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艺术中的 生命审美性与生命神圣性

2020-09-10 07:22:44杨培德
乡村地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古歌苗绣神圣

杨培德:贵州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河湾苗学研究院院长

(刘霜/摄)

一说到艺术,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经过艺术院校学习过的艺术家们的专业艺术,绝不会想到在乡野村居中也会有非专业的艺术。其实,在乡野村居中是有艺术的,特别是有耀眼夺目的苗绣艺术。乡野苗绣艺术的作者,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乡土村寨中的苗族农民妇女,她们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苗绣艺术的创作与绣制,只能在艰辛劳作的间隙中抽空进行。

对于乡下人,中国都市社会的人们一直是瞧不起。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蔑视乡下人”。又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

如果用“愚”的眼光去看乡土村寨苗族妇女的绣美艺术作品,得出的看法就会认为这些土里土气的东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没有“文化”的苗族妇女工匠们的手工产品而已。然而,并非如此,只要稍加考查就知道,苗绣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其源头可追溯到五千年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玉器上许多饕餮纹和鸟纹,都被世世代代的苗绣艺术传承至今。到了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就有黔东南苗族首领谢元深在唐贞观三年入朝觐见穿卉服鸟章的记载。清末的1902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从美术专业视角,对苗绣和蜡染纹样进行了审美评价,他在《苗族调查报告》中说:“花纹虽有直线,然多用曲线,且其曲线,最为巧妙,并以涡纹,蔓草,重圆堪补之,其花纹之最发达者为绘画花纹。有曲线之美、其终点每变化为涡纹、蔓草。且绣花之在彼等,完全视之若‘绘画’。”我们从中看到,鸟居龙藏关于苗族妇女绣花若绘画的论述,是对她们的绣美艺术作了审美性的高度评价。

民国时期四十年代,社会学家陈国钧在《贵州苗夷社会研究》中说:“绣花——苗族有一个共同特征:女子无一不擅长绣花。爱美的观念,非常浓厚,对于自己所穿衣服的花纹,异常考究,花线向汉人买来,家底辛苦所积,而作此种消耗,然其色的配合,形状的精彩,都不亚于湘绣、杭绣等。确实难能可贵。苗族女子责任重大,劳作甚忙,但必在百忙中抽出须臾时间求绣花纹,一切饮食起居都可简陋,而绣花的功夫,都不可忽视。”

1959年,贵州省群众艺术馆的美术家因为久闻其名,特地跋山涉水下到乡野村寨,搜集到了不少珍贵的苗绣,其中的部分精品,已在《乡野遗存的绣美艺术》展览中展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陆续有国内博物馆和美术院校收藏苗绣,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又有日本、美国、法国和台湾的一些博物馆相继收藏了更多的苗绣。

为什么有这么多博物馆收藏苗绣?这是因为艺术界看到了苗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苗绣中独特的生命美学价值,首先看到这一价值的是鸟居龙藏,他在《苗族调查报告》中说:“苗人之艺匠花纹,……可谓祖先血液与精神之遗传,保有其生命,今且传及其子孙。”苗族生命美学源自苗族古代神圣经典《苗族古歌》,古歌中的生命创生神话说,枫树是连接天地宇宙的生命树,生命树里生出的蝴蝶妈妈与水结合,生下12(无穷数)个生命蛋,鹡宇鸟将蛋孵出,人和自然万物所有的生命都来自这同一源头。《苗族古歌》把苗族生命哲学的世界观规范为:生命同源、生命平等、生命美丽、生命欢乐、生命神圣。这其中的生命美丽,就包含有苗族人用刺绣蜡染服饰和银饰打扮自己,承担这一装饰艺术创作和制作技艺的作者,就是苗族妇女艺术家们。

刺绣是苗族美丽人生的一项艺术,而纹样美是刺绣美的核心。苗族民间女艺术家们在创作纹样中的灵感,来自《苗族古歌》中的神话思维,这种神话思维会令人产生神奇的审美创造力和审美想象力。神话思维创作的纹样,不但是生命审美的符号,还是生命神圣的符号,用这样的纹样绣制成的苗族服饰,便具有了生命的审美性与生命的神圣性。我们不妨用《贵州省文化馆藏品集萃》一书中的“衣袖花”(左图)进行赏析,“衣袖花”分上下两幅,每幅有四层纹样。上幅和下幅的一、二、三层纹样相同。第一层中间是变形蝶纹,两边是树枝上的鸟纹;第二层是鸟托人飞的纹样,第三层是细小的人纹和鸟纹。上幅的第四层是一位父亲引着牛头鱼尾龙,儿子则骑在牛头上玩耍。下幅第四层是一只巨大的神鸟,护佑着小孩翱翔,左上角是蝶纹。从这两幅刺绣中,可以看到民间女艺术家,用神话思维的天马行空艺术想象力,将牛和龙两种不同的形象组合成一个独特的牛龙,让父子两人与牛龙嬉戏,人神同乐。在第二幅的第四层中,巨神鸟可理解为《苗族古歌》中的鹡宇神鸟,左上角的蝴蝶象征蝴蝶妈妈,这两个纹样象征苗族信仰中的图腾祖神,在护佑子孙幼小的生命,使小生命快乐成长。从艺术形式美的角度看,两幅的色彩是红色的暖色调,点缀有绿、黄、紫、白等色,色彩既有统一和谐,又有冷暖对比的多样美。在点、线、面的运用上,既有直线,也有曲线。既有大色块,也有小色块,在线和面上配有丁丁点点的白色和黄色,令画面产生动静结合的音乐节奏韵律美感,这样的绣美艺术,使人在精神上触摸到了生命的活力与生命的美丽。

关于生命神圣性,在“鼓藏服” 中,可以欣赏到。这件苗族鼓藏服,布满了各种变形的蝴蝶纹和鸟纹。这是为什么?外来者必然一脸懵懂,从苗族文化特有者的内部视角看就非常清楚。《苗族古歌》说蝴蝶妈妈和鹡宇鸟是人类和自然万物的生命祖神,苗族鼓藏节是祭祀生命祖神的节日,鼓藏节中的鼓藏头穿的鼓藏服,绣上的蝴蝶纹和鸟纹,则是生命祖神的图腾象征符号,这也是苗族人生命信仰的神圣符号,因而鼓藏服以及鼓藏服中的苗绣艺术,也就具有了生命美的神圣性。

苗绣艺术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本文只对其中艺术的生命审美性和生命神圣性,作了艺术人类学的解读。(责任编辑/黄莎莎)

链接:

一针一线,在贵州少数民族妇女手里,变出了无穷的花样。从婴儿戴在脖子上的口水兜、妈妈背孩子用的背带,到豆蔻年华的少女们跳花的盛装,再到一生一世的嫁衣,甚至最后魂归故土的老衣,上面都绣满了各式各样的纹样。不同的针法,不同的纹样,皆有不同的寓意。有人说,纹样是绣品的灵魂。它们,或记录着民族迁徙的历史;或铭记民族信仰的图腾,或寓意吉祥福禄。让人不禁感叹,大美在民间。

平绣

施秉马号苗族口水兜

作者   刘口金

收藏时间:1959年

该口水兜主题纹样为鸟纹、鱼纹和蝴蝶纹。整体造型为花边圆形,有八个主题纹样,形成两组对称,两组不对称。色彩搭配很有特色,以红色調为主,配以其他色彩点缀,跳跃醒目、活泼自然,和孩童的天真无邪相得益彰。

马尾绣

三都水族背扇

作者:不详

收藏时间:1960年

该背扇属于三都中和水族服饰圈,主体纹样为蝴蝶纹和太阳纹。绣品由缠绕白色丝线的马尾在深色底布上先勾勒出纹样的轮廓,再用彩色丝线进行填充。主纹周边饰以寿字、花卉、祥云、缠枝牡丹等吉祥纹样。上部纹样十分密集均匀对称,下部纹样疏密有致且富有韵律感,以白、黑、黄、红构成鲜明的色彩层次。

破线绣

施秉马号苗族绣片

作者:潘小快

收藏时间:1959年

该绣片为衣袖绣片,主体纹样为骑马征战杀敌的反清女英雄“务卯西”。绣品分两部分,上部分为人物、动植物形象;下部分人物造型突出,“务卯西”头戴花翎英雄帽,粗眉大眼和酒窝,表现了她的英雄气概和美丽。用朱红、玫红、深红、深蓝、浅蓝、橘黄、黑色和白色等装饰,构成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当地苗族妇女独特的造型手法和审美观念。

双针锁绣

雷山苗族绣片

作者:李兵

收藏时间:1960年

该绣片为衣袖绣片,主体纹群为龙纹和鸟纹。绣品分两部分,上部分为花卉纹样;下部分的中间是蝴蝶妈妈和蚕龙。蚕龙的创作较为夸张,尾部相连,呈双头同身造型,嘴为侧面造型,而眼睛又是平面造型,可谓是抽象变异,极具神话色彩。两边是鹡宇鸟,造型简洁,形象可爱。

本专题所展示绣片如无特别说明,皆来自乡野遗存的绣美艺术藏品展,感谢朱进摄影师拍摄。

猜你喜欢
古歌苗绣神圣
基于湘西苗绣图案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18期)2023-09-27 09:21:12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八 羌族妮莎古歌
天府新论(2022年2期)2022-04-25 05:24:34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海外星云(2021年6期)2021-10-14 07:20:20
苗绣
科教新报(2021年14期)2021-05-11 05:47:00
神圣大陆(下)
FOR YOU, O DEMOCRACY
神圣的使命 光荣的担当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20
苗族古歌《仰阿莎》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20
神圣的简约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