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虎丘山北麓的白洋湖畔,有着独特的白洋湾山歌文化,那是农民从前在田间地头劳作时表达情感的方式。当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时,山歌文化的传承就迫切需要创新求变了。在时代面前,廉政文化建设与当地山歌文化携手结合,宣传廉政教育,也赋予白洋湾山歌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一曲山歌唱千年
白洋湾地区阡陌纵横、水网密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这里农民们纯朴的性格,也促成了他们运用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山歌,抒发情感、祈求福祉、耕作捕鱼、种花培土、婚丧嫁娶、喜怒哀乐、情爱友谊、风俗民情,都能成为山歌表现的主题。
这里的山歌历史可追溯至宋元时期,与吴歌其他分支密切相关,在广阔的乡村空间、肥沃的文化土壤中,历经岁月的沉淀和提炼,其群众根基深厚,社会影响广泛,既是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也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山歌逐渐失去了曾经的舞台,日渐衰微。如何突破现实瓶颈、实现山歌传承、促进山歌与时代的共同发展,愈加迫切。
2008年“非遗”普查时,白洋湾山歌脱颖而出,成为白洋湾地区的文化亮点和名片。近年来,白洋湾山歌被列入苏州市非遗项目名录,拥有市级山歌传承人顾凤珍和其他5位区级山歌传承人。
常唱常新传递廉之音
姑苏区纪委历来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每年将“姑苏梦·廉石情”廉政文艺精品创作汇演,作为“510尚廉日”系列活动的重头戏。2015年第一届汇演大赛时,这首由白洋湾街道推出的三句半《廉政建设是法宝》就摘得第二名,以清新软糯的白洋湾山歌道出一声声尚廉向廉的深情,艳惊四座。
借助当地山歌文化的独特优势,白洋湾街道党工委将各社区山歌文化艺人组织成立文艺演出队。各社区的文艺演出队,都具备一支固定活跃的队伍、一块规范的演出场地、一张演出节目表、一笔专项的保障经费等“四个一”的演出條件,在廉政文艺节目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始终突出群众性,通过引导居民们自编自演,以山歌文化演绎出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的热切期盼。
2016年,街道举行“清风·廉韵”廉政文艺汇演,近60名群众文艺骨干拿出原创节目倾力出演,涌现出《扫墓》《为振兴中华添力量》《还礼》等受到一致好评的廉政文艺节目,随后又在街道群众文化艺术节、百姓书场等时机和场合,以山歌对唱、评弹、情景剧、书场、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奏响一曲曲勤政廉政主旋律。
2018年,姑苏区纪委组织的“姑苏梦·廉石情”廉政文艺精品创作汇演中,音乐快板表演唱《山歌声声话清廉》又荣获银奖。在传统温润、悠长白洋湾山歌中融入快板,为白洋湾山歌增添了明快的节奏感和新活力,充分发挥曲种在新时代的宣传导向功能,更使得演唱内容易为新老苏州人接受。
文化互携共赴新世代
“水清清,天蓝蓝,人间天堂似江南,时令美食香飘远呀,小小葱饼含意浓,一青一白,正气扬……”一青一白代表野葱的碧绿生青和面粉的细白,也寓意做人清清白白。和美社区志愿者方柳特意去郊外掘野葱,制作独门的野葱烙饼给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品尝,现场哼唱起改编版白洋湾山歌,也传递出廉洁向上的正能量。
和美社区成立了“和韵山歌嘹亮”行动支部,牵手白洋湾山歌传承人创办山歌传承班,将廉元素融入“山歌声声唱廉洁”“山歌传承进校园”系列活动,展现山歌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树立廉洁山歌文化品牌,掀起了群众性廉政文艺热。
富中街2号的白洋湾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二楼,140余平方展馆面积内辟出“民俗苑”,以安居乐业和“三耕文化”两大板块再现旧时寻常百姓生活;苑外,一条浓缩了本地红色革命起源与足迹的“红色革命展示长廊”,无声传递着红色基因、廉洁元素。
2019年,街道将旅游活动与廉政文化结合,设计推出“山歌唱廉”廉政观览线。线路由北往南,覆盖三个区域,“山歌声声话廉洁”区域,以街道民俗苑、和美社区山歌馆为中心;“党群同心”区域,涉及金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化公路港区域党建工作站;“学史明廉”区域,主要围绕金阊新城廉政楼道、白洋湾法治文化园。
2020年的“510尚廉日”,街道为廉政观览路线中的部分点位专门拍摄了讲解视频,协助居民及游客前往参观游览时,更好地理解廉政文化、传播廉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