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常见损伤与康复训练方法

2020-09-10 20:53刘强
当代体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练员康复训练跆拳道

刘强

作为一项激烈的重竞技运动,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极易出现损伤,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损伤的发生更加频繁。为了避免或减少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的机率,有必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规律和特征,进而采取与之对应的康复训练方法,提高成材率。本文以此为视角,阐述了跆拳道运动损伤与康复训练的关系及意义,分析了跆拳道运动员常见损伤部位以及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最后探究了伤病防治的针对性训练对策,旨在为提升我国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培养质量提供些许参考或助力。

跆拳道运动起源于韩国,经过推广受到了中国青少年的喜爱。随着跆拳道俱乐部迅猛发展,青少年跆拳道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基于跆拳道项目训练强度以及对抗性较大的自身特点,为此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如果训练方式不当,不仅会造成青少年身心、训练进程和比赛成绩的影响,可能还会造成人才的损失,严重制约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据资料显示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非常高,甚至高达89%以上。为了寻找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常见损伤发生规律,有必要对损伤部位和损伤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探究伤后的康复训练及恢复手段,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运动损伤,为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以及提升训练效果提供依据。

1 研究意义

跆拳道运动员损伤问题一直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运动损伤的出现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康复,轻者会造成伤势的加重进而影响比赛训练的成绩,重者将会对职业生涯产生不可逆的干扰。随着我国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增多,通过理论研究能够掌握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采取科学手段进行预防,为康复训练计划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从实践上看,依托科学检测方法来评定损伤与康复,有助于青少年运动员快速恢复。目前,我国跆拳道群众体育推进速度加快,青少年人群对于跆拳道十分热衷,但受运动本身的激烈对抗特征影响,损伤的发生日益频繁。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基层跆拳道教学教师团队参差不齐,教学模式尚未健全,缺乏对易伤部位的保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基层运动训练带来针对性的帮助。

2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常见损伤

2.1 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点

青少年软骨成分较多,关节面相对较厚,牢固性、骨密度以及肌肉耐力差,易于发生弯曲,容易脱臼。该阶段如若进行大强度超负荷的训练,会加剧运动损伤发生率,在此期间应减少过重的力量训练,同时应注意负荷的强度把握,以正确的身体姿势为主导。此外青少年兴奋容易扩散,神经系统表现出不均衡的特征,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易于产生疲劳,但是恢复速度也极快。

2.2 运动损伤部位、病程和程度

在跆拳道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取证分析发现,易于发生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于膝关节、踝关节和手、腕部。其中膝关节为主要的承重部位,属于力量传递的中枢部位。项目专项本身腿法众多,下肢训练直接对抗应用十分频繁,运用次数、对抗强度也十分惊人,例如下劈动作、双飞踢等技术都是用腿技术的核心,如果自身力量有限或长期处于不科学的训练状态,在大强度的重复性训练中,该部位损伤占总体损伤比重极大。损伤的常见形式为内外侧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周围肌肉拉伤等,多由骸骨关节损伤以及小腿外展、内旋导致。踝关节损伤多发生在突然用力过猛,以及快速的攻防转换中,内外韧带强度不均造成。一旦出现关节的损伤后果一般都极为严重,如果养护不当将会易于反复。手、腕部损伤的表现形式即电子护具的广泛应用,对于手部格挡技术应用不规范或准备不充分,在间接暴力的状况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作为一项技术复杂且实践性强的运动,跆拳道损伤部位众多,这与运动员生理结构和项目特征息息相关。此外按照损伤类型划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主要集中为筋膜韧带、肌肉、软骨和肌腱等软组织部分的损伤,而趾骨折、骨膜炎却很少出现。青少年运动损伤多为急性损伤,由于处理延期或旧伤复发,导致部分慢性损伤的形成和衍变。

3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的机理和原因分析

3.1 跆拳道专项技术特点

众所周知,跆拳道的核心技术在于膝、踝关节的应用。为此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很多青少年运动员要反复练习和体会踢腿的技术,在不断屈伸的过程中,过伸或踢空的现象经常发生。长此以往的训练和练习,慢性损伤由此产生。为了避免或减轻跆拳道专项技术特点所带来的损伤事件,还是要从教学的规范入手,注意发力顺序的协调性,技术动作形成依次向下的传递。此外在跳步、跳旋、步法等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中,骸骨在超负荷的状态下也难以避免出现一定的损伤,当然场地不平等诱因和运动员身体状态水平高低都会引发牵拉、断裂,从而在失去平衡下造成韧带损伤。

3.2 教练员因素分析

优秀的教练员能够通过科学的训练体系,相反则会增加受伤的风险。一方面,教练员盲目追求高强度的训练,使得运动员身心俱疲,在缺乏定型技術动作的干扰下,反复的腿法练习无疑会造成损失。特别一些教练员缺乏科学的训练机制,对于运动员潜在的运动风险和伤病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小病小伤不需要休养,从而造成最佳治疗时期的延误,久而久之衍变为陈旧性损伤。此外,教练员自身素养水平有限,运动训练量安排不当,缺乏对整体运动员能力差异的了解,跆拳道对训练场地的要求极大,在气候寒冷的冬季,运动员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继续赤脚训练,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对于预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知,不会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制定对应的训练方案,从而造成急性运动损伤。

3.3 运动员自身方面

青少年运动员防范意识不强,在训练中盲目追求高难度的动作,意外损失在所难免。与此同时,价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每一阶段的运动状态各不一致,技术动作很容易变形,致使发力出现微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增加受伤几率。此外青少年肌肉力量较弱,在没有绝对下肢力量保障的前提下,擅自加大对抗和比赛,很多损伤很可能就会在一瞬间爆发。此外部分运动员在训练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以及害羞、不自信的心理,尤其是在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活动后便投入到训练当中,就会引发潜在的损伤风险。

4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康复训练方法及对策

4.1 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认识

延长准备活动时间和强度,让青少年运动员充分了解运动损伤的影响,利用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便于学生自主地把握自我身体状态,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时刻警惕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比赛当中,都要做好自我监督和自我保护的协调一致,及时于教练员进行沟通,便于实时调整训练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将专项训练与下肢训练有机融合,懂得自己的同时还要善于保护对手,能够有效控制击打力量避免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教练员要对训练活动的时间和强度进行全面的监管,科学化推进跆拳道的课程结构,防止局部负荷过重引发青少年出现疲劳性或慢性损伤。

4.2 调整力量训练的平衡性

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差异化情况,调整力量训练的平衡性,避免出现活动量过大或不充分的情况。跆拳道训练内容要与准备活动有机衔接,按照个人机能状况全面提高动作协调性。在专项准备活动中,一定要统筹兼顾运动员受过伤的部位,做好针对性训练的调整。重点做好基本功练习,循序渐进地同时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和下肢力量,保持膝关节稳定性。利用核心力量、悬吊训练的方式,以及肌力的稳定性训练,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4.3 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防护意识

教练员要与时俱进地提升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重点针对运动员易受伤部位进行科学化的功能训练。一来良好的训练方法能够避免运动损伤的發生。二来健全的训练模式能够有效助涨运动成绩和训练水平提升。为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医务监督,做好膝、踩关节损伤的排查和统计,加强防护意识做到“点到即止”。具体的强化力量训练的举措包括蹲马步、俯卧位哑铃练习、飞燕展翅、俯卧位两臂侧平举等训练手段,使青少年运动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定期进行功能检查,教练员要全面掌控运动员的疲劳程度,根据其身体状态设置合理安排训练,全面协调训练和恢复科学的融合,利用精准化功能检查及时发现不明显的损伤,便于安排与之对应的恢复性训练。

4.4 运动员伤后治疗

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全面贯彻技术和精神双重修养。教练要不断进行学术交流和实践创新才会形成富的学识,采取肌肉力量耐力的训练方式,可以借助直膝提踵和屈膝提踵的模式,增强膝关节稳定性。运动负荷的增加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避免重复次数的无指标量化增加,依托良好的训练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器材供给和更新。在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机制中,科学合理地检查和处理。针对关节、肌肉或韧带闭合性软组织挫伤拉伤的处理,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而是根据科学的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恢复性的练习,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此外在伤后恢复性训练中,还需注意区别对待,科学调整活动和训练内容,提高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开展自我按摩,恢复关节、肌肉的正常功能。

总之,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有多重因素影响,多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观因素为主。为此教练要改变以往防范意识不强的现状,从运动员的思想意识入手,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采取教练和队医相结合的模式,定期进行功能检查,利用多元化的预防措施以及安排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一旦运动员受伤后要循序渐进进行恢复治疗,提升膝关节、踝关节康复训练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加肌肉力量,规范本体感觉的技术动作,加强身体平衡性和稳定性,最大限度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练员康复训练跆拳道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跆拳道奶奶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嘻哈跆拳道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