门、基础商业应用而不是游戏,所以必备核芯显卡,短期内可能也不会有F型产品出现了。
面对重回至少干元价位的新一代酷睿i3处理器,以及3A游戏的处理器需求转向6核与4核8线程的情况,追求性价比且面向未来的入门/主流游戏平台就只剩下锐龙3 3100/3300X这一种选择。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应对未来的游戏需求,笔者还建议选择价格合理的B550主板和性能较好的GTX 1660 SUPER显卡,当然标配内存容量也应达到16GB。
◆B550主板
如果资金较为富裕,那么可以考虑选择酷睿i5-10400/10400F、锐龙53600/3600X,它们的共同特征是6核12线程配置,实际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不久之前的高端处理器水平。例如i7-8700K的配置就是6核12线程,i7-9700K为8核8线程。
这样的核心配置不仅能满足游戏需求,还很适合一些原本为高端配置准备的应用方式,比如影像处理、设计,以及近期兴起的后台直播等。当然,为了应对这些需求,我们就需要为其配置大容量内存、更强大的显卡以及高速固态硬盘。
由于本期制作时i5-10400和i5-10400F的价格极为接近,因此我们选择了内置核显的i5-10400,其核显可在独显出现问题时暂时应急,也可在进行视频转码等操作时加速,非常实用。但如果实际购买时两者差价达到100元或更高,且用户并不需要这些功能,则更建议选择i5-1040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