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平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致力于促进教育教学全面改革。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夯实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科目,通过高中语文应该实现思想碰撞心灵交流情感润泽等。然而过去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语文课文分崩离析,按照考试知识点进行讲解,缺少思想的感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求,高中语文应该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语文作为我们母语交际工具,同时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精神领域,促进学生的思想感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使学生可以因此获得语文应用技能。面对高考的应试教育挑战,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莹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善于培养学生自我质疑、自我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构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
新课改的相关文件中曾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语文文本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判断,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与不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由于高中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社会阅历与成年人相比较少,因此看待问题的视角有一定的差异性。高中生按照自己的语文知识积累,理解能力等,所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独到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肯定学生的一些好的做法,在鼓励式教育中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兼顾学习与思考,不断接触新知识,拓展新领域,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一改以往作风,合理把握语文教材内容,授课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积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激烈讨论,交流思想碰撞。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可以作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背景资料,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更全面认知这篇课文,同时说出自己的理解。
二、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活跃思维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便是听、说、读、写几部分,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应培养有个性、有创意的人才,要按照学生的个人情况与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阅读与学习,增加语文知识素材的储备,通过多思考,多练习写作,实现由感而发的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懂得留心身边的小人物小事情,采取个性化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应引发学生思考,保证学生可以有话可说,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或周记的习惯,将自己的日常点滴,身边人物,进行记录与积累。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当学完一篇完整的课文以后,教室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模仿文章写作形式,融入自己的思想。例如,在学习《桥边的老人》这节课时,作者通过斥责非正义战争唤醒人性与爱的回归,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文中的老人故事进行续写,锻炼写作技能。
三、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内涵的文章,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优势,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传承华夏文明,促进人类事业的进步。可以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这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拓展语文教学范围,联系一些影视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能够更加对传统文化保持热爱与敬畏之心,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向上。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要利用一些影视片段,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文章时的背景,掌握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的悲惨遭遇,并激发学生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增加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结束语:
在过去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讲解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缺少自主性、开放性、发散性思维的培育。新课改教学改革推进,要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才,因此教师用创新语文教学情境,改善语文课堂的弊端,引进新鲜教学元素,合理发挥多媒体应用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品格。
参考文献:
[1]唐燕.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泛化现象及应对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09):122-123.
[2]武昊.新课改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6):188.
[3]成永红. 教学活动化 活动语文化——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