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看过一幅题为《关键评委说了不算》的漫画,感触很深。漫画里一个官员正在做清廉工作述职,发言完毕,合作单位、同事、镇领导、邻居、老百姓分别给出了高低不等的分数:前面四个评委给得很高,最高的是10分(满分);只有“老百姓”评委给得很低,仅仅2分。不料,主持人当场宣布:“去掉一个最低分!”漫画的寓意非常明显:在某些手握权力的人眼中,“关键评委”——老百姓恰恰最无足轻重。
艺术是现实的折射,毋庸讳言,漫画里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偶有发生。一个朋友在一个地级市的国资委工作,有次我问及他们的领导考评,朋友说:就是走个形式啊!科长、副科长在局里述职,由局领导考评;局领导向上级述职,由上级负责考评。我问:没有国企代表吗?朋友说:没有!就算有,也是来几个国企领导,来不来有何区别?看来,朋友所在的机关,“关键评委”同样是缺席的。
认真一想,某些官员之所以无视“关键评委”,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怕麻烦;二是心中无百姓。各种考评必须做相关的准备工作,涉及的机构与人员越多,工作量越大。假如只走个形式,有意压缩“评委”的范围与人数,需要做的事就会大量减少,又“何乐而不为”?
少数官员对权力也无正确的认知,他们误以为它来自上级,从不认为其来自民众,因此,往往将心思放在如何讨好上级这一点上,很少考虑老百姓的感受。由于职业原因,我常常浏览大学网站,我发现有一些高校习惯性地将行政构架称为“管理机构”,而不是称之为“职能服务机构”。有管理,必然有被管理,一旦觉得自己是管理者,某些人内心立即就会翻腾起大权在握的特权思想,对老百姓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傲慢之心。在如此情境下,要让他们尊重“关键评委”,似乎有点天真。
不过,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少数官员无视“关键评委”就非常不应该。理由是:第一,官员是受托管理公共事务的,它的雇主是老百姓,雇员事情做得怎么样,雇主当然最有发言权。第二,官员要拿工资,官员的工资表面上来自国家财政,实际上来自老百姓的纳税。官员事情做得好,说明老百姓花的钱物有所值;官员事情干得不好,说明老百姓花的钱有“跑冒滴漏”,必须加强管理。第三,人活在地球上需要房子,国家就是我们的大房子,房子属于大家,自然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就算自己不发言,也有权利委托自己信任的人发言,而不是被某些人剥夺说话的权利。
一些单位、一些机构评价官员工作时不看重“关键的评委”,必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损害。道理很简单:老百姓永遠是处在第一线的,官员有宏图大志,得靠老百姓一个钉子一个眼地去落实。老百姓觉得自己受到了足够的尊重,应有的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对单位、区域就会有认同感,工作质量也就会比较好;老百姓对官员有什么意见缺乏表达渠道,情绪不顺,我们的许多工作就很难推进。
对“关键评委”尊重与否,不止是态度问题,其深处关联着我们的官员对权力的认识,关联着社会是否真正和谐,关联着国家、民族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