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六个层次

2020-09-12 14:18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孝经孔融让梨长辈

人们都知道要孝敬父母,可到底什么是孝?专家从传世古籍中为我们找出了答案。

一论初孝,即是意亲。《孝经》中讲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人的身体、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只有爱惜自己的生命,好好活着,才有资本对父母尽孝,才对得起父母给我们的生命。父母看到儿女健康,才是最幸福的。

二论小孝,即是养亲。这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优良品德,就如孔融让梨不仅体现出谦和,更体现了孩子对长辈的孝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自觉提供父母的生活所需、照料父母的生活,让父母吃饱穿暖,衣食无忧。

三论中孝,即是悦亲。《弟子规》中说道:“晨则省,昏则定。”是说儿女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要向父母问安。中国有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都是父母心上最挂念的人,儿女为了自己的学业与理想,不得已而远游,独自在外,要常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并问候长辈健康,关心家庭近况,和父母叙家常,定期回到父母身边看望,做到让父母安心、放心。

四论上中孝,即是智亲。孝,并不是盲目顺从。《论语·里仁》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是说人无完人,父母也难免有过错,当父母有过错时,作为子女,应懂得自己有提醒父母之过和帮助父母改过的责任。但规劝时要态度谦恭、气色和悦,柔声细语,委婉地进行劝谏。如果父母没有听取,仍然要对他们恭敬和孝敬,内心不怨恨,等他们哪天高兴时再劝谏,直到接纳。

五论大孝,即是志亲。《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讲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就是说,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父母无一不盼儿成龙、盼女成凤,当我们做儿女的拥有远大志向和人生梦想,就是志亲之大孝。

六论泛孝,即是爱亲。《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描述理想社会时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每个人都可以比照这六孝来反省一下自己做到了哪一层。或许我们还不能做到最高的层次,但可以每天不断地进步。

(据《婚姻与家庭》)

猜你喜欢
孝经孔融让梨长辈
孔融让梨新编
孔融让梨的“梨”呢
孔融让梨的“梨”呢?
《弟子规》小绘本
《弟子规》小绘本
“蒙以养正”
《孝经》: 以“孝”为中心的儒家经典
从视域融合视角看《孝经》文化负载词英译
孔融让梨
理雅各《孝经》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