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在网络上的符号呈现与解读

2020-09-10 07:22周惠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风格

摘要: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中的呈现。研究发现,网络亚文化符号是当下社会现实的媒介镜像,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中表现了当代年轻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反应。网络亚文化传播呈现出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青年群体如果沉迷悲观情绪,难免会陷入消极状态;另一方面,亚文化符号的群体狂欢,也是一种社会解压方式,应积极引导使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风格;符号呈现;群体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231-02

从毒鸡汤文章到马男波杰克表情包,再到对“996”工作模式的调侃漫画,这些符号近年来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频繁出现。这种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的缩影,也是新时期部分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表征。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符号呈现

青年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中通过表情包、漫画、影视作品等符号互动方式广泛传播,建构了独具风格的镜像,网民以自嘲、调侃的方式融入群体,慰藉自我并获得群体认同。

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用来解释并传达意义。社交媒体的传播互动,都是由符号互动组成的,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由形态各异的文本、图像、音乐等符号组成。

(一)文本符号的书写

这里的文本符号主要是指纯文字文本,文字文本在网络空间中是最直接的话语表达和意义呈现形式。一些自媒体账号负能量的纯文本话语充斥其中,为刚步入或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一代灌输了对未来生活的焦虑。

如现已被封杀的一篇网络推文,文中充斥的焦虑情绪被网友称为“毒鸡汤”,如文章中的“你信不信,我问一个问题,你就会哭。这个问题就是:年底了,你今年攒了多少钱?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是别伤心,明年就会好起来了的。因为到时候……你就习惯了”,虽然用到了安慰的词语“别难过”,但接下去的文本含义却是“你要习惯这种消极的状态”。看似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反转式的表达,被青年群体以狂欢的姿态在网络中疯狂转发。

(二)图像符号的呈现

著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图像领域,曾提出世界是被把握为图像的观点。当下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正逐步演变为视觉化,以图像的表意系统来进行精神文化的交流。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传播中一个主要的传播手段就是表情包,在这些图像中,存在颓废风格的不同呈现。“南上加南”表情包是将麻将中4张南风牌摞起来,用视觉化的方式表达了同音字成语“难上加难”,用麻将的元素代替困难的“难”,幽默化消极情感,充满戏谑的色彩。马男波杰克的标志表情就是忧愁的八字眉、下垂的嘴角和迷茫的眼神,加上稍微佝偻的背,生动形象地演绎出了垂头丧气的感觉。此外,还有咸鱼用一行眼泪和手里拿的红酒杯表现出伤心、买醉、毫无生机的颓废形象。

这些图像被做成表情包,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象征他们对这些消极形象的追捧,呈现出他们内心对当下颓废状态的认同,但又很难逃脱出这种状态的无奈,是他们内心的幽默戏谑、自我娱乐的诉求。

二、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解读

伯明翰学派在对亚文化的研究中,把风格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不同领域有不同的风格表达,呈现出不同群体的差异化意义。网络青年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其风格主要通过拼贴与同构的编码方式形成。网络青年亚文化风格的内核是一种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但最终仍会通过商业、意识形态领域等形式被主流文化收编。

(一)拼贴与同构:網络青年亚文化的编码方式

“拼贴”这一概念由符号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著作《野性的思维》一书中提出,作者将其理解为古代人类的祖先通过拼凑的手段,在原本的体系与含义里产生新的内涵[1]。

在社交媒体中,对影视作品与文字内容的即兴、随意的拼贴,是对传统的颠覆性创造。亚文化青年群体通过拼贴的方式,在其价值体系内部对原有的符号意义进行重构,为文本、图像赋予新的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群体中的人员不再是被动借用物品,而是主动改造。在亚文化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同样焦虑的青年群体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自我狂欢,并通过转发、评论来表达自己对这些文化符号的赞同,找到归属,形成集体认同。这一亚文化群体使用的文化符号通过同构的方式,在内部形成了一种针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姿态。

(二)互动与认同: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群体建构

在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互联网发展下的社交媒体平台为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域。胡泳认为,网络的“回声室效应”会使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强化。网络媒介所拥有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特质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随着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模式的兴起,用户逐渐成为内容生产的主力军,与此同时用户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霍尔提到“年轻人对风格的追求,实际上是更深的对意义和生活模式的认同追求的一部分。它是年轻人成熟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阶段,是一种对认同的追求”[2]。网络青年亚文化代表当代青年认清现实后的退缩式反抗,基于相似的环境与内心浸染,青年群体产生了相似的情绪反应。消极的表征体现出90后群体内心的自我认同,并进而形成群体认同。

(三)抵抗与收编: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意义呈现

费斯克等人对亚文化有一个表述:“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有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他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际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和具体矛盾相应。”[3]在网络社交平台中,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进行了仪式抵抗,这种抵抗潜藏着与主流文化的话语争夺。面对这种挑战,主流文化通过商业性行为、意识形态领域逐步浸润等方式,对亚文化进行了持续性收编。

第一,消极的抵抗。抵抗是亚文化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一,网络青年亚文化借助戏谑的表达方式,对主流文化进行仪式抵抗。这种抵抗表面上是逃避现实,带有消极色彩,但其主要目的是慰藉、鼓励自我。

“通过摆脱一切常规的束缚,人们尽情狂欢,以达到消除日常规范压迫和重建生存希望的目的,从中可获得一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审美体验。”[4]网民们通过拼贴、创造新符号的形式自嘲,呈现出后现代特质的网络狂欢。

青年在亚文化氛围中慰藉自我,在社交媒体中对亚文化的追捧充满了戏谑、自嘲以及反讽式的话语对抗,即在自嘲的戏谑表达中,缓解现实生活中的悲观镜像。这种戏谑感实际上是网民通过自我矮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对挫折的态度——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面对。他们通过“主动污名化”,认领了一种颓废、逃避现实的形象。

第二,在消解中被收编。在符号商业化的过程中,符号的价值大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商家以亚文化为噱头,通过商品来传达信息。在这种商业化的模式下,从本质上来看,亚文化的概念被转化为商品,变得唾手可得,被大众理解,其亚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元素逐步消失,即“亚文化风格出现→商业收编开始→风格的传播→风格的缓和→亚文化风格成为消费风格和市场风格→亚文化风格失去抵抗意义或改弦更张”[2]。

根据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媒体作为亚文化再现的工具,通过议题设置,发布与亚文化竭力宣称的风格相反的文字、图像,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亚文化进行消解。这些符号在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过程中,是主流与边缘的对抗,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丧文化风格的不断消解。

三、对青年亚文化在网络中传播的反思

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来看,受众主要集中在90后群体中。我们需辩证地看待这种亚文化对青年一代的影响。青年群体及社会对待网络亚文化的不同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一)在亚文化氛围中持续消沉

青年群体在亚文化中的符号狂欢,是对自身负面情绪的疏解,但若纵容这种文化不断发展,就会不断腐蚀青年群体正面积极的精神状态。

青年群体在社会的各年龄阶层中,相对来说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还存在感性大于理性的现象,容易造成思维和认知局限。随着网络媒介影响力的不断提高,部分青年群体对网络的依赖甚至大于现实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无良媒体贩卖焦虑,甚至引发恐慌。人一旦沉迷于其中,很容易在价值虚无主义的侵蚀中消解奋进前行的斗志与激情,从而在生活中消沉。

(二)在亚文化氛围中保持振奋

在青年亞文化被消解和重构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应发挥各自的作用。首先政府应重视社会压力对青年一代心理健康的影响。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在政策层面上给予青年人坚实的依靠,使青年人相信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其次,媒体应把网络环境放在重点管控的范围里。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青年亚文化主要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其舆论环境在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伴随青年一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媒介应承担起传播正能量的责任,启迪青年。

四、结语

在当下社会中,我们要明确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通过教育、宣传等渠道在青年群体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青年群体中营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在网络世界中,青年一代应学会在颓废的表征中保持清醒,认识到这种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和安慰。作为社会中流砥柱,青年应学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避免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无幻想,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参考文献:

[1]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22-42.

[2]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110.

[3]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79-281.

[4] 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29.

作者简介:周惠宇(1994—),女,湖北襄阳人,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媒介文化批评。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风格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我国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
大陆校园民谣歌词文本探究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