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琛
在思维发展受到广泛重视的当下,议论文写作成了训练思维的有效阵地。在教学实践中,对作文题中出现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材料的中心内容,以致审题出现偏差,造成偏题、离题的情况。笔者在议论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对材料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与否,是学生能否有效审题的关键。概念是逻辑思维的三大基本形式之一,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如何有效理解材料中的概念,需要借助逻辑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渗透。
一、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在材料作文中,我们在审题之时往往能够从材料中筛选出一两个关键词,对关键词核心概念的理解,是有效审题的关键。例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聪明人特征:天资较高,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智能佳,懂得为人处世,品质高尚,知识渊博。
罗斯金:“聪明人常从万物中有所感悟,因为他所得到的才能本是从一切事物中汲取的精华。”
杰夫·贝索斯:“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第一则材料是对“聪明人”这一概念的内涵解释,第二则是对“聪明人”的外延表述,第三则出现了一个与“聪明”对应的概念“善良”。为了明确概念,材料对“聪明”和“善良”两个概念的内涵加以限制——“天赋”与“选择”,这两个限制词对应的属概念都是一种“能力”。这则材料审题的关键就在于对“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的理解。如何进一步对“天赋”与“选择”这两个概念加以辨析呢?我们可以借助逻辑思维中“属加种差定义法”,种差即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差别。这一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找出被定义项最邻近的属概念,再找出种差用于限定概念。在这则材料中,“天赋”可以定义为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善良”是一种后天形成的能力。那么,善良为何比聪明更难呢?根据定义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因为“后天形成”比“与生俱来”需要更多的努力,“后天形成”需要花费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特性更加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生物本性,也是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意义所在。“与生俱来”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生物本性,而“后天形成”则显示出人的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中生存,人不断习得“善”的能力,也是因为一次次“善”的选择,构建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
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中有一句读起来特别绕口的话:“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距离?”这句话有一定的哲学思辨性,要清晰地理解这句话,还是得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把加引号的“现实”与“虚拟”解释一番。在这句话中,加引号的“虚拟”指的是材料中提到的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属概念是网络功能,“现实”是指穿衣、购物、聊天等,属概念是生活方式,这句话简言之,即是当网络功能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你的选择是什么?显而易见“网络功能”并不能等同于“生活方式”,网络功能只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种。
下定义的方法对学生在短时间内审题、捋清思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思考一个概念的种属概念,以及区分几个概念的种差时,学生就已经在不断地辨析概念,形成更加明确清晰的观念,为立意提供了充分的前提。
二、划分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指从属概念中分出若干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划分的方法有一次划分与多次划分,为使概念更加明晰,我们通常要运用多次划分的方法。例如这则材料:
晚年的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晚年的杨绛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这里的重要概念是“世界”与“远方”。按照通常的理解,“远方”的概念与“世界”有重合,“世界”可以分为近处与远方,远方真包含于世界。为何材料中的世界与我有关又与他人无关呢?这里只是假象上的矛盾,“世界”一词在这两则材料中有不同的内涵,即逻辑思维中同一语词代表不同内涵。如何辨析这个概念,我们可以采用划分的方法,世界按照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自己的世界”与“非自己的世界”,在这则材料中,远方应当代表的是“非自己的世界”。非自己的世界与我有关,突出的是责任意识;自己的世界,与他人无关,突出的则是隐私意识,一个是对外建设,胸怀天下;一个是对内建设,独善其身。
又如另一则材料: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古罗马诗人斯塔提乌斯:真正的幸运在等待着有资格享受的人。
经典语录: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就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对这则材料的分析最主要的是把握“幸运”这一概念,这三则材料都是在表述“幸运”的外延,并没有准确概括“幸运”的内涵。那么,何为“幸运”?学生有着各式各样的理解。根据学生的习作题目,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将“幸运”理解为“获得成功”,作文中的素材多采用比尔·盖茨、李开复、马云等商业成功人士,或是奥运冠军、著名作家等。只有一篇高分作文将“幸运”理解为“自得地品悟生命光华”。这一偏差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定式,如在审题时对“幸运”这一概念有作界定划分,或许就不会出现那么大的偏差。幸运,根据存在形态可以划分为物质世界的幸运与精神世界的幸运,根据影响时间可以分为眼前的幸运与长远的幸运,根据程度可以分为大幸运与小幸运等。将幸运理解为“获得成功”,即是从物质世界理解,以物质世界成功的标准定义幸运;而将幸运理解为“自得地品悟生命光华”,则是从精神层面理解,以精神的自得、满足作为幸运的标准。
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划分标准去剖析概念,能有效地拓展思路,促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在划分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确概念所适用的前提,避免观点出现偏差。
三、限制与概括
概念限制是把概念从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概念限制的作用就是把一般、笼统的概念和问题具体化,使概念更加清楚准确”。如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门”与“路”是最关键的两个概念,对这两个概念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审题。材料的前一部分,门与路的外延比较宽泛,对应的是“人生中的许多阶段与历程”,为使概念更加明晰,材料的后一部分对两个概念加以限定,限制为“大学的门与路”,这一限制就使概念外延窄化,降低了审题难度。
运用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等逻辑方法分析材料作文中的核心概念,能有效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概念的存在前提与适用范围,进而判断、推理、立论写作。叶黎明老师提出“分析說理能力不足”是现在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思维层面上的“单向思维、单向论证与感情用事”等。学生的写作不乏素材,在微博、微信应用普及的今天,网络上带有议论色彩的只言片语遍地都是,而碎片式的语录未能连贯成系统的思维网络。面对时事热点时,学生的讨论往往呈现出单一、绝对的色彩。逻辑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渗透,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指向思维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以一定的逻辑方法与技巧分析表象材料,打破思维的偏执与定式,敢于思考更要学会思考,养成理性的精神气质。
[作者通联:浙江丽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