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香娟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其的推动下,各个行业的建设进程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工作支持,尤其是绩效考核工作,其能够有效的保障企业的顺畅平稳运行,并更好的贴合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发展需求,提升其的信任度,继而实现对于企业执行力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但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多数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对其采取合理可靠的措施,致力于提升考核力度,确保考核质量与成果,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应对
1.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绩效考核的认知不到位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实际事业单位所开展的绩效考核工作来说,其普遍存在认知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严重缺乏科学认识,对于多数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其都将绩效考核与“评优”划等号,从而难以给予其应有的重视,抱有显著的敷衍心态,并且,相关管理人员往往更关注单位的业务互动等内容,造成了对于绩效考核的认知误区,与此同时,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仅在年末开展,甚至其不存在专业的考核团队,只是临时进行组建,导致考核工作过于随意,严重影响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1];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考核的定位也不够准确,就管理理念的指导来说,绩效考核的本质是通过对于员工与组织的绩效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实现对于晋升、奖惩以及利益分配等多方面的工作,但就实际而言,企业对于绩效考核成果的应用仅仅做作为年终奖的发放参考,对于单位职工来说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工作责任感以及上进心大打折扣,阻碍单位长远发展。
1.2绩效考核缺乏科学体系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缺乏科学体系也是十分显著的问题,首先,其不具备系统性,多数事业单位将绩效考核直接作为绩效管理,导致该工作系统性不足,难以保障考核的全面性与可靠性,其次,其缺乏健全完善的指标体系,难以明确事业单位的战略及经营目标实际投射到每个单位职工身上的划分情况,导致对于员工的工作职能把控不足,无法落实考核价值,再者,针对绩效考核的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格次,事业单位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层级划分,实际操作弹性过大;
另一方面,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其应用的考核指标也多为上级领导指定,并没有去考量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实际以及贡献大小,导致多样化部门考核一刀切,不具备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职工借调混岗的情况,考核依据却完全取于原单位,由此,导致考核成果的单一性与片面性,优秀员工无法得到认可,大大打击其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2]。
1.3绩效考核开展难落实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实际落实也存在阻碍,从考核本身来说,多数单位的考核周期都是每年一次,这一背景下,就会使得考核人员很容易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导致其忽略考核对象额前期表现,并且,对于绩效考核指标来说,部分指标实际所需的周期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的考核客观性难以保障,与此同时,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也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其并没有具象的量化规范作为指导,且缺乏合理的分类考核方案,导致考核工作较为简单、随意,甚至部分考核人员由于与考核对象较为熟悉或因抹不开面子,造成“老好人”现象存在,无法保障考核成果的合理性;而立足于考核人员角度来说,其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与考核能力,从而造成了考核成果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
1.4绩效考核激励成效不足
绩效考核成果在后续的反馈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多数事业单位并不能在考核工作结束后进行这一工作的开展,部分落实这一工作的事业单位考核人員,也仅仅是单方面的下发通知,导致与考核对象之间的交流沟通不足,与此同时,被考核对象还显著的存在难以得到他人的引导或辅助实现对于绩效完成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从而导致考核成果的实际利用价值难以发挥,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的成果无法与奖惩等规章的落实进行挂钩,部分事业单位在这一问题上,仅仅是将绩效考核作为管理工作的一个必备流程,难以实现对其成果的全面利用,且其缺乏完善的规范与条款,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单位职工实际获取的物质及非物质奖励问题[3]。
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问题应对与改革的可行性策略
2.1转变观念,提升对绩效考核的认识
事业单位绩效科考工作想要得以高效高质的落实开展,首先需要领导及职工都强化对其的认识,充分了解绩效考核的本质与价值,强化对其的重视,并转变现有绩效考核工作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所占据的地位局限,更好的落实其的价值发挥,确保对其的顺畅实施,与此同时,还需要重点强调考核人员以及单位领导对于绩效考核的定位,从而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价值,确保其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评优、发年终奖”方面上,并组建一支专门的考核团队,确保该工作的全面开展。
2.2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评价标准
对于绩效考核科学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标准的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于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于事业单位整体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分析,确保对于各个部门员工的实际工作职能进行明确的把握,由此,再去根据其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力及贡献差异,从“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对其考核方案的制定,要注意的是,需要保障对于不同部门不同职能工作人员之间考核的针对性,从而更好地保障考核成果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对于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也需要结合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摒弃一刀切的领导指定情况,并结合不同工种、不同性质以及不同考核目标的实际需求进行考核周期的分配,保障对考核评价的针对性,避免埋没优秀人才等情况的发生,提升单位职工的工作责任感与积极性,强化其的执行力,推动企业的进步[4]。
2.3提升考核人员专业性,加强考核监督
考核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考核能力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高效落实有着直接的关联,基于此,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对于绩效考核团队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使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基础知识体系,重视对于先进企业考核手段与方式的借鉴,并针对单位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掌握,保障实际开展的工作能够逐渐深入,更贴合实际发展需求,另外,相关人员还需要落实监督职能,严格杜绝“印象分”“面子分”等情况出现,保障考核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4确保考核成果反馈利用,落实考核价值
对于考核成果的反馈利用,也需要进行综合保管与运用,考核人员针对不同层级得工作人员以及其所在部门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考核成果的运用标准划分,从而分别体现在薪资奖金、职称晋升、培训学习等方面中,有效保障绩效考核成果的价值得以发挥,更好的保障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统一,实现对于事业单位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绩效考核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但在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对其的开展落实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实际的工作成果以及工作意义无法充分发挥,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对其的优化改革,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顺畅开展,更好的提升单位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以及创造能力,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祖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研,2016
[2]钮莹菡.浅析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3]钟利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6
[4]聂常梅.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