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芬
《背影》是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自问世以来,朱自清的名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九十五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不同角度的关注,对《背影》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辟见解。
下面从主题、结构、艺术特色三个方面综述对《背影》的解读。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一、《背影》的主题
1.深切的舐犊之情
《背影》一文主要回忆了祖母去世后,失业的父亲为儿子送行,并攀爬月台为他买橘子的情形。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背影》主要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叶圣陶先生曾在《文章例话》评价《背影》的主題思想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惜之情,而朱自清本人在《关于现代散文写作——答编者问八题》时谈《背影》的创作起源是父亲的来信,想起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
直到21世纪,学者依然保留着这样的观点。马天保在《再谈朱自清〈背影〉的经典》中认为该文章的经典之处在于“作者选取的是一个极其普通、极其琐细的生活片段,表达的却是中国文人不擅长表达的父爱主题,小事件承载着大情感,真实地道出了埋藏在作者和读者内心深处已久且极为柔软的父子之情”。
2.拳拳的儿女之心
20世纪90年代,《背影》的深层思想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蔡跃锐在《无言的感激——〈背影〉新探》中认为《背影》包含着绵绵的儿女之爱。陈风华在《“背影”的人文精神》一文中也认同此观点,他认为时隔八年,朱自清收到父亲带着伤感的来信,想起父亲攀爬月台为自己买橘子时颓唐而笨拙的背影,以及自己年少的懵懂无知,此时同样身为父亲的朱自清,终于理解了含蓄而内敛的父爱。
3.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忏悔
王荪、张晓云则进一步论述,认为《背影》的主旨并不单是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而是表示“一个不肖之子追悔莫及的忏悔和深深的理解与敬意”。
段崇轩也认为作者在父亲背影中感受到了父亲那坚忍不拔的生存精神和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传达出作者对父亲的一种怀念和忏悔。“儿子终于走近了父亲、理解了父亲。”
文艺评论家孙绍振运用美学的观点指出“《背影》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父子之情,还在于父子之情的动态转化”。当“背影第三次出现时,是忏悔中带着对父亲的回护和原谅”。
部分研究者利用原型批评的理论,认为朱自清的成长正符合中国男性的基本成长模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反叛长辈到成熟后的皈依传统。傅书华在《永远的〈背影〉》一文中指出,《背影》中“我对父亲的‘忏悔意识其实是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建立在农业文化和血缘传承基础上,表现为少者对长者的挑战到信服的回归”。中年的朱自清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父亲,由此理解了父亲。
对《背影》的主题解读,众多学者和中学一线教师也发表了其他的见解。如“青春语文”的创始人王君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认为《背影》写出了“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八十年代,也有学者挖掘《背影》的社会批判意义,薄培林在《〈背影〉再解读》一文中认为《背影》既有表层的显性主题,也有深层的隐性主题。他认为《背影》的显性主题,就是表现父爱、父子亲情,而透过文字背后,他发现《背影》在骨肉亲情中又深深地烙着时代的印记。文中既有“对父亲命运的感慨,也蕴含着对颓废的社会状况的喟叹”,还流露了像朱自清这类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那个“大时代中”作为“一名小卒”的苦闷彷徨。
2001年,蒋济永从创作心理的角度重新解读《背影》,他认为“从朱自清为之深深感动的父亲的背影来看,作者内心深处需要的是母亲般的关爱,换言之,朱自清以‘背影为题,表现了一个男人背后(背影)的另一面———女性或女性特质,将父亲的意象女性化,这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这一观点一经发表便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反对。针对蒋济永“女性意识”的解读,同一年,李知文先生进行反驳,他认为《背影》写的是深挚的父子之情,与“女性意识”毫不相干,所列举之诸片断也就纯属无的放矢了。
综上所述,对《背影》主题的解读,众说纷纭,从深切的舐犊之情,到儿子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对父亲的理解与认同进行双向的深入分析,研究的角度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主旨概括,但不管怎么解读,深切的父子之情仍是解读的主流。原因也许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篇文章的涵义,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说起……《背影》表现的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季羡林先生的阐述,也点明了无数读者为《背影》中深切的父子情潸然泪下的原因。
二、艺术特色
1.匠心独运的选材
郑桂华指出,“《背影》撇开几十年父子关系的繁琐介绍,只截取车站送别这一核心场面来展开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2.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郑桂华指出,《背影》只抓住父亲的背影,从侧面反映父亲的行为和精神,以巧胜拙地刻画了主角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
3.朴实无华的语言
《背影》的语言朴素真实,没有过多的修饰,众多文学大师都指出了这一特色。叶圣陶先生评价全文没有多余的字眼,季羡林评价“从艺术性来看,这篇文章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尤其为人称道的是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片段,作者没有采用浮华的语言,而是运用朴素的、简约的近乎白描的手法,轻描淡写地再现了父亲攀爬月台的场景,寥寥数语就写出了父亲的艰难和深沉的父爱。看似简单的文字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让读者为之动容。苗星指出这样的语言正如我们现实中的父爱,没有华丽动听的语言,只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4.蕴藉丰富的意象
不少研究者指出,“背影”是文章的核心意象,传达出丰富的意蕴。与正面、直接传达喜怒哀乐的人的正面形象不同,“背影”则是间接的、含蓄的、平淡的、隐晦的,“是人间父爱特有的表达方式”。解读文中四次提到背影,其中浓墨重彩地刻画的是父亲为“我”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这一段的描写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使人物的形象得到强化和放大,又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放慢速度,让父亲的动作变得缓慢而细腻,从而使“背影”这一意象产生出强烈的审美撞击力,给人带来强烈的感染。吕逸新还指出《背影》中通过“背影”和“眼泪”两个意象的“双重聚焦”,凸显了父亲的“背影”和“我”的感动。
5.陌生化手法
汲安庆用形式主义理论解读《背影》的艺术特色,认为朱自清在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时采用了延宕,放慢叙述的节奏,放大自己的感动。同时文中充斥着大量的背反,如“父亲慈与凶、硬与软的背反,还有儿子孝与逆、冷与热的背反……”在背反中实现动态的和谐。此外,全文采用了回旋,四次背影贯穿了奔丧回家、浦口分别和读信思父等事件,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情感节奏。
第二部分 课例设计综述(略)
第三部分?摇教学建议
关于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语文学界总结出了两条非常简明实用的标准:一是文本體式,二是学生需求。不同体式的课文,其阅读方式、阅读方法自均有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体式的差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最能体现文本特式的句子和学生阅读的疑难点交集处就是一篇文章的教学关键点。
1.依循文本体式选择教学点
《背影》是一篇文学性的散文。文学性散文,是要表现作者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作者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因此“阅读散文,不仅仅是要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要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不同于其他散文的最大的特点,是文中有两个“我”——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有两种类型的情感交织——过去的“我”的感受和现在的“我”回忆往事时产生的感受。我们应该透过父亲这个特定对象,去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因此《背影》的关键点不是父亲的形象,父亲的爱子之心,而是作者和读者分享步入中年的“我”体认到父爱的心理成长历程。而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背影》的体式,在解读文本时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父亲的复杂情感。由品读开头的句子切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和结尾的句子“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品读出“不相见”“不能忘记”中蕴含作者五味杂陈的心理,饱含对父亲的思念和愧疚。
王荣生教授认为“作者的人生经验,经过精准的言语来表达,也存活于这些言语中。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在引导学生读出朱自清对父亲的复杂情感后,则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解读作者是如何一波三折地表达对父亲的复杂情感,感受作者的个性化表达。首先第5自然段“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中,用反语表达作者的自责。其次,第6自然段作者用慢镜头的方式,放大了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极力写出肥胖的穿着不便的上了年纪的父亲为“我”买橘的艰辛,使读者跟随着作者心中的感动到达了一个顶点。最后,第7自然段“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写出父子关系既有矛盾,更有和解。
2.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点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从父亲对“我”事无巨细的照顾,攀爬月台买橘子中能够看出父亲对“我”深切的爱,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而忽视了《背影》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忽视了阅读散文应该重视散文的开头以及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因此在教《背影》中,让学生通过品读开头第一句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和结尾的“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分析作者复杂的心境,通过补充朱自清和父亲关系的资料,为学生搭建桥梁,走进作者,进而理解“我”体认父爱的心理路程:带着愧疚、自嘲的回忆——望父买橘的感动、不舍——看到来信的理解、体谅。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能到此为止,而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一波三折地表达对父亲的情感,却没有更深入地思考,需要教师联系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引导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依据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
既然《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体现体式特征的句子恰好也是学生的疑难处,因此《背影》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对父亲一波三折的情感表达,落脚点在于作者体认父爱的心理过程。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我”对父亲的复杂情感。
2.揣摩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读出作者一波三折的情感表达。(重点)
3.细读文本,深入领会词句的意味,理解《背影》的个性化表达。(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表演法、对比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学生分享父亲为自己做过的难忘的事情。
小结:很多同学谈起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对父亲都是带着一股感激之情,特别理解父亲,感谢父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背影》,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是否与我们相同?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的《背影》,一探究竟。
二、读情感:读出作者对父亲的复杂情感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已经步入中年的作者回忆青年生活的一段记忆,现在的“我”带着怎样的情感回忆父亲的背影?默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阅读方法提示:散文的开头结尾常常用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明确:“不相见”是指主观上的不见,而“不能忘记”含有不该忘记的意思,从开头和结尾可以看出作者心理五味杂陈,饱含对父亲的思念和愧疚。
三、品语言:读出作者一波三折的情感表达
1.小组讨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愧疚之情是一下子就表现出来的吗?
2.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我”的自责。
明确:“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用反语表达自责。
3.品读第6自然段,读出“我”的感激。
请学生上台再现父亲爬月台的情景,联系词语谈感受。
明确:作者放慢叙述节奏,用慢镜头的方式放大了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都可以看出肥胖的穿着不便的上了年纪的父亲为“我”买橘的艰辛,心中的感动到达了一个顶点。所以有行动上的体谅“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4.朗读第7自然段,读出朱自清和父亲矛盾中的和谐。
明确:“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子关系既有矛盾,更有和解。
5.小结:“我”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带着愧疚、自嘲的回忆——望父买橘的感动、不舍——看到来信的理解、体谅,一波三折。
四、究原因:探究一波三折情感表达的原因
1.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一波三折地表现对父亲的情感?
①客观原因:朱自清與父亲的纠葛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②主观原因:真实、深眷、艺术地表现父爱,表现自我对爱的发现。
2.艺术上的追求:背反的艺术。
提问:这种一波三折,充满背反的情感表现艺术,你在其他文本的阅读中遇过吗?
明确:《阿长与〈山海经〉》大量篇幅写童年鲁迅对阿长的厌恶,直至最后道出对阿长的怀念,让读者陡然明白全文饱含着对阿长的尊重和深情怀念。
《背影》的背反艺术也比比皆是。全文既用了大量篇幅写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在第7段也写到“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道出了父亲的慈与凶,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写出了父亲事业上的成功和失败,“我”既理解父亲,又反叛父亲……文中诸多的背反艺术,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情感更加真挚。
——汲安庆《非常态,非常美——从朱自清〈背影〉的陌生化手法谈起》
五、作业(略)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