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跨界合作研究进展综述

2020-09-11 08:12黄丽霞
图书馆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跨界图书馆服务

欧 燕 黄丽霞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目前我国正进入社会发展新阶段,人民步入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图书馆作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是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一大途径。随着社会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增加,文化和旅游部在《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报告》中新增“社会合作”这一指标,要求图书馆加强与其他机构的跨界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也明确支持公共图书馆与各类型图书馆开展联合服务。可见,图书馆展开跨界合作,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形态、新趋势。通过此研究可以了解图书馆跨界合作在国内的发展状况,便于学者对图书馆跨界合作相关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与扩展。

1 我国图书馆跨界合作文献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借助CNKI高级检索,在“主题”检索条件框中以“图书馆”and“跨界”为检索词,条件设置为“精确检索”,检索起止时间设定为“不限”,检索日期截至2019年10月17日。经检索后共有论文344篇,通过人工甄别和筛选,剔除重复性、消息类、与主题无关的文献46篇,获得有效文章298篇,文献时间跨度为2006-2019年。

1.1 发表年度与数量分布

将检索得到的298篇有效研究文献依次按照年度载文量进行统计后得知,国内图书馆跨界发展的研究成果呈现出缓慢发展到成为研究热点的态势。2006年,毛军[1]“图书馆信息服务和搜索引擎的跨界合作”一文,开启了国内对图书馆跨界合作的研究。总体来说,图书馆跨界合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6-2014年的缓慢发展阶段。2006年至2014年,图书馆跨界合作研究发展缓慢,年均发文量在4篇以内。二是2015年至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自2015年开始,年发表论文量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2018年发文数量急剧增加,分别为70篇与90篇。可以预测,随着图书馆跨界合作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与扩展,未来该领域发表论文数量还将持续攀升。

表1 我国图书馆跨界合作发展研究文献年度载文量统计

1.2 论文主题分析

通过研究总结,国内2006至2019年对“图书馆”与“跨界”的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在服务主体、案例研究、应用与现状研究方面。

从服务主体上说,主要分为4方面:一是与搜索引擎、竞争情报系统、检索系统等之间的合作研究,如刘宏军[2]探讨高校图书馆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跨界合作;二是与网站、互联网等之间合作,如张美莉[3]探讨的图书馆跨界服务研究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周长强[4]基于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优势与国外图书馆的实践经验,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与网站跨界合作研究;三是与出版社、地铁、民宿、酒店等服务行业进行跨界合作研究,如张学福[5]在文化旅游产业的日益火爆的背景下,开始思考“图书馆”与“民宿”之间的合作,并在重庆市构建图书馆+民宿的“城市书房”;四是与不同类型、区域等图书馆进行横向合作的跨界研究,如在曹丽娜[6]等《跨界合作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启示》一文中,探讨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跨界合作,并以杭州高校图书馆与市图书馆为实例进行论述。

从案例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创新发展、实践探索、服务模式等。如刘云[7]等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探索;俞蒙[8]以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为例,分析青少年阅读推广在社会力量参与下进行的实践探索;赵庆龄、王彤[9]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开展“互联网+”思维下的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模式研究。

从应用与现状研究来说,主要包含时代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新概念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启示与现状思考等,如2011年马崴[10]《多Agent智能搜索引擎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一文,2013年何海地[11]《互联网搜索引擎变革给图书馆服务的启示》一文,2015年陈远[12]等探讨在互联网思维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思考,2018年曹蕾[13]《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服务效能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一文,2019年董保玲[14]开展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创新服务应用探讨等等。

2 图书馆跨界合作发展的主要研究

2.1 图书馆跨界合作发展的理论研究

首先,需要了解图书馆开展跨界合作的必要性。图书馆开展跨界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服从法律安排、图书馆本身发展需要。就社会发展需求而言,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希望抓住机遇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而跨界合作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众学习场所,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单凭图书馆自身发展很难有创新的服务模式来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故急需展开与不同行业、组织等的跨界合作,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法律而言,201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中规定: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15]。国家通过立法来支持各类图书馆之间的跨界合作,有助于帮助图书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开展联合服务。就图书馆本身发展而言,用户获取资源的途径和需求日益多元化,从而降低了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依赖性[16]。图书馆若不开展与外界合作的创新发展,将难以吸取他长,为图书馆转型发展带来新生机。

其次,是对图书馆跨界合作理念的引入和研究。跨界从字面上可理解为跨越边界。跨界合作(Crossover),在牛津字典中原意是“改变,转型,变化”,但许多领域将其应用为“跨界”,故引申为“跨界合作”或“跨界融合”。夏咏梅[17]从物质属性来解释,认为跨界合作是从某一属性的事物,到另一属性的运作,主体不变,事物属性归类变化。杨静[18]认为这一词主要指的是不同领域、行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相互融合而出现的新模式与新气象。姜进认为跨界融合就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跨越交融,进而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风格[19]。笔者认为,跨界合作可分为横向的跨界合作与纵向的跨界合作。图书馆横向的跨界合作可以理解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如“图书馆总馆+分馆”、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纵向的跨界合作是目前图书馆跨界转型的新方向,可以说融合了人类行为习惯与近几年提倡的“情怀”思想,强调图书馆与不同领域、时空、行业或意识形态等之间的相互融合,如与休闲娱乐场所、互联网+模式的合作。

2.2 图书馆跨界合作构建研究

图书馆跨界合作的构建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研究内容主要有:合作构建模式研究、合作构建服务研究、合作构建思考研究。

2.2.1 合作构建模式研究

对于高校图书馆跨界合作模式的构建,程锦[20]考虑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将面临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业教育的模式;基于“互联网+图书馆”的角度,陈群[21]开展与海量用户共享阅读模式研究,于丽丽[22]、王碧春[23]对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潘金辉[24]以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为基地展开“阅读+”模式,并进行项目创新,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张欣[25]探讨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模式。目前我国跨界合作模式有“你选书,我买单”的服务模式,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的读者决策采购模式,“IN LIBRARY”模式等等。

2.2.2 合作构建服务研究

图书馆跨界的服务构建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全民阅读、创新创业等背景之下的研究。在互联网+或互联网思维的背景下,吴伟潮[26]以广州图书馆“送书上门”为例,研究公共图书馆跨界服务尝试;陈彦海[16]探析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形式。在国家号召全民阅读的背景下,王文涛[27]等对国内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与解读,确定了阅读基础理论、阅读推广策略、阅读指导、未成年人服务、活动宣传载体、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研究热点。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许多学者讨论图书馆与新技术的运用,如董保玲[14]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探讨与图书馆创新服务应用,杨静[18]主张依托新技术扩展图书馆服务外延。

2.2.3 合作构建思考研究

关于图书馆跨界合作的构建,各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郭山、田井岩[28]从少儿交通安全方面分析公共图书馆如何通过跨界服务来助推少年儿童交通安全教育;默秀红[29]考虑到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在新条件下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建议及保障措施;程远[30]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展览服务,思考如何优化跨界合作的展览服务。现阶段,图书馆跨界合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学者根据时局发展探讨图书馆各类跨界。在热烈讨论的背后,势必引起另外一些学者对图书馆跨界合作发展的思考,这将是未来研究的又一趋势。

2.3 图书馆跨界合作案例研究

2.3.1“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跨界研究

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此后,“互联网+”政策带动互联网行业与其他行业迅速发展。图书馆在“互联网”思潮下,开始加入与互联网的跨界合作研究,尤其是与互联网新媒体、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评估机构进行合作。例如,2015年上海图书馆作为全国第一家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的图书馆,实现用户通过支付宝即可书目查询、已借图书查询、图书续借、培训讲座等信息查询[31],成为真正的“掌上图书馆”。同期,上海图书馆牵手芝麻信用合作,芝麻分超650的上海常住市民可免押金借书[32],用于推广高信用用户免押金的阅读活动。2016年海南省图书馆接入海南“城市服务”微信平台,只要定位在海南的微信用户,都可以通过微信查询海南省图书馆的馆藏书目[33]。

2.3.2 文创背景下的图书馆跨界研究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主要任务中就明确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跨界融合[34]”。2017年9月,“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37家副省级以上文创开发试点图书馆全部加入,秘书处设在国家图书馆,正式拉开图书馆抱团进行文创探索的序幕[35]。2018年5月底至6月初,在河北廊坊举办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这些图书馆以联盟的名义举办了文创精品展,在2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展示了500多种文创产品成果[35]。而在2019年,国家图书馆在110周年之际推出一系列以“新文创 新阅读”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吸引了读者的眼球[36]。可见,文化创意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与研究趋势。

2.3.3 文化旅游背景下的图书馆跨界研究

2018年3月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委员王勇递交《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其中,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37]。也就是说国家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而是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可见国家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图书馆作为一个学习与文化交流场所,综合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文旅”与“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宿”+“图书馆”的融合研究。刘文华,叶靓[38]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图书馆为依托,探索“图书馆+民宿”模式,采用“民宿+书屋”“线上+线下”“共建+共享”与“文创+体验”的做法,推动图书馆与文旅深度融合。陈琦[39]以坐落在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绍兴图书馆举办的“走读人文绍兴”活动实践为案例,开展公共图书馆+旅游的工作实践研究。张学福[5]研究在重庆市范围内,试图共建图书馆和民宿24小时“城市书房”。其中成功的案例是重庆首家图书馆民宿——渝中区图书馆与鹅岭二厂“的米”民宿合作建立的24小时城市书房,成为了新一代文艺青年旅游打卡的网红之地。

2.3.4 与其他空间进行合作的图书馆跨界研究

目前,有许多图书馆与各类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案例。例如亚朵酒店自2013年创建后,着力打造“酒店+图书馆”模式。不论是酒店客人还是周边居民都可以借书,异地归还,实现了各城市间图书的流动[40]。2016年,坐落于安徽铜陵的滨江生态公园内的一座废弃工业码头,被改造为一个市民书屋,此后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到2018年,在铜陵,像这样的公益性阅读点已建成40余个,分布在商场、公园、社区等人流密集处[41]。就“地铁+图书馆”模式,自从2010年全国首座地铁图书馆设在南京市新街口地铁站里,引来市民积极反响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目前苏州、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城市设立了地铁图书馆。2015年,国家图书馆与京港地铁共同创意发起的“M地铁·图书馆”,获2016年国际图联国际图书馆营销奖。就“银行+图书馆”模式,2017年辽宁省图书馆与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河畔新城支行,结成“图书馆+银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服务社会大众[42];2018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海珠区图书馆共同探索“金融服务+公共图书馆”联动机制,共同推广“全民阅读”活动[43];此外,还有杭州钛合广场的肯德基店牵手浙江图书馆,打造阅读主题KFC;杭州图书馆携手艾图国际儿童艺术空间联合,以阅读和艺术形式,让“绘本教育”活起来;南京江宁区图书馆以流动图书车形式开进南京同仁医院,为医院就诊或住院患者等提供阅读服务等等。

3 我国图书馆跨界合作的特点

3.1 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

图书馆跨界研究初期,主要集中与搜索引擎、各类系统之间的合作。而这段时间正是国内搜索引擎迅速发展时期,如2006年腾讯发布SOSO、谷歌中国正式成立、网易推出有道搜索测试版。2015年,是图书馆跨界合作研究文献数量增长的关键时期。自从两会将“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有关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新高度,同时带动“互联网+”与图书馆的研究,推进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进,使得相关论文数量持续增加。2017年至2018年,在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图书馆跨界合作研究发展进入激增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使得研究学者不断增加,研究成果也不断向纵深发展。

3.2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研究侧重点不同

公共图书馆有关跨界合作的研究主要侧重点在于服务、阅读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信息与知识服务的场所,服务的主体主要是人民。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图书馆着力于有关服务的研究,如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创新、服务转型等方面,以期提升服务质量与扩大服务范围。同时,公共图书馆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融合各种发展范式,开展各类创新的阅读推广活动。

高校图书馆对于跨界合作研究侧重点在于学科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研究。高校图书馆是开展教学、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服务群体主要是学生、教职工与科研人员。作为教育基地之一,高校图书馆承担起开展教学的任务,以促进学生多学科多主体跨界融合,如开展入馆教育、创业教育等等。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利用馆内丰富的文献资源、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相对完备的硬件设施,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

3.3 研究范围与领域拓宽

就研究范围而言,由最初在馆内探讨与各类搜索引擎、情报系统、技术的合作到馆外与其他行业,如互联网行业、酒店等服务行业进行跨界合作;从探讨城市公共图书馆到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从大学图书馆到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馆跨界合作范围越来越大,并且随着研究加深,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宽。就研究领域而言,图书馆跨界合作研究领域由最初的内涵、模式发展到系统、技术、服务、方法等方面再到实践、创新、转型,研究领域逐渐变大。

4 我国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启示

4.1 加强图书馆员角色转换研究

综合有关图书馆跨界合作的研究文献来看,缺乏对跨界合作背景下图书馆员角色的探讨。传统图书馆还未进行变革之前,馆内图书馆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性的任务执行工作,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与信息素养。而在图书馆跨界合作的背景下,图书馆面临变革与创新的挑战,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图书馆若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作为图书馆关键因素的图书馆员,其角色必须要进行转换。通过加强研究图书馆员角色转换,可以从内部保障图书馆更好地开展跨界合作。

4.2 融合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侧重研究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使得公共图书馆缺乏有关教育研究,目前仅有郭山,田井岩[28]把公共图书馆与家庭、交通管理部门、学校等教育机构结合,助推少年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公共图书馆具有服务群体广泛的特点与满足公众教育需求的职能,倘若结合学校、文化部门、警察局等开展有关教育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合作研究。高校图书馆虽然也进行有关阅读推广的研究,但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还须借鉴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经验,以便促进双方合作发展。

4.3 注重图书馆跨界的效果评估

以“图书馆跨界”and“评估”为篇名或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仅为1篇。可见,目前我国图书馆跨界合作还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对图书馆开展跨界合作的评估研究相对滞后。“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图书馆若是想把跨界合作做好、做精、做长远,就必须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在实处,对所开展的跨界合作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建立读者对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反馈机制,尤其需要重视读者对图书馆跨界合作有关活动的满意度调查。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存在的,图书馆服务质量如何,最终应由读者来决定[44]。倘若长期缺乏有关效果评估,不仅会损害读者的有关权益,同时图书馆无法根据读者对跨界合作的评估结果来调整自身的发展。

5 结语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认为:书是为了用的,并且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进行跨界合作,是对这两句话的很好诠释。综合近5年的研究,图书馆跨界合作的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正成为图书情报领域的热点研究领域。并且随着图书馆跨界合作相关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与扩展,未来该领域发表论文数量还将持续攀升。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不应只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提出的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交流与合作,而是要图书馆与不同行业、领域开展联合服务,拓宽跨界合作范围。此外,应结合图书馆跨界合作的特点与启示,解决目前跨界合作存在的有关问题,以便未来图书馆跨界合作有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跨界图书馆服务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跨界通平台
跨界之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