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
摘要:彭水县鞍子古镇的苗族歌曲《娇阿依》为当地苗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彭水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娇阿依》的传唱越来越广。本文主要从九黎城祭祀活动对《娇阿依》传唱的扩散、打造《娇阿依》旅游品牌和对《娇阿依》专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旨在从这三个角度提升以《娇阿依》为代表的苗族民歌的传唱率和影响力。
关键词:鞍子古镇;民歌传承;《娇阿依》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北连湖北,南接贵州,古称“控楚连黔,地拥摩围之险;抚苗绥汉,江翻溪洞之涛”,扼川东南门户,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同时,彭水也是重庆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1984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44.24%。鞍子乡位于彭水县东南54公里处,属武陵山系,东邻黔江娥池镇、酉阳浪平乡,南与庙溪乡接壤,西与善感乡、鹿角镇相邻,北与诸佛乡、梅子垭乡相接,是三县(区)五乡二镇的结合部,面积124.08平方公里。
彭水最为著名的苗族歌曲是《娇阿依》,而《娇阿依》的发源地正是鞍子苗寨。参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2],彭水地区以《娇阿依》为代表的苗歌是聚集在彭水的苗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长期生活的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并得以传承的感性经验技术,即反映当地苗族人民部分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中提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实施特色民族村镇和古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形成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村镇和跨区域旅游网络;加强对片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抢救、整理和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3]。在2018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彭水鞍子苗歌传承人任茂淑入选苗族民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过去几年中,彭水县政府和学校积极组织民歌会,要求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企和微型企业职工排练参加民歌会的展演。对于青少年对于苗歌的学习和传承,学校教育扮演者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彭水县各个学校都会在特定的时间里请专业的苗歌演唱老师到学校教授苗歌,其中《娇阿依》是学生必学的一首。《娇阿依》的歌词如下:
山歌不唱哦 就不开怀哦 娇阿依 磨儿不推不转来哟
酒不劝郎哦 就郎不醉哦 娇阿依 花不逢春不乱开哟
天上有雨哟 就又不落哦 娇阿依
情妹儿有话又不说哦
你是好是歹哟,就说一句儿啰 娇阿依
等我回去心底落哦
凉风绕绕哦,又天要晴啰 娇阿依
庄稼指望雨来淋啰庄稼指望啰,又雨来长哦 娇阿依
情妹儿只望郎有情啰
《娇阿依》曲调高亢,音调悠长,情意绵绵,其中参杂着较强的个人即兴演唱色彩。整首《娇阿依》传唱起来,仿佛在绿油油的山田间回荡着男女之间的喜悦与甜蜜。歌名“娇阿依”在苗语中正是指苗族里美丽漂亮的姑娘,这首歌表现了苗族男子对苗族姑娘的追求。在彭水县里传唱《娇阿依》的地区以鞍子苗寨为主,在鞍子苗寨中传唱的主体又以中老年为主,在年轻一代中会唱《娇阿依》的青年男女少之又少。歌曲寓意如此美好的民族歌曲《娇阿依》没有在苗族年轻人中广泛传唱的原因必然是复杂的,但定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手机通讯信息的普遍传播相关。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进而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显而易见的是在鞍子苗寨中生活的老人和小孩占多数,年轻人为少数,多数年轻人都在外务工。但这并不预示着《娇阿依》的传承正在走向末路,相反,在彭水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娇阿依》的传唱越来越广。
一、九黎城祭祀活动对《娇阿依》传唱的扩散
在彭水县政府的主持下,九黎城于2016 年完全建成,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2016 年起,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苗族人民在九黎城举行祭祀先祖蚩尤的活动。在这个祭祀大典上“万人同唱《娇阿依》”是每年的固定节目。领唱者以高亢的音调起腔《娇阿依》,首先由男声先和,女声在“娇阿依”的“娇”字时加入。领唱唱完《娇阿依》的前端部分,接着就是在场的万人大合唱。九黎城的中心中有穿着苗族民族服装的浩荡队伍,边唱边慢慢挥舞着手中的大鼓从圆型舞台中走过。在圆形的舞台中央是领唱者和鼓手,全程只有鼓声为其伴奏,在宽阔的九黎城中万人合唱着《娇阿依》,其声音雄浑又悠扬。表演者唱着唱着,随后在场的游客也会轻声跟着和唱。苗歌从以前的村落演唱到“广场”的仪式展演,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和重构,扩大了《娇阿依》的影响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苗歌的魅力。《娇阿依》的展演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民族文化呈现和传播,而是一种带有商业目的民族文化表演。在彭水几乎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中的唱苗歌环节,《娇阿依》的名字总是出现在表演节目单里,这足以说明以政府为主的主导力量的推动作用。
二、打造《娇阿依》旅游品牌
民俗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打造当地旅游的经典名片,《娇阿依》就是彭水苗族土家族发展旅游经济的名片。在这里,《娇阿依》不仅仅是一首苗歌,还代表了彭水苗家的阿妹,更代表了彭水整个苗族群体,对外界来说,《娇阿依》更是彭水苗族的文化象征符号。《娇阿依》的名字使人联想到彭水其他景点,比如,阿依河,鞍子苗寨,石磨岩,蚩尤九黎城,摩围山。同时还会与彭水旅游主打的“中国爱情治愈圣地”的主题相呼应,凸显其与众不同的性质。
三、对《娇阿依》专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
对《娇阿依》的传承及推广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工作内容涉及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无疑是对相关工作者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鞍子苗寨中的居民多数以苗族为主,有著天然的民族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资源,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一支专业营销人才队伍,充分打开市场推广渠道才是关键。
综上所述,《娇阿依》的传唱紧紧围绕着彭水这一世界苗乡的土壤,它是《娇阿依》产生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将依赖于这一自然环境。另外,还需要彭水县政府的大力发展及当地群众的认可,特别是现今资讯发达,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娇阿依》为代表的苗族民歌要传承下去不仅需要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众认可,还需要能够吸引其他地方的来客。《娇阿依》是由苗族全体或个人在其长期生长,充满赖以生存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界和人性之爱的原始流露,是苗族全体及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和表现形式,是对主客观世界认知的实践。这些表达和实践只有能够得到苗族成员的认可,才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文化价值上的认同,才能够被苗家族全体或个人所接受,才能成为民族文化财产。
参考文献:
[1]蔡盛炽.《彭水县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范俊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民族出版社,2006.
[3]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M].fgw.hunan.gov.cn.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