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函宇 谢静月
功能性训练动作的功能筛查(functionalmovementscreening,fms),是由来自美国的Gray Cook等人开发和设计的一种对于受试者基础动作训练模式质量的功能性评价测试系统,通过该测试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受试者身体上的灵活性与动作稳定性两个方面的不平衡影响因素,再通过结合实例进行科学的纠正练习,能够有效矫正和改善受试者进行基础动作和模式训练过程中的局限性和缺陷,预防基本运动损伤的可能发生。如今校运动队在江苏全国的中小学都普遍存在,不同的运动训练项目和不同的运动教练所需要安排的运动训练方式以及内容也随之有所区别,而日常的训练和运动过程中的功能性运动模式伤病也很常见。本文主要选取了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田径队的学生个体作为其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功能性的动作功能筛查分析个体在学习和完成基本的动作训练模式的过程中局限性影响因素或者代偿因素,对造成基本运动模式损伤的可能发生原因进行了预判,并提出解决纠正建议,以此平衡各项身体素质,降低运动的损伤的发生和再发生。
1 前言
功能性动作筛查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FMS),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Gray Cook等人设计的一个基于基本动作模式来预测运动风险的筛查系统。其测试结果能够直接反映受试者的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进而反射出存在运动隐患的部位,由此即可对存在隐患的薄弱部位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该系统共包含7个基本动作,分别为过顶深蹲、跨栏步、直线弓步蹲、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俯卧撑和体旋稳定性。FMS评分分为0~3分四个等级,即学生能按照标准完成动作过程为3分;能够完成整个动作,但完成的质量不高或者某一身体部位出现代偿动作的为2分;无法完成整个动作或无法保持起始姿态的为1分;测试中任何部位出现疼痛的为0分。7项动作模式的总分为21分,及格分数为14分。测试过程中受试者按照要求完成动作,通过观察受试者完成动作程度的情况,对照相应的水平记录分数。
如今在国内已经有专家学者对运动员进行FMS功能性运动筛查测试,在林鹏利用FMS测试干预高职学生长跑的探究中可知,根据FMS测试结果制定出的有针对性的纠证训练计划可以改善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让学生最终达到所有体测项目合格的水平。在朱玉龙等的调查研究中可知,田径项目学生存在受伤风险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的基本动作模式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此外在王曼等对秦皇岛市的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调查中可以发现FMS测试检测出中学生运动员们的问题大多数是髋部较紧和核心力量较差。从最近的王青峰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湖南的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们的FMS测试分数不高,且普遍存在核心肌群薄弱的问题。在上述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只有王青峰根据其实验对象的测试那结果设计出了一系列矫正方案。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的各个中小学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渐高,尤其是在普通高中。随着通过体育加試考取大学的人数增多,每所高中均设有以田径专项为主的校队,其中江苏海安中学的田径队成立较早,该学校每年录取一定数量的体育特长生来组建队伍,但这些学生从小也未接受过专业的运动理论和训练知识,因此进校后为了能够尽快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运动损伤,而这些运动损伤的原因基本都被教练或学生自己归为运动疲劳,动作错误等表面原因。中学时期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笔者认为在校内田径队训练的问题上,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测试,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的纠正。笔者通过FMS测试对江苏海安中学田径队的学生进行一次身体各部位的筛查,初步讨论出学生在基础动作模式中否存在缺陷,并预测运动损伤。试图针对各人情况提出具体的纠正计划建议,以此来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和再发生的可能性,平衡发展学生素质,追求更高的竞技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文以江苏海安高级中学田径队2018届和2019届学生为测试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FMS功能性运动筛查的相关书籍,并通过中国知网以“FMS”“田径”“预测”“运动损伤”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了解FMS的操作方法和研究价值,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对江苏海安高级中学田径专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对其运动项目和运动损伤的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了解。
2.2.3 数理统计法:运用 SPSS 26.0和Excel对FMS实验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数据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海安田径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一共14名在校学生,其中分别为女生5人,男生9人,投掷项目为3人,短跑为4人,跳远为3人,中长跑为4人。
3.2 海安高级中学田径专项学生FMS测试结果
3.2.1 各专项学生FMS测试结果总分析
由表2可见,在海安高级中学田径队各专项学生FMS测试总分的平均成绩中投掷项目的学生,得分为14分,正好达到及格线,说明投掷专项学生在完成基础动作模式上表现较差,其自身的动作模式存在局限性,且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相对来说短跑、跳远和中长跑项目学生的测试均分较好。
3.2.2 海安高级中学田径队投掷项目学生FMS测试结果分析
由于由表一可知投掷专项的学生测试分数较低,因此对其各项分数进行具体分析。由表3可见,投掷专项的学生的各项程成绩中,肩关节灵活性和体旋稳定性的均分低于两分,测试成绩较差,分别表现为肩胛与胸椎的灵活性较差和躯干的多向的对称稳定性较差。而在肩关节灵活性测试项目中有两位学生感觉到疼痛,且确认他们的肩关节已有损伤发生。
通过访谈得知,投掷专项学生平时训练的辅助性专项练习占比多的是上肢力量和爆发力方面,练习较多的是卧推和深蹲。且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追求成绩的提高,学生对生理和运动训练知识又不够理解,认为每次力量练习必须达到乃至超过自身极限。长时间下来,他们的躯干、髋、膝、踝的稳定性相较于上肢有很大的不平衡。两位已经损伤的学生,他们原先自身的肩部和胸部的柔韧和灵活性就不够好,经过此次排查,建议这两位同学今后训练中重视胸部和肩部的柔韧灵活练习,例如外展内旋配合拉伸,加强两个部位的伸展性。
4 针对FMS测试低分制定纠正练习依据
4.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原理
功能性训练是一个将全面发展身体基础功能与发挥体育竞技能力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身肌肉整体工作能力和效率,强调躯干部位和各关节周围小肌肉群的稳定辅助作用的力量能力,将各部分串成一个运动链,使机体在完成动作时流畅协调,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传统的力量训练强调重量和次数,且关节的运动形式单一,多借助外部器械支持,动作固定,对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影响小。而功能训练则更强调减重减速,注重多关节和多维度训练,动作形式不稳定,高度调动神经系统参与运动,因此在发展专项能力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的是就是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练习。
4.2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投掷项目学生的纠正方案
由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田径队的投掷专项学生的FMS测试水平较差,故以他们为例设计了上述纠正方案。有两位投掷运动员的肩关节有损伤,故设计为胸部和肩部的练习以仰卧哑铃上举和哑铃外展来锻炼胸部肌肉的伸展性和稳定性,哑铃初始采用0.5kg重的小哑铃,根据疼痛减轻状况后续再增加哑铃的重量,最大不超过2kg。以俯卧肩部平举和上举来养护肩部,由于投掷运动员们对于手臂的力量柔韧素质要求较高,以该动作来稳定肩关节的活动度,后续疼痛减轻可以做肩部绕环动作,繼续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燕式平衡可以调动全身肌肉,使身体保持静止,此动作能够高效提高脊柱的稳定性。腰腹力量采用屈体负重左右摆增强腰腹力量,左右摆可以更好地调动腰腹肌群稳定腰腹。还可采用瑜伽球俯卧撑,即将脚放在球上,双手撑地,身体呈斜板,有效调动全身肌肉来保持身体平衡。髋关节则采用球上仰卧顶髋的动作来完成。可以看到,计划中多次利用瑜伽球作为器材,因为瑜伽球的易变形性和不稳定性可以大大增强我们训练中所提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通过测试发现,海安高级中学田径队学生FMS测试水平一般。
(2)投掷项目学生的FMS测试水平最差,发生运动损伤概率高。
5.2 建议
(1)田径教练员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时应当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训练中可将传统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相结合,均衡发展学生素质,防止运动员产生定型的错误动作模式,造成运动损伤。
(2)田径教练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并进行科学归因,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
(3)田径教练员应当在传授动作技术的同时,传授运动训练方面的专业知识,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使学生在平时自我训练和恢复中应用。
(4)田径教练员可以将FMS测试应用到平时训练中,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筛查,及时发现学生身体的运动损伤隐患,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加强,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