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2020-09-10 07:22:44杨娟黄娇
当代体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专业人才特色

杨娟 黄娇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优美,体育旅游资源丰厚,具备先天的体育旅游发展优势;交通发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特色为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条件。

1 引言

目前,通过查询搜索到国内近100篇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章。例如:万鹏,盖媛瑾从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黔东南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遇空前,挑战并存。刘文燕,王振从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建议按照一核心三层次的空间格局构建黔东南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私有开发模式。而结合黔东南地区具体的生态环境、政府管理意识、地区特色文化、旅游营销模式等对当地体育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综合性研究较少。就目前状况而言,黔东南州体育旅游经济效益未见较好提升,其发展必然存在着更多的劣势影响因素。

2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1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状况

2012-2016年,黔东南州旅游总收入由198.5亿元增长到553.68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409.9万人次增至6704.11万人次。同时体育旅游总收入增长率逐年增长,黔东南州旅游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2.2 群众对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了解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54名调查者中,38.90%的人对黔东南体育旅游有一定的了解,61.10%的人对此不了解。由此可看出,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影响力度不够,群众对此了解甚少。

2.3 群众对体育旅游的兴趣分析

调查分析过程发现55.6%的人對体育旅游感兴趣,44.4%的人表示对此毫无兴趣。那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体育旅游感兴趣的人居多,但了解黔东南州体育旅游的甚少,说明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2.4 群众认为是否应该开展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训的意愿分析

有96.30%的人认为应该开展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训,仅有3.70%的人认为不需要,说明群众对于出行安全的重视。黔东南州由于其地势的特性,冒险、刺激类体育旅游项目居多,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完成,突出了培养和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2.5 群众对体育旅游类型的喜好分析

有25.93%的人喜欢登山冲浪运动类,22.22%喜欢攀岩蹦极刺激类,20.37%喜欢体育健美健身类。据了解,黔东南州体育旅游项目大多为健身、运动、休闲类。刺激、竞技类开展较少,体育旅游项目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

2.6 群众体育旅游消费情况分析

通过数理分析,有31.48%的人表示出门旅游会购买当地特色产品作为留念,46.30%的人会根据产品价格情况、多样性等偶尔购买,也有22.22%的人表示不会购买。经济效益没有显著提升,说明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产品样式单一、缺乏地区特色,市场营销方式欠佳。

3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优势分析

3.1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资源优势

体育旅游资源是指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且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客体。据调查,黔东南州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分析见表一表二。

3.2 黔东南州交通便利优势为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阶段黔东南境内有黎平、凯里黄平两个支线机场,有沪昆和贵广两条高铁客运专线。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交通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基本实现畅通无阻的交通局面。若创建特色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必然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3.3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民俗风情旅游和体育旅游服务业为主导,是黔东南州所具备的独特魅力。据调查,黔东南州保存着许多特色的村寨,尤为著名的是肇兴侗寨和西江苗寨。借助重要文化活动的开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点。

3.4 黔东南州休闲体育赛事的开展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体育旅游,是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黔东南州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地貌优势,举办了许多休闲体育赛事,聚人气,兴旅游。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打造景区名气,促进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4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

黔东南州对于发展体育旅游没有任何定位,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上心,对体育旅游宣传不用心,对体育旅游发展资金欠缺不关心,这“三不”管理体制使得当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缓慢,宣传力度不够,经营涣散,从而发展止步不前。

4.2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黔东南州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肆意开采资源、破坏环境将很难实现资源再生。其中,自然风景区内围栏甚少对资源保护措施不够,垃圾桶数量设置过少导致垃圾成堆。不仅使美景魅力减半,更将影响资源可持续发展。

4.3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失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必备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旅游学科基本知识。同时需掌握运动基础及紧急情况安全救援知识。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缺失将直接影响体育旅游项目的正常开展,随意冒充体育旅游专业人员有可能直接危及游客的生命安全。

4.4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宣传缺乏力度

现阶段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宣传手段过于单一、陈旧,宣传方式缺乏创新,宣传对象不够明确,大部分群众表示很少在电视或者网络中看到当地旅游特色相关宣传。可见,没有紧跟时代步伐采用高科技手段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旅游特色。

4.5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产业缺乏合理的线性营销方式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项目、产品单一化,很难让游客持续产生旅游消费的行为。体育旅游项目多为观赏类、运动类等,项目过于偏传统旅游,未能充分结合地区地势特点开展新型体育旅游项目。另外,单一的体育旅游产品样式,市场营销方式欠缺,没有满足游客“购”的需求。

5 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

5.1 完善政策体系,明确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发展方向

针对当前现状,结合时代特点,政府主导调动黔东南居民的积极性,加入资金投入,规范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发展策略,努力实现“体育”与“旅游”充分结合发展。

5.2 加强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爱护资源是因地制宜,保护好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的人文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育旅游发展应注意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政府重视培养和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培养体育旅游人才和引进体育旅游人才两个方面的措施。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做好各项激励工作,允许在岗人员带薪外出培训和学习或邀请专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在引进人才方面要注意引进优秀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并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才能留住人才。

5.4 采用互联网加大体育旅游的宣传,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结合时代特征,优选高端宣传手段,采用互联网通过歌曲、影片等方式将黔东南打造成特色体育旅游胜地,让游客“不出门便晓天下事”慕名而来。

5.5 创新流水线式营销方式,满足游客“行、娱、购、吃、游、住”的需求

体育旅游综合服务包括“行、娱、购、吃、游、住”六要素,所谓流水线式营销模式即:设计精致的体育旅游路线,开展多样性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民族特色产品,增加篝火晚会等特色项目,充分运用当地特色结合现代化住宿环境欢迎游客入住。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专业人才特色
捕鱼节上捉鱼忙
乡村地理(2022年1期)2022-06-12 12:35:25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补妆
乡村地理(2020年2期)2020-09-10 07:22:44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 06:34:05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关于促进黔东南州微型企业发展的研究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