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20-09-10 07:22赵培华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

摘要:很多学校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课程的教学更能紧密和企业需求结合,本文针对《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外贸跟单;问题;建议

一、《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培养目标

《外贸跟单实务》是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跟单的流程,掌握供应商的选择、样品跟单、原材料采购跟单、生产过程跟单、出口产品包装跟单以及运输跟单等相关知识,为以后毕业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数量较多,几乎每个企业都对外贸跟单工作人员有需求,他们迫切需要有专业背景,且有一定实际操作水平或实践经验的人才。但目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所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和企业实际需要脱钩,不能更好的就业。具体问题如下:

(一)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大部分学校的任课教师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没有在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他们在讲课的时候基本都是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向学生讲解各个知识点,有些知识点可能老师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材选用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本合适的教材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外贸跟单实务教材不是太多,而且大多教材版本比较陈旧,知识点没有及时更新,且教师在编写教材时由于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材的编写内容跟外贸企业的需求脱节,不适合课堂教学使用。

(三)学生缺乏商品学基本知识

由于进出口的产品类型比较多,在进行产品跟单的时候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商品学知识,但有些学校在开设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前没有开设《商品学》这门课程,导致学生商品知识缺乏。以我校为例,我校选用的外贸跟单实务教材中涉及到纺织品跟单,由于学生纺织品方面的知识缺乏,在学习的时候遇到的困难较多,很多服装专业名词不理解,比如色牢度、幅宽、前过肩、捻度、纱支等。只有了解了基本的产品知识,后期的学习任务才能圆满完成,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四)学生英语水平不高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对学生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把某些中文条款或词汇翻译成英文,但高职高专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很难准确的对相关内容进行翻译。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也影响到了以后从事外贸跟单方面的工作。

(五)教学方法单一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统授课为主,辅以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传统授课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满堂灌”,老师整节课都在讲,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尽管有些内容老师在讲解时会增加一些案例分析活跃气氛,但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还是难以从根本上缓解。

三、《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在课堂使用研讨式教学并鼓励同学们用英文完成。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一个主题,让他们共同讨论完成,然后每小组派一个学生上台把研讨结果向全班同学做汇报,其它小组同学和老师可以进行提问,最后老师再做归纳总结,指出相关内容的要点、重难点,并对各组同学进行点评,给出相应的分数。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二)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且突出课程实践性特点

在期末对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考核的时候,应该改变以往的考核标准(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并适当提高实训成绩所占比重。期末成绩考核可包括三部分: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写作业、课堂研讨)、实训成绩和期末卷面测试。其中考勤所占比例为10%,其它(研讨、提问、写作业)为10%,实训所占比例为40%,期末卷面成绩占比例为40%。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虑到大多数任课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为了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可联系企业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外贸跟单方面的实习。通过实际接触外贸跟单方面的工作,教师才能更好的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把理论知识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学校也可以派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外出参加相关培训,以提升教学水平。学校还可以从企业聘请这方面的专家来给学生专门上实训课,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学的知识更能适应企业需求。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和校外企业建立了联系,创建了校外实训基地。但大部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只是浮于形式,并没有学生真正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校外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企业愿意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但没能力容纳大量学生实习;或者企业担心客户信息泄露,客户流失问题,也不愿意接纳学生过去实习。如果能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学生就可以到实际工作现场体验,到工厂可以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到企业外贸跟单员可以向他们传授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学到很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这种知识更可贵,教学才更具有实际意义。

(五)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制作课间时,应力求课件信息量丰富,把最新的信息引入课件,尽量使课件美观,图片多字体少,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其次,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在上课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微课、在线开放课程等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课下可以让学生用手机完成在课程平台上观看视频以及完成作业。

(六)利用校内实训室模拟软件教学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购买了外贸跟单模拟软件,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软件进行教学。可以给每个学生分配角色(进口商、出口商、银行、货运代理公司、工厂等)和任务,要求他们去完成相应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可以掌握外贸跟单业务的流程和要点,大大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就业创造条件。

(七)选用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由于该门课程在我校是面向高专学生开设的,因此应首先选用具有实操性强、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教材,不应选用适合本科学生的理论性较强的教材。考虑到教材知识更新慢的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的对教材滞后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补充更新,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外贸跟单行业的最新资讯。也可以和企业联合开发教材,这样的教材实践性较强,且和企业结合紧密。

参考文献:

[1] 刘兰兰,李亮亮.对职业院校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4(8)

[2]余瑜.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改革-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设计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3]张丽莉.高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学刊,2015(17)

[4]赵双军.高职“纺织品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纺织服装教育,2014(10)

作者简介:

赵培华(1978.5-)女,汉,河南省鹤壁市人,暨南大学.毕业专业:国际贸易学,经济学 硕士研究生,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贸易理论。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