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科技人才中的领军力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总体竞争力。但是由于学校、学院等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积极性不高。因此建立一种导师、学院、学校多级联合培养以及协同创新的机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随着研究生的数量的不断发展,研究专业方向也日益增加,而现代经济发展的对人才的要求开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特别是战略性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不仅要求人才要具有交叉知识结构的能力,同时也要有综合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一部分,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可以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要加强重视。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应该树立创新实践的培养理念,研究生除了要掌握理论课程的学习外,也要注重于创新实践,在创新实践中检验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断积累经验。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特定领域培的养应用型研究生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固然离不开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培养[1]。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作为支撑 [2]。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调整教育模式来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和导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加学科竞赛,以提升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高质量研究生。
(一)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是课程培养,以及導师负责制下跟随导师完成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课程培养主要以教材为主,传授已有的知识,同时知识缺乏针对性。在这种培养机制下,在论文研究阶段是让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这种培养模式固然可以提升的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但是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创新能力的引导。所以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相对单一,研究生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而对于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更加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时,需要考虑到实践课程,要将实践课程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将知识创新应渗透在培养全过程。
(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对研究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能力的检验,也是对研究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锻炼,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阶段,研究生课题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导师的项目作为依据的,或者根据现有的科研条件决定的,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局限性。
(三)研究生在课程培养阶段主要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验性课程以及创新性课程的,同时由于研究生起步较晚,很多学校在软硬件等教学平台上相对落后,跟不上课程教学的节奏。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相应的激励,目前我国学校普遍存在激励措施不足等原因,导致研究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的积极性较低,从而使得研究生创新能力仅停留在论文和项目创新上,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提升。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结合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提出一种导师、学院、学校支撑以及激励的多级联合培养机制,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3-5]。
(一)导师层面:我国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因而导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导师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指引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的时候,要考虑研究生个体性的差异,结合每个研究生的特长,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培养模式,同时导师可将自己与研究生学术方向更好地结合,可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师自身也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国内外新知识和新理念,争做创新型人才。导师也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学院层面:大部分研究生以及老师对创新能力关注度较低,参与度不高。学院应该建立创新机制,鼓励学生以及老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学院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指导。学院也可督促导师加强创新能力,通过导师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在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需要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撑以及经费支撑,如学院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等指导培训,在宣传方面提供部分经费支持,在实验材料费、培训方面给予经费支持,鼓励研究生和老师积极参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学校层面:(i)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将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节纳入培养过程。目前已有高校将创新能力纳入到研究生的课程中,冲抵学分,作为必修环节的一部分。这种措施可有效的引导学生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ii)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条件为学院适当提供支撑平台,在课程培养阶段,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缺乏实践课程,以及相应的实验平台,导师以及学院实验平台的缺乏,导致部分研究生虽然有创新意识,但是由于平台的局限性,约束他们不能展开创新课题的研究。(iii) 学校应该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从而引导更多的研究生关注创新能力,而不是固定的研究生、或者固定的研究团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vi)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包括惩奖机制。学校不仅要在精神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宣传以及鼓励,同时也要在奖助体系上给予支持,如在奖学金评定中将创新能力纳入评定体系,设立创新能力的相关荣誉等。
(四)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应用自身优势资源,对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行技术研发的协同创新指导。目前研究生主要以理论课程培养为主,对于解决实际行业技术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知识创新以及知识与实践结合创新内化两方面进行,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6]。
三、结论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各高校关注的重点之一。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导师、学院、学校三个层面结合,建立建全有效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尧尧,王旦. 国内外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简述[J].科技风,2020,(10):170-171.
[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0,(1):13-16.
[3]徐文强,姚恩建.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多级联动培养机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141-142.
[4]薛静,李玉龙.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38-40.
[5] 邵延峰.实施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9-13.
[6] 郭媛,周敏,陈新元. 知识创新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1):347-349.
作者简介:
武新芳,女,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