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2019年年中某日,一支队伍正分散在五爱巷平阳义泉周围。各人三三两两手执巨大图纸。有人核对信息看实物,有人拉着卷尺计量,量完有人上前拍照。间隙,又有人拎着图纸猫进旁边窄巷。不一会儿传来呼喊,门敲开了。五爱巷里的人呼啦啦地全冲进窄巷。得到允许进院后,又四散开来,有人找井,有人打量屋檐、楼板和柱子,还有人专门负责“聊天”问情况……
这一年的8个月里,多支队伍就这样移动在姑苏区的大街小巷。自《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这是保护区范围内首次对保护对象开展普查。
摸清古城的家底区情
按照《条例》要求,“应定期开展保护对象普查”,此次普查可谓“拓荒”,覆盖了整个名城保护区87.8平方公里,又以19.2平方公里的歷史城区为重点区域。普查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信息资料为基础,共计调查全区17类保护对象基本情况、保护等级、流传于民间的历史人文。
“这不是某一个类别,而是十七大类,也不是两三年,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姑苏区古保委相关人士指出。为此,本次普查专门聘请了文保专业、规划专业、专业志愿者等人员组建队伍。
按照第三方项目负责人约估,现场普查涉及4000多个点位。其中,仅文保单位与控保单位就达400多处,还不包括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另有园林56处、古树800多棵、古井700多口等。“像普查对象‘网师园’,虽然大家都知道,但得进去一一查看,资料里记录的园内5棵古树都要找到,拍照、记录。”
要把姑苏古城保护好,古城文化传承好,使命责任很重。首次普查,摸清古城的家底区情,是整合各方力量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古城传统风貌与特色保护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延续古城文脉,构筑苏城人文特质,促进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摸清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现状、基础信息、分布和利用状态,才能形成较为合理、科学的保护管理体系。普查中获得的基础数据信息,也将为古保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支撑,继而提供给各管理部门实现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后续古城保护的管理效能,科学化、智能化保护水平。
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负责了此次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从2019年1月启动至12月收官,紧张万分。2个月准备期,从走访市、区10多个管理职能部门形成《总体方案》,建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到成立专家咨询组,制定各保护对象的《数据采集标准》,形成《详细执行方案》,再到组建普查队伍、组织培训试点。2019年3月到10月,转战8个街道、137个社区展开具体实施。“‘十一’前现场采集就基本结束了,整个10月就做查遗补漏,主要是先前未能进入的民居,或者遗漏的普查对象。”第三方项目负责人说,“我们从11月到12月初都在做访谈,对苏州的5个历史文化街区及37处历史地段做口碑资料采集、整理。”
让《保护条例》深入民间
传统产业、工业遗产、传统民居等基础数据较薄弱的保护对象,是本次普查增加的重点内容。据第三方项目负责人介绍,单从保护等级而言,传统民居是低于历史保护建筑和文控保建筑的,但也正是那些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民居环境,构成了古城风貌和生活场景的一部分,也是古城的部分价值所在。“吴侬软语的生活语境、生活场景,是一代代习惯性地传承下来的,与传统民居密切相关。传统民居的成片保护,对整个古城的保护都很有益处。”
令人惊喜的是,普查现场还是发现了一些先前没有发现的有价值的古井、古树和古建筑。一些带有鲜明民国风格和传统元素的民国建筑,被现场的文保专家初步判断有一定的价值。而后续如果要升级保护,还需要组织更专业的专家团队来论证。一些原本未登录的对象,也在普查中通过询问周围的老人家,获得了先期的口碑资料,后续能否挖掘,需要再研究。
据姑苏区古保委相关人士介绍,本次普查工作将形成一系列成果。其一便是要形成最后经由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公布的《苏州国家历史名城保护区保护名录》。其二是点对点地形成多份分类电子地图,与古保信息平台同轨。“今后比如说要查询姑苏区范围内的国家级保护对象,打开分类电子地图,就可以看到全区范围内的分布方位及对应信息简介。”普查还将形成分街道、分社区的保护对象档案,将原先散落的、甚至连街道都不了解的数据信息,以街道为单位汇总,对于属地日后的管理和利用,都非常有帮助。再有就是通过采访、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到老居民难能可贵的口述资料,或将形成相应的实录档案。
随着普查工作细致推进,《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影响力日益深入民间。普查队伍走街串巷,直达城市的毛细血管,无论是传单、横幅、张贴画,或是面对面访谈,都令民众切身感受到古城保护人人有责,很多百姓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将所知反馈给普查队。“比如房子的历次修缮情况、家族变动等,老百姓知道的可能就比普查队掌握的更详实、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