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20-09-10 07:22俞慧蔡琦陈松桂冬冬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俞慧 蔡琦 陈松 桂冬冬

【摘要】目的:分析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经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 结果: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病灶的检出率达94.4%(81/90),对腺性膀胱炎诊断的正确率为86.7%(78/90)。腺性膀胱炎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检出率高,诊断正确率较高,但是与膀胱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困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需要与膀胱癌相鉴别。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腺性膀胱炎;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7225(2020)03-002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了2003年5月~2019年9月经我院超声检查的腺性膀胱炎病例共9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7岁,平均53岁。多数患者因尿路刺激症状、腹痛、排尿不畅或血尿等原因而就诊。全部病例均经膀胱镜检查及病理证实。

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飞利浦IE33、IU22、HD11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检查方法:患者检查前适度充盈膀胱,检查者经腹壁对患者膀胱作连续性扫查,观察膀胱壁回声,有膀胱粘膜增厚者记录其部位、厚度、大小(记录三个相互垂直切面的三个数据),二维声像图表现,并观察双肾、左右输尿管及其膀胱出口有无声像图的异常改变。参照李吉昌等将本组病例病灶分为三型:结节隆起型、局部增厚型、弥漫增厚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记录病灶的彩色血流特征。

2 结果

腺性膀胱炎病灶的超声检出率为94.4%(81/90),其中超声明确提示腺性膀胱炎者78例,定性诊断符合率86.7%(78/90),超声提示膀胱肿瘤者3例,误诊率3.3%(3/90)。本组病例中病灶位于膀胱顶3例;位于膀胱侧壁6例;其余80例均位于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而且其中有2例同时累及膀胱后壁和左右侧壁,9例同时累及单侧或双侧输尿管下段,8例伴单侧或双侧轻度肾积水,1例伴双侧中度积水。病灶最大径13-59mm,平均36.5mm。病灶厚度6-21mm,平均厚度12.3mm。

本组病例根据CG的形态分为三型:①局部增厚型19例,病灶处膀胱粘膜扁平状增厚,基底宽,内部多呈不均匀中低回声,期间可有虫蚀样弱回声区,5例伴有小囊状无回声,表面粗糙。膀胱肌层和浆膜层回声尚连续,光滑;②结节隆起型5例:膀胱内壁见一个或多个乳头状的中高回声向膀胱腔内隆起;③弥漫增厚型1例,表现为膀胱粘膜弥漫性增厚,表面有小结节状隆起。全部病例中9例病变累及单侧或双侧输尿管下段者,可见输尿管下段黏膜增厚,非充盈状态下管腔呈中低回声填充,可伴单侧或双侧肾积水,轻度肾积水者多可见输尿管下段蠕动,伴随管腔间歇性扩张及复原,并可见输尿管膀胱出口的喷尿现象。CDFI特点:多数病灶内显示无血流信号,少数病灶基底部可见星点状或与膀胱壁平行的细条状彩色血流信号,且多测及静脉血流。

3 结论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并不非常明确,目前较广泛接受的上皮组织转化学说认为,膀胱移行上皮在慢性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转化为腺上皮并分泌黏液,尿路上皮凹入黏膜固有层形成移行上皮巢( Brunn's巢) ,巢内柱状腺上皮化生而形成。较多文献认为腺性膀胱炎虽为良性病变,但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因此称之为癌前病变。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临床上认识较为不足,容易漏诊误诊。CT 和超声是检查膀胱病变的两种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组病例分析结果显示,腺性膀胱炎在CT 和超声上的影像表现均可大致分为弥漫增厚型、结节样增厚型和片状增厚型,可以混合存在; 片状增厚型和结节样增厚型病灶一般凸向腔内生长。由于病变为腺体组织,CT增强时近似或略高于周围正常壁,超声中多无血流信号。在无感染等其他外因的情况下膀胱外壁一般不受侵犯。总体看来,目前CT 和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检出率均不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尤其难以发现发生于膀胱颈的宽基底或数毫米较小病灶,本研究中5 例因此漏诊。本组病例中,CT 对腺性膀胱炎病灶的检出率稍高于超声,显示膀胱外缘、周围病变更佳,对邻近结构如膀胱精囊角、淋巴结等情况的显示更有利于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癌的鉴别诊断。超声操作简便,但本组病例行超声检查的42例中,14 例患者因临床具体情况难以达到较佳的膀胱充盈状态,明显影响了对病变的诊断效能,为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膀胱镜检或术中所见情况,腺性膀胱炎分为慢性炎症型、滤泡水肿样型、乳头状瘤样型和肠腺瘤型4 种类型。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性膀胱炎尚缺乏统

一的标准治疗方案,因此在术前评估和判断腺性膀胱炎是否属于高危类型、是否有癌变倾向,对于临床手术指征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有文献显示,低危型腺性膀胱炎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保守治疗与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与复发率相差不大。但术前的影像分型与最终临床分型是否相关,影像分型在评估其恶变倾向中是否有价值,此前并不明确。本研究发现术前CT 及超声上表现为结节样增厚型病变中,乳头状瘤样型比例均较高,应提高癌前病变的警惕,更倾向于积极手术、密切随访的诊疗方案; CT 及超声上的片样增厚型病变多为滤泡水肿样型; CT 上弥漫增厚型病变中滤泡水肿样型比例稍高,提示虽然病变广泛但恶变概率较低,更倾向于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综上所述,CT 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效能稍高于超声,但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CT 及超声分型均与临床分型有关。影像分型为结节样增厚型病变中临床分型为乳头状瘤样型比例较高,应提高癌前病变的警惕,倾向于更积极的诊疗方案。术前影像分型有助于对腺性膀胱炎恶变倾向的判断和诊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成梅,闫帅,杨春雪.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联合应用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效果及准确率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4): 411-412.

[2]余卫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9):80-81.

[3]王晓嫚,唐栋,俞波,高枫.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 1285-1287+1322.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阑尾直径的ROC曲线分析
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
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5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