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轩 孔璇
【摘要】美食纪录片愈来愈成为纪录片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自上映后广泛受到学界和业界的追捧,其独具匠心的解说词应用亦值得研究。本文从篇章结构特点、语句表达特点、主旨内容特点三个角度解读《舌尖上的中国》中解说词的魅力。
【关键词】解说词;《舌尖上的中国》;艺术魅力;文化色彩
【作者简介】郁轩: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疆跨文化交流与双语新闻传播实务。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4-104-03
Abstract: Food documentaries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subject in the documentary market. The series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has been widely sought after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industry since its release, and its unique commentary application is also worth studying.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harm of commentary in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from three angl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xt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tence express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content.
[Keywords] Commentary; China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Artistic charm; Cultural color
一部优秀纪录片不局限于富有逻辑的镜头语言、深刻新颖的立意、完整的框架结构及流畅的起程转和,更要有与纪录片画面紧密衔接的解说词。《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国一部极具代表意义的美食纪录片,其通过对中华传统美食的展示,对美食背后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选取,表达了家国情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其中,该纪录片注重解说词的撰写,无论从总体的篇章结构还是具体词汇的选取,抑或整体高度上的选题立意,都极具示范性。
1. 解说词的篇章结构特点
1.1 同一主题下的多视角叙事,多角度诠释主旨
《舌尖上的中国》是先有解说词,而后根据解说词中提到的场景和人物故事进行镜头的拍摄,因而解说词与纪录片画面之间高度统一。《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都会有一个主题,在大的主题背景下,解说词的撰写者会选取不同人物的故事来多角度地诠释这一主题,起到对主旨的强化和印证作用。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三集《时节》的解说词,所有的故事安排撰写都是围绕着“中国人按照时节来作息劳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这一主题展开的,解说词的撰写者安排了若干毫无关联但却并行不悖的小故事,包括:东北冬季在冰湖上捕鱼、炖鱼的故事,南方春季挖竹笋的故事,北方山东地区春季吃香椿芽的故事等等。这些各自独立的小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对主题进行诠释,解说词中每个故事的安排都使得主题得到反复印证与强调。
1.2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增强解说词层次感
传统线性故事的叙述方式即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顺序来讲述。而《舌尖上的中国》在解说词的撰写上打破了这种线性的顺序,类似于文学叙述技巧中的倒叙和插叙,有时《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甚至将几个故事放在一起同时讲述,几个故事之间形成呼应。使得纪录片整体上的层次更加丰富、更具有立体感,具有美学上错乱的割裂意义,也使得观众在收听解说词时感觉到故事的跌宕起伏、叙事的波澜壮阔、立意的深远。
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就是运用了这种非线性的解说词撰写技巧。在这一集中,解说词的撰写者将卖馍馍的甘肃人黄国盛和西安人曹石的故事并列放置,打破了时间的顺序,在交代了黄国盛故事的起因后并没有急于交代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而是话锋一转,开始叙述西安人曹石的故事。这就形成了空间的跳跃,让观众感受到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不同地域对主食的不同认识与不同故事。纪录片的层次变得十分丰富,不同故事之间也产生了联系。
2. 解说词的具体语句表达特点
2.1 词汇错落有致,体现音韵美感
中国文字的音韵独具特色,《舌尖上的中国》中解说词的句型呈现长短句排列的特点,并且注重句与句之间韵脚的统一和平仄的整齐划一,朗读者在朗读时可天然形成一种音律的美感,长短句之间字数的不同造成了每处停顿时间的不同,因此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再配以简洁明快、舒缓的背景音乐,给观者以美的享受,并使得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纪录片所营造的情景中。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四个动词是线性的连贯的动作,四个动词的连用读起来更有气势,节奏较为简洁明快,为整部纪录片的开始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
2.2 大量运用转折和递进的句法结构
在文学叙述领域有一句俗语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太过平淡的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解说词的撰写亦是如此,如果使用过多陈述句式,解说词在朗读起来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舌尖上的中国》时而陈述,时而语义转折,时而递进,时而排比,句型非常丰富。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共使用转折句式18次,遞进句式12次,“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他们将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此句式在《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中比比皆是。大量转折句与递进句的运用,使得解说词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更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3 运用大量日常用语,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贴近性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有很宏大的立意,较为高远的主旨和叙事结构,但归根到底仍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以中华美食作为纪录片的选题,决定了这部纪录片面向的是普通社会公众,而纪录片的体裁特征决定了其镜头语言、解说词、人物塑造都必须真实可信。日常用语在记录片中包括俗语俚语,也包括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日常用语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纪录片与观众的贴近性,更加接地气,扩大了纪录片观众群体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则使纪录片更加真实,体现了记录性、真实感。
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三集《心传》中就使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如富堨村唯一的油坊主程亚忠在加工菜籽油时的劳动号子,张世新在教导徒弟如何制作正宗挂面时候的对话,在深山中采集蕨根的邓开风与山神的对话等等,无不增加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贴近性,让受众真切感受到记录片中的人物也是普通人,甚至通过这些有俚语性质的解说词,受众可以在现实社会中看到纪录片中人物的影子。
3. 解说词的主旨内容特点
3.1 唤醒受众的乡愁情绪
新闻学中的“三贴近”原则是指“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解说词的撰写同样要满足“三贴近”,《舌尖上的中国》就这一点而言做出很好的示范。通过与百姓休戚相关的人物故事,美食画面对广大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和情绪的传递。《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中最重要的一种情绪即乡愁情绪,这种情绪的唤起就是通过解说词中普通故事的叙述实现的。中国古代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对中国人来说吃饭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因此《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以美食为纽带,把中国人普通家庭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在平凡的故事背后蕴含深刻的立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美感。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五集《相逢》中的一句解说词,“深圳是一座乡愁城市。”进而在解说词中分析,将深圳定义为一座新移民城市,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汇聚在此,这些新移民的口音习俗包括饮食口味都在变化,但是依然无法忘记家乡的味道。进而讲述深圳这座城市的原住民——沙县居民的饮食习俗,衔接非常自然。这种例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比比皆是。“乡愁”、“家乡”、“家园”等词汇在解说词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种高频率的出现会给观众带来一定心理暗示,让观众潜移默化的受到纪录片中想要传达的情绪影响。
3.2 体现中华古典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这几个字的中心是“中国”二字,“舌尖上的”作为中国的定语。因此,该纪录片的中心思想落实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的国情上来。通过具有中国特色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味佳肴来展现中国风貌,讲述中国故事。其解说词的撰写处处体现了中国的古典文化,首先,解说词中大量化用中国的古诗词,将古诗词用通俗的现代语句来表述。其次,解说词中体现了诸多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即包括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也包括道家“道法自然”“阴阳平衡”的哲学理念。上述元素的运用,更加深刻的彰显纪录片的主旨,让整部纪录片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受众在观看纪录片中的美食之余,能有所回味,有所思考。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一句,化用宋代词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句。在美食中融入人的感情,而感情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再如第一季第三集《转化的力量》中写道“互相制约,此消彼长”,这句话体现了中国道家的“阴阳平衡”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如此名句的巧妙化用增加了解说词的深度和趣味性,使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不再是文化的快速消费品,加深观众对电视画面的理解。
3.3 对价值观的深刻把握
《舌尖上的中国》最后的落脚点是对人性的解读和对真确价值观的把握,虽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但是解说词在末尾都会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效用。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每一集解说词的结尾部分都值得玩味。第一集是《自然的馈赠》,解说词末尾想要传达的是对劳动者的歌颂,对自然的赞美,画龙点睛一般提及自古以来中国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第二集名为《主食的故事》,解说词在结尾写道“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通过春节回家吃团圆饭的习俗,表达了浓浓的乡愁。第三集名为《灵感的转化》,解说词“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讲述的是文化传承问题,使得主题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升华。纪录片制作方欲要表达的价值观就如此巧妙的传达给受众,并且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新闻采访与写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余传友.传播食物的美学味道——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解析[J].大众文艺.2012.
[3]郭亚敏.文明的镜像——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为例分析其视听语言及文化内涵[J].名作欣赏. 2014(12).
[4]滕天天,田龙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中国美学表达[J].西安文理學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5]周春慧.写意与传情:视听语言传达纪录性美学特质——以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电影评介.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