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652 例合理性分析*

2020-09-12 02:32:20顾云霞吴加娣孙家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性溃疡托拉指征

顾云霞,朱 华,张 暄,吴加娣,孙家艳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225001

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由颅内肿瘤、创伤或其他占位病变引起的颅内高压导致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会诱导急性胃黏膜损害,发生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危及患者生命[1]。SU 并发出血、穿孔的发生率为1%~8%,但出血患者病死率接近50%[2],因此需采取积极措施预防SU 的发生。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阻断胃壁细胞H+-K+-ATP 酶,抑制胃酸分泌,明显降低胃黏膜损害。国内外指南[3-8]均推荐PPI 为预防SU的首选药物。本调查分析本院颅脑创伤后使用PPI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情况,以促进PPI 的合理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通过本院HIS 系统检索,抽取2019 年1 月~12 月神经外科使用PPI 预防应激性溃疡65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65.8%,女性占34.2%,年龄5~93 岁,平均(55.9±16.8)岁,PPI 使用时间1~24 天,平均(4.2±2.7)天。

1.2 研究方法

1.2.1 纳入标准 ①有明确的颅脑损伤史;②发病至入院时均未发生应激性溃疡;③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2 排除标准 ①入院时即确诊消化道炎症、溃疡及出血等疾病病史;②既往有胃食管反流病或食管炎;③既往有出血史或凝血功能异常;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脑干功能衰竭及濒死状态。

1.2.3 资料收集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诊断、手术名称及时长、GCS 评分,使用PPI 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PPI 品规、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

1.3 评价指标

依据 《应激性黏膜病变预防与治疗-中国普通外科专家共识》[3]、《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8版)》[4]、《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处方精简专家指导意见》[5]、《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防治中国专家共识》[6]、《ASHP 预防应激性溃疡指南》[7]、《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2018)》[8]及相关文献[9],归纳预防性应激性溃疡的用药指征如下:①严重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48 h、凝血功能障碍、严重颅脑脊髓损伤、严重烧伤、多发创伤、复杂手术、肝肾功能衰竭、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脑血管意外、严重心理应激(符合1 项可预防用药);②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合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ICU 住院>1 周、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男性、年龄>65 岁、隐血阳性[9]、合用抗血栓药物(符合2 项可预防用药)。

用药建议:预防目标是控制胃内pH≥4。依据PPI 药品说明书及上述“指南”,常规剂量PPI 静脉滴注,用药疗程3~7 d,当病情稳定可逐渐停药。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WPS Office 2019 建立数据库、SPSS 21.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以百分数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指征与危险因素

237 例(36.4%)有1 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用药指征明确。其中,129 例(占19.8%)有1 个危险因素,多为严重颅脑脊髓损伤;85 例(占13.0%)有2 个危险因素,多为严重颅脑脊髓损伤合并复杂手术;18例(占2.8%)有3 个危险因素,多为严重颅脑脊髓损伤合并复杂手术及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6 例 (占0.9%)有4 个危险因素,多为严重颅脑脊髓损伤合并复杂手术、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及机械通气>48 h。危险因素分布见表1。

表1 PPI 预防颅脑损伤后SU 的危险因素分布

2.2 PPI 用法用量

有324 例泮托拉唑的用法为60 mg qd,使用人数占比最多(50%);有573 例给药频次是1 次/d,占总频次的85.8%。见表2。

2.3 用药疗程

用药疗程最短1 d,最长24 d,中位时间是4 d,其中,3~7d 最多(402 例),占66.4%;其次≤2 d(185例),占23.6%;≥8 d 最少(65 例),占10.0%。

2.4 联合用药

在237 例患者中,有1 例雷贝拉唑联合大剂量甲强龙;1 例泮托拉唑联合双氯芬酸钠;8 例PPI 联合抗血栓药物,其中1 例泮托拉唑联合华法林,2 例泮托拉唑联合阿司匹林,4 例泮托拉唑联合低分子肝素,1 例兰索拉唑联合低分子肝素。

表2 PPI 预防颅脑损伤后SU 的用法用量

3 讨论

3.1 适应症

在使用PPI 预防应激性溃疡652 例中,其中237 例(占36.4%)有1 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有明确适应症;415 例(占63.6%)为无危险因素、无适应症预防用药。适应症掌握不当与PPI 过度处方密切相关[11]。临床应结合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综合判断是否使用PPI。有部分医师用药习惯不当、担心出血被投诉,且药师实时审方时由于时间短促较难甄别危险因素,导致审核适应症难度系数大,故无适应症预防用药现象较为普遍。目前药师主要通过医嘱点评、用药宣教、医院内网公示等措施进行干预,建议加强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考核,以帮助临床严格掌握PPI 预防性用药指征。

3.2 用法用量

有237 例选用注射用PPI,其中17 例无指征更换PPI,3 例在病情稳定后,由静脉用药序贯调整为口服用药。Herzig SJ 等[12]纳入75723 例非重症患者的队列研究,发现独立危险因素越多,应激性消化道出血风险越高,可达1.16%~3.24%,若采取预防措施,出血发生率至少可降低50%。有研究建立SU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风险系统:中高危(10~11 分)推荐口服给药,不能口服者才考虑静脉给药;高危(>12 分)或具有2 个及以上高危因素,予以静脉给药[13]。药师认为PPI 剂型选择亟需规范,建议在病程记录中注明危险因素,并计算评分,依据评分选择PPI 剂型。13 例(占2.0%)患者予雷贝拉唑40 mg qd静脉滴注,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20 mg/次);2 例分别予埃索美拉唑80 mg qd、200 mg qd 静脉滴注,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20~40mg/次);129 例(占19.8%)老年患者分别予泮托拉唑40mg bid、60mg qd、60mg bid 静脉注射,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40mg·d-1)。药师通过维护审方软件数据库,如设置药品单次剂量最大值、特殊人群-老人每日剂量最大值,并增加一般警示,实现审方软件自动审核,药师实时干预错误用法用量,较快地减少了超剂量用药问题。

3.3 用药疗程

有185 例PPI 预防用药疗程≤2 d,多以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为主,如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清除术、颅骨成形术、颅骨切除减压术等。并不是所有手术都需要常规性使用PPI,若手术时间较短(≤3 h),一般术前禁食不足24 h,且未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不推荐使用PPI。2018 年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平均时间为2.9 d[14],而PPI 药物的作用峰值通常出现在应激性溃疡发生的72 h,所以PPI 用药疗程一般3~7 d。本次调查发现,有402 例PPI 预防用药疗程为3~7 d,较为合理。对于预防SU 的停药指征尚不明确,建议以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耐受肠道营养为停药时机。

3.4 联合用药

在10 例PPI 联合用药中含1 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 例非甾体抗炎药及8 例抗血栓药物,目的是预防药物相关性胃黏膜损伤,减少胃溃疡及出血风险等[8]。其中有1 例泮托拉唑联合双氯芬酸钠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PLT<50×109/L)。故在PPI 联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应充分评估获益与风险,及早干预,掌握好用药时机至关重要。

3.5 不良反应

有4 例(占0.6%)发生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胃液隐血试验阳性、出现暗红色胃液。19 例(占2.91%)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均使用了呼吸机通气。PPI 应用与胃部定植和肺炎的风险增加相关[15]。PPI 提高胃内pH,使胃液碱化,改变口咽部病原菌,当患者应排痰反射减弱、误吸胃内容物时,可致吸入性肺炎发生[16]。

PPI 在本院神经外科被广泛应用,其潜在风险和不合理应用问题日渐凸显。对于无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SU 治疗,会增加患者的用药风险和医疗负担。针对PPI 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应做好处方审核、医嘱点评、用药宣教等,并针对性地进行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性溃疡托拉指征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0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34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