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张绾姬
农业电视节目是广大观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和涉农工作者喜欢的大众媒体传播作品。其中,在电视节目的质量把控上,减少错字错音是一个重要的创作环节。基于农业电视节目固有的内容和特点,其中会产生诸多常见的错字错音。文章试图通过搜集分析一些实例,对这些常见错字错音进行辨析,并提出进一步的防控措施,以期对提高农业电视节目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业电视节目;错字错音;辨析义
常见错字错音辨析
为便于讨论,本文将农业电视节目中常见错字错音划分为常用词汇、专业概念、涉农地名、生僻字词四类来逐一辨析。时间和篇幅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希冀同行在实际工作中能举一反三。
常用词汇
在农业节目中,由于内容的需要,有一些词汇往往高于在其他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频率。比如遮阴,常见于“农作物间相互遮阴”;建档立卡常见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种植中药材葛(gé)根发家致富等”。
1 常见错用字
独当一面不是独挡一面:独当一面是个成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泛指独立担当一方面的工作,“当”在这里指“担当”,读音为dāng。不能用“阻挡”的“挡”。虽然变成独挡一面,好像更为形象、生动,易接受,但不规范,不能采用。
几率不能写成机率:国家新出的词典中词义辨析有专门的解释,机率是个臆造词,正版词典没有收录。几率是概率的旧称,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可能性,是概率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刮和剐:这两个字经常出现在农业节目中,也常常被混淆。比如“苹果皮上出现了不少刮伤”“他的手被渔网上的钩子剐破了”等。究竟该如何区分呢?不妨以其二者對物体的切削深度来做个基本判断。如果切削仅仅限于物体表面,常常用“刮”;如果切削的深度较深,明显破坏了物体的表面,则通常用“剐”。
过秤和过称:称的本义虽然同秤,但用于表述衡量物体轻重时,过秤是个固定的词组,没有“过称”这个词。其实过秤的含义和“称”字单独使用时差不多。
没的说误作没得说:“今年的柚子品质没的说”,其中“没的说”有时会被某些节目打成“没得说”,这是误用。这里的“没的说”也会用作“没说的”,指柚子品质无可挑剔,形容非常好或十分满意。此时用“没得说”则词义不当。
碾压和辗轧不同,前者读niǎn yā,指通过外力改变物体形态,使某种物体产生“扁”的形变状态。同时也形容相对于对手在某些方面很有优势。如:汽车轮子日夜不停地碾压路面。后者读niǎn yà;意思是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使之碾碎。
漂洋过海不能写成飘洋过海:有时候节目组将“漂洋过海”的字幕打成“飘洋过海”,并以词典上的“漂泊”同“飘泊”为由,其实不可以。“漂”因为有三点水,一般在与水面相关的词组里用它非常贴切,而“飘”是风字旁,一般跟气流有关,用在“漂洋过海”词组中显然不合适;之所以飘泊这个词也在用,我们认为是取用的“飘”字的象征意义。
平心而论误作凭心而论:近两年“凭心而论”一词频现荧屏,实为“以讹传讹”。词典上只有“平心而论”,意思很明确,是平心静气地评论。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许多人把“平心而论”错写成“凭心而论”呢?主要原因大概是人们用词上的主观意志在起作用,“凭心而论”很容易望文生义理解成讨论问题评价事物要发自内心、出于真心、凭着良心等等,而忽视了“平心而论”里的“平心”是说心情平和,不动感情。其出处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平心而论,王弻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这和“凭心而论”的感情化用词是两码事。
亲力亲为不是亲历亲为:亲力亲为被误写成亲历亲为,估计也是望文生义而成。词典中有“亲历”一词,是“亲身经历”的意思,而没有“亲力”这个词,所以有些人习惯性地把表示不依靠别人,自己亲自做的“亲力亲为”写成“亲历亲为”,感觉上是亲身经历亲自做,好像是语义更丰富,其实不然,“亲力亲为”这个固定词条不容变更。
糅合非揉合:糅合为固定词组,语义完整;揉合貌似强调了动感,实为生搬硬套,并不可取。
手拳不起来还是手蜷不起来?我们看过的一期农业节目中有一行字幕是“他受伤后的手蜷不起来了”。这个“蜷”用得对不对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都可用,但“拳不起来”更为贴切。词典里的拳字有拳曲:(物体)弯曲的词义;蜷字也有蜷曲: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的词义。二者几乎没有区别,但又没有注明二者可通用。对此,我们依据“就近原则”选用了拳曲,因为拳毕竟就是手的一种样式。
中药量词是一服不是一副:词典里专门有此约定,一服药。
一拨儿和一波:这是目前很多农业节目中经常混淆的两个词,并且越来越多的倾向是用一波来做量词使用,如“一波疫情”“一波行情”,但依据目前通用词典规定显然不妥。因为只有“一拨儿”才是量词,一波是名词,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阴凉和荫凉不同,前者读yīnliáng,指太阳晒不着而凉爽(的地方)。后者读yìnliáng,指由于太阳晒不着而凉爽。
遮阴还是不要写作遮荫:尽管很多人认为阴同荫,但通用词典里收录的词条多是遮阴,用这一词组更为正式。
炙手可热不能误作炽手可热:炙手可热的本意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炽手可热是错误读音下用字形成的生造词组,不可用。
2 常见错音字
农业节目中的错音字常常出现在主持人口播和解说词配音中。我们把常见的一些挑出来,供大家借鉴。
3 同音不同字
爆发: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如“这一带的火山正处在活跃期,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也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如“会场上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如“前几年,他靠投机倒把暴发起来。”也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突然发作。“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辟邪:避免或驱除邪祟,有把邪祟消灭掉的意思。
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侧重于躲开,让开,不碰到邪祟的意思。
查看:“查”有检查、调查的意思,涉及的行为侧重与检查或调查相关。例如: 查看行车记录。
察看:“察”是仔细看的意思,多表示为了解情况而仔细地看的意思。例如:察看动物留下的足迹。
度过:带时间性的经过,如:五一假期在海边度过。
渡过: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间的经过,如:远渡重洋;也用于比喻义的通过,如:渡过难关。
工夫:表示时间,如:一会儿工夫就完成。
功夫:主要指人的本领、造诣、武术和做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如:他的表演真有功夫。不表示时间。
考察: 强调实地、细致、深刻地观察了解,如:考察国外水利工程。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如: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检查:指一般性质的查证行为,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讨。
检察:检举核查,特指检察机关依定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
皮肤水泡:系皮肤自身渗出液所致,里面无菌,多见于烫伤等皮肤损伤。
皮肤水疱:水疱系病菌感染引起的,里面多含有病菌,多见于疱疹病菌感染等皮肤病。
茸毛:像草初生那样纤细柔软的细毛。
绒毛:多指植物以外物体表面像绒线一样的毛。
降服:投降屈服(特指人)。
降伏:制伏使屈服、驯服,如:要降伏这匹野马。
侦查:是一种法律行为,是指法定的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为了收集犯罪证据、缉捕犯罪嫌疑人、揭露和证实犯罪而依法实施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侦察:是一种军事行为,是为获取敌方与军事斗争有关的情况而采取的行动。
4 同字不同音
在农业节目中,常常出现一些多音字,给播音员配音带来很大麻烦,试举例如下。
像薄这个字,常用到的有两个读音,báo和bó,那何时读báo?何时读bó?除了依据词典规范,我们的经验是薄字单用是多读báo,如这种核桃壳很薄:合成固定词组时多读bó,如:薄地、薄利等;
剥读bāo还是剥bō?这和对薄字的判断产不多,如:剥花生中读bāo;剥夺、剥削等固定词组中读bō。
当字的读音:当时、当年、当夜、当日。这几个词中,当时可以dāng,也可以读dàng,但是两者意思略有不同,读dāng时,倾向于和现在比,如:当时是指那时候,当年是指那个年月,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读dàng时,倾向于和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情比,如:当时指就在那时候。当年就在同一年,例:新建的果园当年树上就挂果了。当地,也有两个读音,读dāng:指某人所在或某事发生的那地方,例:这是当地人多年的习惯;读dàng:倾向于同一地方,例:当地的农民都没见过这种果子。
累累读léiléi还是lěilěi?形容接连成串的样子读léiléi,如:果实累累;指向积累、屡屡的意思时读lěilěi,如:罪行累累。
教学的教字也有两个读音jiāo和jiào:读教(jiāo)学的意思是指教书。读教(jiào)学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结(jiē)果:长出果实。
结(jié)果:最后的状态或结局。
饮(yǐn)水:喝水。
饮(yìn)水:给牲畜水喝。
专业概念
农业节目中还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或概念,稍不留神也容易读错写错。
1 种植类
哈密瓜不是哈蜜瓜;黏玉米不能写成粘玉米;西蓝花不能写作西兰花。
2 养殖类
蜂蜇常常误作蜂蛰,蛰字的本意是动物冬眠,多用于惊蛰、蛰伏等组词。这和蜂子等动物用毒刺刺伤人的蜇字大相径庭,只是它们长得有点像才容易被粗心用错。
养鸡场、养牛场不能写成养鸡厂、养牛厂等等。
3 加工类
嘎巴是常用于描绘品尝食物时的象声词,有时会被误写成嘎吧。
作料和佐料这两个词在美食节目中常常用到。作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葱、姜、蒜等,一些作料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用作主要成分,如蒜爆羊肉中的大蒜。佐料是指在食用时为增添滋味而蘸用或拌用的调味品,如酱、油、醋、芥末等等。
绵纸是一种用树木的韧皮纤维制的纸,色白,柔软而有韧性,纤维细长如绵,所以叫绵纸,多用做皮衣衬垫、鞭炮捻子、电池包装等。不是棉纸。
4 日常生产生活类
易地搬迁非异地搬迁:异地指外乡、他乡;易地指换个地方。区别在于易地搬迁是指在同一地区换个地方居住,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也是实施扶贫战略行动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异地搬迁是指离开本地区,搬迁到外地居住,如某人从甲城搬到乙城。
涉农地名
地名是农业节目中常常出现的词汇。比如说到某农产品,就会经常带观众去产地看看,这就会涉及到许多在日常生活甚至是其它媒体上不常见到的字、音。用準和读对也是对节目质量的一种考量。
岙(ào)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盛产虾皮等海产品。
大(dài)箕镇,隶属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主要农产品有白萝卜、洋芋、红苕、桃子、平菇等。
准噶(gǎ)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中国第二大的内陆盆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邗(hán)江区,隶属江苏省扬州市,有生产漆器的传统工艺。
漷(huǒ)县镇,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南部,粮食、蔬菜产业发达。
闽侯(hòu)县,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在此读hòu,是中国橄榄之乡。侯字通常读hóu,如诸侯。
珲(hún)春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盛产大米、大马哈鱼、打糕等。
笄(jī)山,位于安徽省广德市南部,离县城10余公里。于群山之中,一峰独秀,产竹子多。
巴彦淖(nào)尔市,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乳、肉、绒、粮油、蔬菜瓜果等物产优质丰富。
犍(qián)为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农业、旅游资源丰富。
睢(suī)宁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部,特产中以豆腐、香肠、粉皮等闻名。
梅花坞(wù),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以盛植梅花著名。
荥(xíng)阳市,河南省会郑州市辖县级市,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冬桃、金银花、石榴、柿子等。
荥(yíng)经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中部,主要特产有腊肉、罐罐肉、天麻、笋子等。
铅(yán)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上饶市辖县,盛产毛竹。
蔚(yù)县,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是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之乡,豆腐干、炸豆腐、粉坨等是当地特产。
乐(yuè)清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生僻字词
凿冰的镩(cuǎn)子;常出现在表现冬捕的节目同期声字幕中,渔民用它来将冰面凿开。
舂(chōng)米、籴(dí)米和粜(tiào)米:这三个和米固定搭配的词组在平时用的不多,但是在农业电视节目中却常常出现。舂米是把打下的稻谷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籴米和粜米则是一对词,前者是把米买进,后者是把米卖出。
敲罟(gǔ)捕鱼;这个词组会出现在有关养殖捕捞的节目中,是一种利用声学原理的传统渔法,就是敲打绑在网边的竹竿类东西,使鱼受到声波干扰,鱼就会惊慌地浮出水面,船队再把鱼群围拢赶入网中。敲罟作业成本很低,效率极高,但给大黄鱼等鱼类造成巨大的灾难,现已禁止使用。罟的本义是渔网。
嬎(fàn)蛋:指禽、鸟类生蛋。
鲩(huàn)鱼:一般指的就是草鱼。
拉祜(hù)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临沧、耿马、澜沧、孟连等地。
孖(mǎ)蒸:孖在某些方言里的本义是成对,孖蒸这个词组用在一些美食节目中是表达两次蒸制的意思。
蓜(pèi)子:是用高粱穗子下面那节葶秆经过双层紧密排列,再用针线缝合而成的器具。在淮北一带用于盖锅和盖缸,叫锅蓜、缸蓜。包饺子时,可用它来摆放饺子。现在种高粱的少了,这物件也不多见了。
瓯(ōu)窑:中国古代瓷窑,在今浙江省温州一带的瓯江两岸,因瓯江而得名。
冠豸(zhài)山,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
常见错字错音的防控
围追堵截
电视节目中的错字错音一般是通过节目的后期审看这一环节查验纠正的。目前的很多电视台审看节目实行三级审查制度。三级审查角度不同,但查究错字错音都是重点。经过不同经验、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身份的审看者的轮番轰炸,最后在荧屏上和观众见面的错字错音将大大减少。
大胆质疑
面对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字、音,审看一定要精力集中,稍有怀疑马上叫停。只有立刻喊停才能有进一步求证的机会,否则就会产生漏网之鱼。有时有的审看者往往面对似是而非的字、音会犹豫不决。经验证明,第一次产生的似是而非的判断背后隐藏着错误字音的可能性很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细心求证
一旦发现错字错音的怀疑对象,目前查验求证的主要标准是《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的规范要求编纂的正版工具书。目前,有些按上述工具书为范本制作电子应用软件(APP)查究错字错音也很方便,可在实际工作中与纸质词典、字典配合使用。
厚積薄发
做好电视节目的错字错音查验、求证、纠正是一项严格、细致、谨慎的工作。只有平时多观察、多留心、多记录、多查工具书,广泛涉猎相关专业书籍,博闻强记,才能逐渐积累起更加得心应手的工作经验,从事节目审看也会越来越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