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煜
一个“社会人”,一天会说很多话,而生活在苏州的你,每天能说、能听到苏州话的时间,有多少呢?
或许,有不少人的答案是0!
苏州,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包容且开放,赢得了全国乃至全球人的喜爱。但从另一面来看,在多元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属于自己的声音,这是苏州文化的根脉。所以近年来呼唤保护与传承苏州方言的声音越来越多,不仅更多人加入了保护的队伍,从线上到线下,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新颖。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讯飞输入法携手苏州博物馆举办了“用姑苏软语传承千年文化”活动,将苏州方言保护与博物馆文化相结合,并进行人工智能方言保护的全新探索,为传承苏州话注入科技力量。活动得到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说苏哉”协会及汪平、邢晏春、陈璇等多位苏州方言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用AI助力苏州方言保护
这场“用姑苏软语传承千年文化”活动中,讯飞输入法利用自己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让苏州人可以轻轻松松把自己的声音传播给更多人——用户只需要打开小程序,就能用苏州话讲述文物历史,通过保存分享自己的声音,切实参与到方言保护计划——苏州方言保护计划中。
“联动苏博,借助方言讲述文物历史的形式,是希望激发大众参与方言传承和保护的热情,就像保护以苏州话为载体的昆曲、评弹那样,增强苏州市民对苏州话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于此次与苏州博物馆的跨界合作,科大讯飞消费者输入法业务部总经理程坤认为,通过融合文物与方言各自特色,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动员方言母语者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和参与方言保护公益行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多元交流、培育精神家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与创新。
以前,我们总会觉得,传承与保护方言是一件非常严肃、正式的事情,属于专家学者们的范畴,作为普通市民,能做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说、多用苏州话而已。但此次活动,也给我们提供了多一种思路,不需要专业、不需要特定场合,利用科技手段,原来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用一台手机,来为保护苏州方言做贡献。
这种以趣味活动的形式,使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动员广大苏州话母语者和爱好者,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方言保护工作中,对方言传承确实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让更多人“说苏”,任重道远
“苏州博物馆是苏州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中心,馆藏文物达18234件/套,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最能体现苏州文化的藏馆。”苏州博物馆开放部主任陆军表示,作为吴地文化的见证人和传承者,苏州博物馆对于保存和推广吴方言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地域文化特色,苏州话承载着姑苏文化的独特印记,伴随苏州人成长,所以无论是“说苏哉”协会,还是多位专家,都在呼吁更多人加入到保护苏州方言的队伍,并身体力行做了很多。在各位专家和志愿者的努力下,让我们有机会见证用“方言解说文物,让历史讲述故事”。
邢晏春谈到苏州话时就说,“苏州闲话最早教我做人,后慢来教我吃饭,弄到姑歇打弗开,骂弗开,我要厾点魂灵心勒嗨,让俚传种接代。”
但是,地道的苏州话发展并不平坦,越年轻的苏州人,苏州腔越淡。“苏州方言的传承,需要同时间赛跑,”从事了半辈子语言研究的汪平认为,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任何语言都会发生变化,苏州方言也不例外。“一方面,我们希望传承最标准的苏州话,但另一方面,自然规律下,语言是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一边是将最原汁原味的苏州话传承下去,一边也要鼓励更多人先开口说苏州话,让讲方言成为习惯,才能慢慢回归到那个处处有吴侬软语的苏州。”
类似的观点,来自“说苏哉”协会会长,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夏骏。他认为,苏州方言保护和传承最大的困境在于苏州话工具性与文化性的脱离甚至冲突。“从语言的韵味、雅致、意涵等文化层面看,苏州方言无疑是底蕴深厚的,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的。但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来看,苏州话越来越多地受到普通话、英语甚至网络语言的冲击,人际沟通的工具性价值不断被削弱。”
在他看来,苏州方言保护和传承一方面要把标准的苏州话通过技术手段固化下来,作为资料留存下去。另一方面,则要在语言运用环境中创造条件鼓励人们多说苏州话,同时能够包容其他语言表达形式对苏州话的“渗入”,使苏州话能以“活语言”的形态长久延续。
任重道远,想要让苏州方言更好地传承下,需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
期待科技可以与方言保护擦出更闪亮火花
“要保护继承好原汁原味的苏州话,不能让其仅仅局限在极其小众的范围内,必须让更多的人认识苏州话、喜欢苏州话、愿意开口说苏州话,这就要求方言传播的方式必须接地气,能为年轻人、新苏州人所认可接受。”对于科大讯飞为方言保护注入科技力量,夏骏十分赞扬。
他坦言,科大讯飞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加入到方言传承中来,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益,对于苏州方言的传承保护一定也会产生积极作用。“从苏州话本身的固化来说,借助于科技手段能够建立最大规模、最为齐全的语言资料数据库,可以使标准发音的苏州话永久留存。”
另一方面,他认为,从年輕人的接受度来说,科大讯飞如果能够提供时尚且人性化的方言传播技术,对于扩大苏州话的受众面是很有助益的。而对于外地朋友来说,科大讯飞的语言翻译产品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同样也是他们学习苏州方言的初阶工具,在尝试说苏州话的入门阶段能提供很有效的帮助。
其实,不仅是这次的活动,自2017年落户苏州以来,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就一直致力于苏州方言识别、合成等技术的攻关。同年,讯飞输入法发起方言保护计划公益行动,不断提升方言语音识别和合成能力,实现方言的永久存留,并在教育、文旅、媒体等行业寻找可切实落地的应用场景。截至目前,方言保护计划累计参与人数已达800万,实现了23种方言的语音识别和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科大讯飞正在通过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不断拓宽方言使用场景,切实推进苏州话的保护传承。讯飞苏州总经理、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支洪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让苏州方言在新时代赓续传统,创新前行,为世界留下多彩乡音,让这个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语言可以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