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语
我国灵活用工市场增长提速。
灵活用工专业服务商快速成长。
灵活用工的职业圈层呈两极化发展。
新兴领域成为大规模应用的试练场”
疫情以来,“公司+员工”的传统劳动雇佣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假期延长、经济停滞、消费萎靡产能不饱和,即便如此,企业依然要承担人员工资、“五险一金”等显性成本,以及离职补偿金、对接新的供应链等隐性成本。相比之下,快递物流、生活外卖等行业企业因为需求暴增,用工短缺问题突显,为了应对突然爆发的人力资源危机,灵活用工成为这些企业突破困境的新选择。
发展现状
我国灵活用工市场增长提速。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灵活用工雇佣模式已经十分成熟。国际私营就业机构联合会(CIETT)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日本的灵活用工行业渗透率为42%,居于全球首位,其次为美国,灵活用工行业渗透率约为32%。相比之下,我国灵活用工行业渗透率在除去劳务派遣后仅为1%。但自2015年起,我国灵活用工热度骤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市场规模达400亿元,预计2018一2025年市场复合增长率可达23%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灵活用工在不同行业发展各有差异。从行业类别来看,互联网行业因为业务快速增长而催生出大量的用工需求,成为灵活用工应用率最高的行业。文化传媒行业凭借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爆发,成为灵活用工率较高的行业。从岗位类别来看,销售、行政岗位的灵活用工掺透率均达40%左右。从执业人群来看,灵活用工的雇佣形式多为合同工、自由职业者和兼职人员,年轻化、低学历和女性化是这类人群的主要特点。
发展趋势
灵活用工专业服务商快速成长。对于用工需求企业来说,岗位招聘和业务外包并不能够直接接触到社会求职者。在灵活用工的人力需求与灵活就业的人才供给双向驱动下,人力资源市场将会涌现出一批新的服务商:一部分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快速转型,覆盖灵活用工业務;一部分专业化的人力SaaS类企业则为各行业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整体解决方案,涉及招聘、培训、排班管理、社保代缴、薪资结算、商业保险等全流程服务;一部分技术型企业,专注于为企业开展灵活用工提供技术、平台和工具。
灵活用工的职业圈层呈两极化发展。目前灵活用工较多应用在“蓝领”服务业,即服务员、保洁员、外卖员、快递员等这些对技能要求较低、准入门J槛较低的行业。随着灵活用工平台能力的增强,灵活用工职业圈层将不再限于“蓝领”,而是逐步向拥有更多专业技能的独立媒体人、律师、翻译等白领、金领服务阶层拓展,并将有可能向工程师、企业文员等岗位加速渗透。
新兴领域成为大规模应用的“试练场”。随着人工智能(AI)、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基础数据服务、算法训练师、机器人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新兴行业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聘用一些专业人才短期加盟,进一步推动灵活用工市场的持续活跃。一般而言,这些新兴行业人才稀缺,长期雇佣高薪人才对业务量尚不成熟的企业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相比之下,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邀请专业人才短期加盟,企业既能提高专业化能力,又能适度降低工资负担。对个人而言,也能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与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关系,减少工作空当期,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突出问题
灵活用工理念普及推广不够深人。目前,灵活用工在各行业的应用尚不深人,只是停留在初步概念阶段,社会普及程度不高,在大众眼中往往是兼职、零工、小时工的代名词。同时,灵活用工平台服务商也尚未成熟,对企业和个人的双边赋能纽带作用尚不具备,满足即时用工需求、保障员工忠诚度与企业核心技术用工难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灵活用工配套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灵活用工能够让劳动者获得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缺乏集体维权组织,同工不同酬、工资低于法定标准、频繁解雇等权益保障问题频现。在现行的劳动法中,按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工时限制等条款过于刚性,限制了灵活用工的活力,不利于其发展。此外,灵活用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合法规避员工社保缴纳的途径,看似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却降低了劳动者灵活就业的积极性,违背了灵活用工的初衷。
发展建议
政府应健全灵活用工配套法规体系。探索建立普惠化、低门槛、高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帮助灵活用工办理社会保障的解决方案,如对非全日制工人,企业可以为其开立个人账户,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办理或完善社会保险;对劳务工形式用工,企业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缴费方式,明确由企业或个人承担责任方式,以确保社会保险的高覆盖率。需要从法律层面保障灵活用工劳动者的权益,在现行劳动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灵活用工模式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适当放宽非全日制工时限制,实现按日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应提高灵活用工模式下人力资源规划能力。企业应当在保证员工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平衡全日制工和灵活用工间的关系,保证企业应对人力需求不确定性的灵活性。对于需要灵活用工的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做好风险管控,加强企业核心机密信息的保护,有效避免灵活用工给企业带来危害以及损失。提前对灵活用工需求进行预测,在数量、质量、层次及结构上进行招聘方案制定,选择最适合的用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