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促早熟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

2020-09-12 14:06郭艳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6期
关键词:结荚叶面肥杂草

郭艳霞

北方地区春季气候低温、回暖慢、降雨较多、土壤湿度较大,在7至8月份寡照、降雨显著增多,温度普遍偏低,雨量较大,基于此种异常天气现象的影响,一些地势低洼地区播期延后,作物晚出苗、出苗不齐、苗势减弱,导致作物生长发育缓慢。面对诸多作物生长不利因素,各相关地区与对口部门应科学种植,利用晴好天气开展大田作物促早熟作业,合理采取促早熟措施,增加作物产量,最大限度提高作物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生产建议与大豆、玉米、水稻三种作物生产前期、中后期的促早熟分析,得出促早熟比未促早熟的地块,经济效益提高明显。

一、生产建议

基于促早熟作物增产增收的经济效益作用,在作物生产上应做好良性干预:

1、适时多铲、多趟,松土除草。应做到深趟、高培土,实现防寒增温、疏松耕层、破除地面板结,促进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根系下扎,防止秋涝和后期植物倒伏,增强作物抗旱、抗逆能力,确保在雨季前控制杂草生长。

2、适时追肥

①叶面肥是补充大豆结荚、鼓粒期、灌浆期营养不良的重要手段,具有用量省、吸收快,有重要的促熟、增产作用。在大豆结荚鼓粒期,每公顷可用磷酸二氢钾3kg,配1.5kg米醋,这样能更有力促进作物生理发育、酶的活性和光合作用,提高叶片磷、钾含量和干物质的转化与积累,最终达到作物早熟、增产的目的。

②在玉米灌浆期,追肥8至12kg尿素,或施用磷酸二氢钾,可有效促进玉米提早成熟。

③小麦穗肥的施用。穗肥以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喷施两次叶面肥,第一次水稻出穗前3至5天喷施,第二次在齐穗后喷施,间隔7至10天后喷施第二次,以此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退化,为安全抽穗和提高结实率、粒重做好准备,达到促早熟,度籽粒、增产增收的目的。

3、喷矮壮素

①针对大豆长势旺盛,植株徒长的地块,应在大豆盛花期时,喷矮壮素,促进大豆早熟。基本用量为:用三碘苯甲酸粉剂130g或乳剂500ml/公顷,兑水量为700L/公顷。

②对于玉米田,由于春季风严重、地温低,玉米根系不易深扎,中后期存在较大倒伏风险情况,建议在玉米拔节11片叶左右时,喷施矮壮互,适当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

4、掐尖、站杆扒皮晾晒、适时晚收

①大豆。及时掐尖,这样可以避免大豆贪青和脱熟的现时,因此,应掐去大豆的生长点,将姿向籽粒运输,促进大豆提早成熟。

②玉米。若有多余果穗,可将多余丫子和果穗去除掉,或去除玉米雄穗,在定浆后,要进行站秆扒皮晾晒,可促进玉米早熟5至7d左右。玉米后熟性较强,可适时晚收获,使养分充分进入果穗,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收益。

5、病虫害防治。应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红蜘蛛、蚜虫、玉米螟、水稻稻瘟病等虫害。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7月上旬是玉米螟繁殖高发期,应用高压汞灯进行物理防治,达到诱杀成虫的目的。药物防治时,在每年8月上旬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水稻稻瘟病防治时,可用三环唑防治。

二、效益分析

1、生育前期分析。受不良天气影响,大田作物大豆、玉米、水稻等生育期延迟,株高比正常年份矮,通过促早熟技术影响,在生育前期进行铲趟及喷施叶面肥,对促早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清除杂草的同时,也切断了杂草养分吸收,防止深层水分蒸发,阻止了杂草与农作物争肥争水,最大限度促进了作物的健康生长。此外,多铲多趟可以起到防寒增温、增加土壤透气性、疏松土壤耕层的作用,即增强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也有利于农作物根系下扎,形成植株抗逆性强、长势快的特点,进而实现区域内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增产提质。

2、生育中后期分析。受2020年春季早春气温比较低,多雨天气较多,部分地块没有完成耕作,基于此種情况,杂草会借助后期充足的水分迅速生长,与农作物争夺一定的水分和养分,进而影响田间管理。再加上一些地块未来得及进行翻土处理,这会大大影响作物生育后期水、肥的协调,以及作物光合作用的完成,降低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未铲趟的地块,大豆结荚部分为第6节,单株荚、粒数减少,因而产量降低。通过促早熟技术干预,对促早熟地块应适时追肥、喷施叶肥,促进植株长势健壮,与非促早熟地块进行比较发现,各种生育性状匀好于未追肥、未喷施叶面肥的地块。

①大豆。通过促早熟技术干预,大豆结荚部位一般会上移,结荚部位多在第4节,而施粒肥的地块,加上充足的水分,籽粒饱满,产量有所提高。到7月底至8月中上旬这段时间,大豆开始鼓粒,根据每年降雨量分析预测,今年平均温度若达到23℃,隆雨量在83mm左右,日照时数40h,将会促进植物干物质的积累和转化,增加籽粒克重。相关数据表明,大豆的百粒重每增加0.5至1g,大豆亩产量就会增加9至10kg左右。

②玉米。促早熟技术在玉米种植中表现为:气生根数减少,不能充分地从土壤中吸收更好的水、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在7月末至8月初,若降雨量较大,超过330mm时,会影响个别品种的授粉和重的分化,有些玉米会出现短棒、瘪粒、秃尖等现象;8月中旬左右,玉米进行鼓粒期,降雨量有所下降,当达到80至85mm左右,平均温度在20到22℃之间,平均日照时数在8至10h之间,不但可以增加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还能通过促早熟技术措施,增加植株体内干物质的积累,增重籽粒,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综上所述,水稻抽穗灌浆期、玉米灌浆期、大豆鼓粒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种植区发生内涝,植株倒伏、病虫害重发,大田作物生育期推迟,给作物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为促进安全成熟,各相关农业服务中心,应提高做好抗内涝防低温工作,实现促早熟和经济效益目的。通过七棵树镇农业站技术人员采点分析和总结,采取促早熟和未促早熟的地块产量效益比较得出,大豆、玉米促早熟比未促早熟的地块,经济效益提高明显。

(作者单位:161111黑龙江省龙江县七棵树镇农业站)

猜你喜欢
结荚叶面肥杂草
拔杂草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两种叶面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农好1号”叶面肥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