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纳德·温尼科特是英国重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他提出了独特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着重介绍了母婴关系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抱持性的分析方式为重点,强调了在治疗室中培育真性自体来促进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他创制的核心概念,如促进性的环境、过渡性客体与过渡性空间、真性自体与假性自体,对于后世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也有缺憾,他缺乏对父亲角色的关注,忽视了父亲角色——这一对儿童健康成长与母亲角色同样重要的角色作用的研判。
关键词: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过渡性客体;真性自体;促进性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4-0040-03
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winnicott,1896—1971)是英国重要的客体关系学派精神分析理论家。凭借在帕丁顿·格林儿童医院对于6万对母婴的观察工作建立了极具创造性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其主要的理论架构包括儿童发展的观点,足够好的母亲,抱持性的环境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过渡性客体与过度现象等。注重早期母婴关系在塑造儿童内部心理世界和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环境的影响使他在梅兰妮·克莱因等关注内心冲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当中脱颖而出。倡导母亲为婴儿提供“促进性的环境”,满足婴儿“无所不能的全能感与全能的幻想”,做“60分妈妈”,发展婴儿的“真性自体”等。
一、温尼科特的儿童发展观
(一)绝对依赖期(0—6个月)
出生后的几天到几个星期之内,婴儿处于高度自恋之中,无法感受到外在的任何客体,并且有着无所不能的幻想。他自恋地享受着由母亲提供的一切照顾。与之相配合的是,此时母亲也处于原始的母爱专注阶段,脱离了自己的主体性和原有的生活状态的专心照料,使得婴儿建立了无所不能的全能感与存在感,认为是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世界是随着他的主观意志运行的。这些来自母亲的敏感的镜映与反应成为了婴儿成年后的精神背景。
(二)相对依赖期(6个月—2岁)
直至婴儿发展的第六个月,婴儿开始有了自体和客体的分野,并将客体视为不同于自身的外在存在,现实感逐渐萌芽。而当婴儿意识到对于外在客体(母亲)的依赖时,便触发了对丧失全能感的焦虑,开始逐渐适应挫折,也就借此从绝对依赖转向了相对依赖。在这个阶段,婴儿可以明白自己是一个内在的部分,而母亲来自于外在。此时母亲对于婴儿的原初母性关注逐渐退出并且回归到自身,婴儿和母亲的关系开始趋向独立,其中空白的
部分由过渡性客体进行补充。
(三)独立整合期(2岁—)
基于前两个阶段发展完好而产生的趋向独立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整合化、个人化和现实化。温尼科特认为婴儿的生命开始是没有整合的状态,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不断有人对他进行皮肤的接触和情感的镜映,婴儿就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整合的任务。在个人化的阶段,婴儿可以感觉到生活中的心理现实是有一个身体内部的自体所存在,现实化的任务是婴儿逐渐发展出现实感,开始重视社会评价,认识到自己有能力伤害自己所爱的客体,意识到环境和自体之间的分别与界限,并可以通过沟通表现出自己的意图。对同一个客体关系既有爱也有恨的体验使婴儿达到了梅兰尼·克莱因所说的抑郁位相。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可以尝试在成熟独立、界限分明的基础上与外在建立互惠双赢的亲密关系,并逐渐趋于被社会所认同。
二、温尼科特学派心理治疗的重要概念
(一)促进性的环境
温尼科特把其心理治疗的分析背景称为“一种适宜的环境,一种类似于母爱护理的环境”,分析背景中治疗师并不执着于权威的潜意识诠释,而是建立起一种可以使失败的自我重新发展、被掩埋压抑的真实自体重新得以表达的保持性的环境,温尼科特将其称为促进性的环境。这会使婴儿在发育中逐渐建立起比较积极的自我意识、让婴儿的主观全能感和自恋得以满足。在温尼科特眼中,良好的环境是使早期失败环境淹没的真实感与真实自体再次浮出水面并且以原初母爱的方式重新养育。真我在重重受挫之后终于再次得以浮现,并在以治疗师作为客体的客体关系中重建良好且有治愈疗效的客体关系,慢慢代谢掉假性自体,促使人格再次发展。
温尼科特认为,如果说假性自体导致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早期的抚养环境并没有围绕婴儿展开导致的,那么心理治疗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在一段安全的背景下,让病人可以自由地抒发愤怒、攻击性,宽容来访者的混乱并将此视为早年失败的创伤环境导致的缺失在当下的浮現,此时,温暖舒适的抱持性环境代替了糟糕的早年创伤环境,促使病人在一种自我全能的状态中重塑了健康自体,修补发展中的缺陷。在这样一种类似于母亲怀抱的治疗情景中,温尼科特鼓励治疗师不做主观的判断与解构,不要求潜意识诠释的连续性与系统性。这点与弗洛伊德认为病人的困难来自内心的隐藏、要求帮助病人进行自由联想来打开记忆深处掩藏的大门。重新建构记忆与内部阻抗有很大的区别——温尼科特更注重病人的体验是如何产生的。分析性背景使得病人退行至依赖,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未被满足的真性自体产生——不是愿望和冲动的浮现,而是自我的浮现,而自我的发展来源于人际关系中的体验,通过治疗师与病人的当下咨访关系获得。
(二)过渡性客体与过渡性空间
1.过渡性客体温尼科特认为过渡性客体在过渡型空间形成的初期
就已经存在,它是指用暂时满足婴儿全能感自恋的替补措施来缓解由于婴儿和母亲个体化的过程而产生母婴间隙。“过渡”这个词是指婴儿和母亲之间存在着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既不属于婴儿也不属于母亲,而是由母婴两个人共同的关系或者互动所产生,并且充满了创造性和可能性,婴儿可以自由地玩耍,自由地发挥。儿童小时候如果被送到其他的家庭或照料者家里面去,那么从小伴随他长大并且随身携带的玩具熊就是一个过渡型客体,当与过渡型客体一起进入到一段陌生的关系时,婴儿就会感觉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也就是他与原有的客体保持了一段象征性的关系,缓解了儿童的全能感、无所不能的幻想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差别所导致的焦虑。
2.过渡性空间
在出生后的6至36个月,婴儿进入了分离和个体化阶段,这时婴儿的听觉系统与视觉系统以及对物体恒常性的认识都出现了巨大的发展。婴儿会因为身体结构的发展原因变得不需要母亲时时刻刻的关注,并且会出现一些自我探索的行为,这时候就拉开了一个母婴间隙,当婴儿感觉到和母亲越来越分开,也就是从绝对依赖状态变成了相对依恋状态的时候,就出现了温尼科特所说的过渡性空间。过渡性空间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由于“过渡性”的原因导致这个时期的婴儿极富创造性,所以过渡性空间也被认为是创造性活动和丰富思维想象力的根源。
因为过渡型空间是由婴儿和母亲共同创造的,所以
在对于婴儿合理安全地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某种情况下,婴儿把内心中不能处理的焦虑投射给母亲,如果母亲没有能够消化并处理婴儿的这种巨大的淹没般的情绪,或者没有能够及时的满足婴儿的全能感,婴儿就会感觉自恋受损,但又深知自己需要依赖这个母亲,所以他表示愤怒的方式就是殴打属于自己和母亲的那个过渡性客体,也就是玩具熊,通过把过渡性的一部分实体化为一个人的形象,从而可以比较安全地抒发自己的攻击性。
(三)真性自体与假性自体
1.真性自体真性自体类似于克莱因所说的抑郁心位,在这个位
置婴儿可以同时整合好妈妈的天使形象和坏妈妈的魔鬼形象,能够以更具探索性、更中性的、更包容的态度去和外部客体建立多种多样的关系。当婴儿做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表达,而被母亲以镜映的方式给予回应和满足时,婴儿就会形成我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是有价值的自体表征。在温尼科特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应不断通过镜映和恰到好处的满足来让来访者逐渐体会到治疗师是一个真性自体,并且可以接纳自己好的部分,也可以接纳自己攻击性毁灭的部分,这样来访者才可以觉得自己也有这样的真性自体。
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发展初期的婴儿处于对环境全部依赖、并且内心充满了全能感的需要的阶段,这些都是他内心真正的需要。如果在这个阶段,足够好的妈妈能够满足他内心的需要,使得孩子真实的自我获得了生命,那么这个孩子就会逐渐地从全能感向现实感进行改变,相应发展起来的就是一个真性自体。
2.假性自体温尼科特认为:如果母亲不能够给予婴儿所需要的
依恋和满足无所不能的自恋感,这个母亲就没有达到刚刚好的母亲的标准,那么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依恋和全能感,更多地活在别人要求的或自己自我要求严苛(超我)的生活方式之中,并且隔离开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体验,尽量活在遭受最少焦虑和最少攻击的状态之中,去迎合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套适应外在环境的自体组织,而内心真实的需要被压抑并且停滞隐藏。
事实上,假性自体并不是完全坏的自体,并不是一个主观伪装和隐藏的态度。我们同样把假性自体归为我们自我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部分描述的是对部分现实做出了协调,并且出于某种本能的目的(比如与外在客体建立关系)而展现给别人的一个面貌,只有当为了适应外在环境而形成的假性自体完全切断了与核心的潜意识的真我之间的联系时,治疗师才会认为这个假性自体是有问题的。真性自体与假性自体都是婴儿与外部世界互动中产生的。当对来访者进行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时候,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帮助来访者把他的真性自体得以发展,使来访者了解到他们在此时此刻表达内心的真实体验的时候,不会再遭受外界突如其来的攻击,可以不用那么焦虑,不需要时刻都把真性自体和他们的内在体验隔绝开来。
三、温尼科特学派视角下的儿童心理治疗
温尼科特学派儿童心理治疗和他本人提出的理论概念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认为在与儿童来访者进行工作的时候,保持一个严格紧密的设置和充分抱持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针对来访者淹没般的、不能言说的痛苦,治疗师要给予抱持并且尽力去接近、理解、帮助儿童将其表达。另一方面,针对破坏性、攻击性比较强的儿童,治疗师要给予非常严格的设置,让来访者知道在治疗室里面哪些行为是可以被允许、可以被施展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被允许的。要温和而坚定地给予一个设置的边界。并且努力通过不带评判的视角去理解这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尝试着让儿童自由地表达。
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在治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温尼科特认为儿童的攻击性与生俱来,在足够好的抱持性背景下,婴儿的攻击性逐渐趋于整合。而不够好的“迫害性环境”将激发反社会的破坏性攻击——治疗师应当把这种攻击性理解为儿童被剥夺全能感之后的愤怒与求救。当婴儿因为受挫而对母亲的乳房进行毁灭性的攻击与撕咬时,如果母亲没有报复婴儿而是在第二天仍旧提供奶水,就会使婴儿的攻击变得有一个重要的创造性意义,也就是婴儿可以进一步地分别自我和非我——乳房是一个非我的存在,是他人的存在,但是经历我的攻击之后仍旧可以存活下来,继续给予我营养,当儿童来访者意识到治疗师并不是一个好坏分裂的割裂体,而是一个好坏并存的连续体时,他就从偏执分裂心位进入到了抑郁心位。
咨访关系中的交流互动也是温尼科特的重要研究领域,温尼科特认为,古典精神分析采用的言语解释并不是心理治疗的重点,言语解释应该在病人配合体验与自我创造时才富有意义。主动地交流和被动地交流对治疗来说意义相去甚远,母婴关系塑造出的可以自由选择的主动交流是一种健康的创造性的时刻。而由于不够好的非促进性环境导致的被动交流则会阻碍治疗的进程。温尼科特强调,治疗师不要像弗洛伊德那样占据强势的自由
联想的诠释主导位置,而是需要耐心等待并且尊重病人的自我,给予病人主动或被动交流的权利,把分析的权杖交还到病人手上。
四、温尼科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
对于客体关系学派的贡献:与古典精神分析最大限度的保持中立相比,温尼科特的學说极其富有温度,它突出强调了治疗师通过移情和反移情来提供一段稳定安全的客体关系给来访者,借此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治愈的效果。他的理论虽然远离了弗洛伊德的性驱力理论和俄狄浦斯期学说,但它对客体关系学说的发展起了重大的贡献作用,并且意识到了外部环境以及母婴关系对于早期人格形成的重大影响。在治疗过程当中,病人来访者会感觉到自己的情感是被无条件接纳的,这与秉承着弗洛伊德的中立、节制,用犀利但是冷淡的态度去分析来访者潜意识的传统精神分析相去甚远。极大地推动了客体关系学派精神分析对于治疗中的移情反移情、治疗师的抱持在儿童精神分析中的运用。并且划时代地提出了“母婴关系”“过渡客体”“促进性的环境”等概念,对传统精神分析的性本能理论做出了修正,关于自体的概念给予了后世自体心理学学派创始人科胡特灵感,推动了自体心理学的产生。但也许是早年家庭的影响,温尼科特始终对父亲的角色缺乏关注,于是大量的把精神疾病归咎于母亲在抚养过程中的错误,忽视了父亲角色消失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在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与母亲同样重要——父亲角色的出现有助于推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加强儿童的自制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缺少父亲部分的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理论无疑是遗憾的。
参考文献:
[1]周晓蕾.马苏德·汗的精神分析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郗浩丽.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郗浩丽.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4]郗浩丽.温尼科特过渡客体理论的发展线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作者简介:逯家铭(2000—),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单位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