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中国有五大经验

2020-09-12 04:15
环球时报 2020-09-12
关键词:抗灾巨灾防灾

世界银行网站9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灾害风险管理进步的经验仅去年一年,因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3000亿元。经济快速增长、气候不断变化可能增加自然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在此背景下,中国在减少脆弱性和灾害应对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一些经验:

规划和指导很重要。中国起草了第一个国家多年综合减灾规划。自2007年起,中国按照政府的五年规划周期编制《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事实证明,这些规划对指导减少风险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从被动减灾到主动减灾的转变在中国的规划制定中相当突出。

树立榜样的重要性。作为2008年防灾减灾计划的成果,中国在全国范围选择1.2万多个社区作为示范社区。计划实施以来,不仅示范社区自身减灾效果好,还鼓励周边社区开展减灾能力建设。

通过跨地区协作加快灾后恢复。汶川地震后,中国制定了对口支援计划,将部分省市与受灾最严重的县市结成对子,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该项目使受灾地区得到有针对性的专项支持。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类似方法也被采用。

系统化数据有助于有效减灾。中国正努力实现灾害损失统计体系的标准化,从而加强分析灾害损失数据的能力,促进有风险依据的抗灾能力建设,进而加快灾后评估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面损失估算历时100多天,2013年芦山地震后历时27天,今年平均估损时间缩短到10天左右。

适应地方特点的保险。中国越发认识到巨灾保险对促进自然灾害后快速恢复的重要性,正试行根据地方特点进行创新的保障机制。深圳、宁波、云南、四川等多地已启动巨灾保险试点。▲

(作者弗兰西斯·盖斯奇埃尔等,乔恒译)

猜你喜欢
抗灾巨灾防灾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党员抗灾队”活跃田头地边
“安全”开会
印尼海啸已致数百人死亡
五河县稻茬麦生产制约因素及抗灾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巨灾债券,只为解决“1%”(财经问答)
各级青联组织积极防汛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