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艺类节目《一本好书》的仪式化传播研究

2020-09-10 07:22张彬彬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摘要:近年来,文化综艺类节目蓬勃发展,成为传播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一本好书》博采众长,运用360°沉浸式舞台和戏剧化的表现方式,生动地再现书籍内容,开创了“场景式阅读”的新形式。本文在传播仪式观的观照下,从合理性分析、仪式展演、文化价值意义三个方面,对《一本好书》节目的仪式化传播进行阐释,以期对今后文化综艺类节目的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综艺类节目;仪式化传播;《一本好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097-02

一、传播仪式观与《一本好书》节目的合理性分析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认为,信息不仅在空间上移动和拓展,还存在仪式性的传播模式,因而将传播区分为传递观和仪式观。传递观强调信息在空间维度上的流动扩散,仪式观的内涵则更为复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1]其一,传递观和仪式观不具有对立性,两者类似于硬币的两面。仪式观同样承认信息的传递扩散,不同的是仪式被视为传播的隐喻,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在共同的参与中交流信仰,个体的自我观念得以建构或强化。其二,传播、仪式和文化密不可分。仪式是文化的缩影和文化表达的媒介,仪式自身传达的象征意义是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传播,如果不借助传播记录并传承文化,那么人类将始终处于不断从零开始的文化创造状态。有了传播的参与,才能完成对文化这一社会遗产的继承,实现时间维度的社会维系。

《一本好书》节目的播放和收看行为属于传播活动,节目本身属于仪式。坦姆比亞将仪式定义为“一种由文化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系统,它由模式化和系列化的语言和行为组成,往往借助多重媒介表现出来,其内容和排列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礼仪性、立体性、凝聚性、重复性”。[2]据此可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一本好书》节目的仪式属性。

第一,节目通过媒介向外界发出仪式邀请,明确举行的时间及场所。节目组选择的国内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是每场仪式的主题,包括《月亮与六便士》《麦田里的守望者》《红岩》《悲惨世界》等。这些作品不仅受众基础广,而且还蕴藏着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更容易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节目有着相对固定的程式安排。每期节目均由第一现场的朗读旁白介绍图书背景、演员嘉宾表演经典片段、第二现场的品读嘉宾对表演部分予以解读三个阶段串联起图书的主题内容,符合仪式的重复性特征。

节目内容的展现依赖于语言符号“声”和非语言符号“画”的结合,舞台化的演绎使原本扁平的文字,以直观且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有助于受众领会仪式的象征体系里较为抽象的意义。在这场仪式活动中,人们以戏剧演出的参与者身份加入文化世界,共享一种对视听文本背后的文化意义的理解。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节目和观众之间也建立起了一种文化意义的共享。

二、《一本好书》节目的仪式展演

从仪式视角的选择来看,仪式观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潜藏着仪式意涵的象征性、表演性行为的阐释[3]。出于庆祝、强调、分享的目的,仪式性的传播通常具有表演的特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表演是对话交流的工具和介体,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交流是仪式的一个基本原则,仪式具有展演功能。《一本好书》节目是完整的仪式的展演,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仪式展演的多维空间呈现

仪式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场所内进行,仪式本身与其进行的时空具有不可分割性,稳定的空间场所是确保仪式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本好书》节目塑造了两个仪式空间,即演播厅现场的仪式空间、媒介技术延伸出的仪式空间。

演播厅现场的仪式空间由两部分构成,分为表演空间和品读空间。在表演空间,节目打破了以往舞台区与观众区相分离的模式,设计出360°环形沉浸式舞台,将观众置于中间位置,四周则分为若干区域,依据表演内容的需要,打造出不同的场景,舞台表演皆围绕观众进行。例如,《月亮与六便士》节目以男主角斯特里精致华贵的家开场,随着剧情的发展,场景转向巴黎脏乱的酒馆。分区的设计在有限的舞台上完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时空转换,保证了表演的连贯性,有助于观众沉浸在仪式当中。在位于第二现场的品读空间,主持人和学者围坐在由百余本纸质书打造的背景书架前,对表演段落和主题书目进行解读,扩大了节目的知识体量,使仪式的程序得到丰富。

大众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人必须在场参与仪式的限制,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参与性。营造出的仪式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在场”的“在场”体验,并建构出了一个共同的“趋向点”“关注点”和“认同的空间”[4]。互联网平台对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更为自由,仪式空间从节目现场扩展到了“起居室”。此外,节目官方公众号“C1区”、合作应用软件“蜻蜓FM”的文化频道同样属于媒介技术延伸出的仪式空间,向意犹未尽的参与者提供持续交流的平台。

(二)仪式展演的多重角色演绎

1.朗读旁白:仪式活动的启动标志

节目开篇的男声朗读主要对当期推荐书目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评价,以图文的方式向参与者作简要陈述,不仅起着导读信息的作用,也标志着仪式活动的开始。

2.舞台演员:仪式活动中的表演者

第一现场的演员表演是仪式的关键环节,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呈现书中精选出的三个章节片段。通过台词和动作行为,将原本纯粹的语言符号转变为视听文本。例如,在《红字》这期节目中,总督和神甫提议将女主角海丝特·白兰的女儿带离她身边。绝望的海丝特将目光转向女儿身世的知情人丁梅斯代尔牧师,在众目睽睽下牧师紧张异常,神职人员和女童生父的双重身份使他备受煎熬。牧师的扮演者喻恩泰手捂心口、汗水涔涔,加深了角色的可视性,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3.品读嘉宾:仪式活动中的解读者

节目在第二现场设置客厅式样的品读空间,由陈晓楠主持,嘉宾有许子东、史航、吴伯凡、蒋方舟等众多文化学者,从话语分析中的语境和文本视角,多维度呈现经典著作的创作背景及情节走向。例如,在介绍《悲惨世界》这本书时,由于原著情节跌宕起伏,舞台表演仅仅呈现了部分片段,观众对故事背景知之甚少,因而会产生许多疑问。此时品读嘉宾的解析则显得十分必要,史航和许子东将故事回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贫苦阶级处于贵族的压迫笼罩下,讲述了男主角冉·阿让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品读环节是对表演场景的有效扩充,延伸出了视听文本的深层次含义,有助于观众更投入地融入仪式活动。

(三)仪式展演的双重群体参与

1.仪式“在场者”的沉浸体验

身处环形舞台中央亲身体验仪式的现场观众属于“在场者”,依据特纳对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过渡礼仪模式”的改进,《一本好书》节目的“在场者”的过渡礼仪可分为:观众进场——分离阶段,观看表演——类阈限阶段,观众离场——聚合阶段。

得益于舞台突出的“受众中心”地位,观众可以随着剧情的演进转动椅子,感受故事情节的时空转变。此外,观众还可以参与表演。例如,在《三体》中,面壁者之一的雷迪亚兹的真实意图暴露,愤怒的觀众向他抛掷水瓶,实现了演员、观众两者的在场交流。此时,观众不再是局外人般的外在欣赏,而是完全沉浸在仪式情境中,享受着浓厚的仪式氛围。

2.仪式“在线者”的补偿参与

“在线者”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仪式的观众,由于大众媒介提供了一个建构与强化文化认同的空间,“在线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在场者”。但这种灵活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仪式的氛围。为了增强“在线者”的参与感,节目提供了一种补偿美学,多角度的摄像机丰富了观看视角,近景和特写增强了直观感受,实时弹幕则对观众互动的缺席予以补偿。

三、《一本好书》仪式化传播的文化价值意义

(一)引导“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在数字化时代,新兴媒体的出现使阅读呈现出碎片化和浅表化的特征。《一本好书》在线上采用演员表演、嘉宾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将文字艺术转变为现实场景,在实现立体化演绎的同时,保证了阅读的深度。线下荐书活动则是视听表达的延续,意图延长观众的阅读乐趣,引导其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从而获得精神满足。

(二)实现娱乐性和文化价值的统一

受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下不少节目过于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呈现出了泛娱乐化的迹象,忽略了精神文化的传播。《一本好书》既有着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又兼顾了文化价值,这得益于仪式展演中所建构的深刻的主题意义。节目选定的21本书涉及古今中外,其共同之处在于对理想现实和人性善恶的思考表达,肯定的是勇敢、坚毅等不断被书写的崇高精神,无论何时都能引起人们的感触与憧憬。

(三)致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

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民阅读的目标。实现全民阅读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和媒体的有效引领,引导人们以阅读的方式应对时代变革。《一本好书》通过仪式展演提供立体化的阅读方式,寓教于乐,传递了良好的文化价值取向,启发了观众的认知与思考,促进精英阅读向大众化阅读转变,担当起了社会教化和精神引领的使命,为全民阅读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结语

传播的仪式观作为一种从文化角度探究传播的研究方法,为分析文化类节目作了富有洞见的理论指引。《一本好书》节目设置的仪式程序具有启迪心灵和丰富精神的作用,人们可以跟随它在传播中传承文化、共享信仰。《一本好书》的成功也为未来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2] [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8.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C]. 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2006:18.

[4] 张兵娟.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1.

作者简介:张彬彬(1996—),女,新疆伊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