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中的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解读

2020-09-11 07:06:22张明
湖南包装 2020年4期
关键词:当代人精神家园造物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在人们对文脉传承的呼声中,中国设计在思考如何深度发掘文化内涵的时候,是否应当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台阶之上;当我们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找寻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是否应当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串联,将传统文化透过设计作品的解读,传达给整个世界。

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世界范围内相互交融的年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闭塞中谋求发展,设计亦如此。无论是倡导简洁质朴的日本品牌“无印良品”还是“DIOR”“LOUIS VUITTON”这样的奢侈品牌,都在全球范围内开辟了市场,将那些原本只属于自己的造物理念,传达给了整个世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传达都能获得积极的回响,传统文化若不进行现代化转译,便无法融入新的语境,更无法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它用外观吸引,用功能诉说,用文化感动。文化是一种能唤起民族共同情感的力量,也是一种能够对外树立鲜明形象的标记,但文化并不是设计的全部依托。就像白昼里的太阳一般,我们歌颂光芒与温暖,通过它来辨别时间和方向,但在银河系中,太阳也只是一点,即便它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最明亮的一点。当我们谈论中国设计时,我们不应当过分聚焦于中国文化,而应当更多地放眼于当代人的生活。只有把当下功用和当代审美放在首位,文化在设计中才能被赋予真正的意义,否则,设计只会成为对过去的追悼,除了能引起本国人一闪而过的怀旧情绪,再无更多吸引力。

在当代人的生活语境中,人们不仅仅在找寻文化的根源,科技、情感、多元文化等要素也成为重要的诉求,这意味着当代的设计将融合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内容,成为一门极具综合性特征的学科。而传统文化,也应当与时代一同成长,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粉饰于器物表面的水墨画卷,而是剖开一切古典表象后,根植于文化深处的思想与情感,是仍然能运用于今日的思维方法以及全人类所共通的情感共鸣。可见,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运用绝不是简单的浅表拼贴与罗列,而是对造物方式的深究,是去找寻人类精神共情的点。

《晋祠》140*210mm 冯椒生

溯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挖掘和追忆,溯源的意义更在于创新和发扬。就传统文化而言,创新意味着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功用与情感需求的产品。而发扬则需要我们用设计语言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这个故事应当是所有人都能听懂的,跨越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能够自然地融入到所有人的生活中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设计的需求已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人们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如果人们不对这种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将走向空洞和虚无,更难以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我们在饱览五千年的珍贵文化遗存时,更要懂得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懂得站在世界的角度去思考,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生命力,在未来对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当代人精神家园造物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美育学刊(2020年2期)2020-04-08 01:55:46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幸福(2019年34期)2019-12-31 01:22:40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视野(2019年19期)2019-10-18 02:38:22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56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2:02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造物美学
现代装饰(2018年5期)2018-05-26 09:09:26
以木造物
中华手工(2017年7期)2017-08-08 21:04:15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