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
松子儿在家里闲得发慌,决定去张爷爷家里听个故事。在这栋居民楼里,就属张爷爷最会讲故事啦!
得知小松子儿的来意,张爷爷有点为难,因为他肚子里的故事都被其他小朋友掏空啦!
松子儿委屈地红了眼眶:“张爷爷,哪怕给我讲讲你以前的故事也好啊!”他可怜兮兮地说。
“那我就给你讲个黑土地的故事吧!毕竟我的故事都是在黑土地上‘发芽’的!”张爷爷说。
“哇!黑土地还能让故事‘发芽’?!”松子儿一下来了精神头儿。
“你要相信黑土地的魔力,它肥沃又高产,要不怎么能成为我国的大粮仓呢?”张爷爷说完悄悄地挺了挺胸脯。
“张爷爷,我怎么觉得你说这话的时候有点骄傲呢?”松子儿发现了张爷爷的小动作。
“我的确骄傲,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亲手打造了北大仓这个大粮仓!孩子,你知道吗?我刚来到这里时,这里还被叫做北大荒。现在,大家都管它叫北大仓了!”
北大荒?北大仓?松子儿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张爷爷,我好想知道北大荒是怎么变成北大仓的,您快跟我说说吧!”
“要说这个转变啊,那可是無数的建设者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打造出来的呀!”张爷爷的表情突然变得十分凝重。
“嗯!”松子儿盘腿坐在椅子上,十分认真。
“今天我就先来给你讲讲‘脱大坯’的故事!”看着松子儿黑豆似的眼睛,张爷爷说。
“当初我们建设北大荒,修公路、挖水渠,几乎什么活都干过,但是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 ‘脱大坯’,一天下来,真是累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
“‘脱大坯’是什么呀?怎么会那么累呢?”松子儿十分好奇。
“脱坯其实就是做泥砖。你现在喜欢的玩泥巴游戏在当年可是个公认的累活!北大荒建设之初,设施不足,房屋紧缺。你知道吗?那时候砖块可是紧俏的东西,而且混凝土技术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们只能用泥坯充当砖块来搞基础建设。我们农场几乎每个人都干过‘脱大坯’这活。为了便于后期使用,泥坯还有着严格的尺寸规定,一块坯要一尺半长、八寸宽、三寸半高,整个泥坯晾干的重量要达到七八斤,湿的泥坯则要重上一倍。因为工作量大,所以我们都管这活叫‘脱大坯’。”
“‘脱大坯’一般都是二人合作,一人脱坯,一人挑泥,两个人一天要做出大约二百四十块坯。脱坯的人很累,一天要和将近两千斤的泥,脱将近两千斤的坯,还要不断地压泥、抹泥,不但手磨得生疼,还得忍受一直蹲着带来的腰疼腿疼;而那个挑泥的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这是纯体力活儿,田间地头,每天一共要挑几千斤的泥来回奔波,一天下来磨破肩膀,直不起腰来很正常!”说着,张爷爷不自觉地活动了一下肩膀。
“看来建设北大荒一点儿都不好玩,躺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多好啊!”松子儿觉得光是听着这些活儿就能让自己身上哪哪都疼。
“没有付出何来收获?如果大家都躺在家里,北大荒就永远不可能变成北大仓!也正是因为有了当初的我们,才让曾经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大粮仓啊!”张爷爷一脸正色地说。
“那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让咱们脚下的这片黑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张爷爷,我先回家复习功课了,下次见。”松子儿紧紧地握着小拳头,转身出门,朝着电梯走去。在电梯里,他的脑海中还回荡着张爷爷的那句话:“北大荒精神是龙江精神的一部分,你们这些娃娃可得牢牢记住喽!”
编辑/蒋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