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技术

2020-09-10 17:53张永刚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

张永刚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可提升路面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强化对施工试验检测以及质量控制的管理,实现动态化的监督管理,根据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与缺陷,可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检测技术

一、公路路面病害常见特征

(一)车辙现象

公路在运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问题就是车辙现象,车辙痕迹如果较为严重,那么就会导致路面产生明显的凹陷,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腐蚀性没有达到具体的设计要求,此外,公路在运营过程中,受到雨水以及高温条件的影响,最终导致严重的车辙问题。

(2)相关车辆行驶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相应的荷载规定进行运输,严重的超载现象导致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车辙现象。

(3)公路项目完成施工后,没有待路面彻底干燥就开始通车,也会导致路面出现严重的车辙现象。

(二)结构形变

结构变形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高速公路病害问题,这类问题的产生会导致公路内部结构被破坏,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导致公路路面结构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有:(1)路面多余的水分渗入到基层中,导致路面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最终导致公路内部结构被破坏。(2)公路路面的防水能力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导致路面结构长期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公路结构被破坏。(3)项目完成施工后,养护措施不够合理,最终导致路面出现了严重的缝隙问题。

(三)沉降不均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公路的路面施工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沉降就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来自施工方面的原因,还有些非施工方面的原因也会导致路面的沉降,所以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充分做好公路项目的养护,才能有效避免沉降不均问题的发生。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试验检测的具体措施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试验检测

弯沉试验检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重要的检测项目,能够通过弯沉试验检测结果判断路面的承载能力,在标准轴载作用下,轮隙处出现的总弯沉和回弹弯沉都是代表路面承载力的重要参数。目前,在我国路面工程试验检测中,弯沉试验检测的方式多是检测路面的回弹弯沉值,回弹弯沉值越小证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越佳。贝克曼梁法是常见的检测路面弯沉值的试验方法,在温度超过18℃-22℃范畴内、路面厚度超过5c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使用。

贝克曼梁法中,采用的是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要求载重车的荷载、轮胎尺寸、胎压等参数都符合试验检测标准。在测量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设置好观测点,载重车辆停放在后轮距待测点3m处,弯沉仪设置在载重车的后轮间隙处,测头处于待测点,弯沉仪事先进行归零处理,待准备工作完成后,车辆启动进行正式的检测。载重车辆前进过程中,弯沉仪观测表的最大值获取读数1,车辆驶出检测范围后弯沉仪读数稳定下来的读数获取为读数2,技术人员可根据两个读数计算出路面的弯沉值,获悉路面的承载能力。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试验检测

平整度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路面试验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沥青混凝土地面的平整度主要依靠连续式平整度仪或3m尺来进行检测。连续式平整度仪的使用较为简便,需要技术人员对路面进行清理后将仪器、内部挂钩、测定轮放置在检测路面上,打开仪器后启动车辆,由车辆带动平整度仪对路面进行平整度的连续检测。3m尺的使用则相对繁琐,需要技术人员应用3m直尺来测量直尺与路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并需要在每个测量点位连续测量10次,获取10次数据后再进行综合计算,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很大,已经逐渐被连续式平整度仪所取代。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湿度、密度等物理参数检测

雷达检测仪是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物理参数的重要仪器,能够通过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帮助技术人员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密度、湿度、空隙率等参数,帮助技术人员控制路面的一致性,避免路面出现密度分布不均的现象,避免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区域塌陷、开裂问题。技术人员应用雷达检测仪还能够有效确定路面压实的质量,根据路面压实前后的仪器测量结果对比,能够有效计算得到路面的压实度,判断路面是否存在离析的可能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压实。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稳定性检测

路面稳定性是指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耐高温能力,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实心橡胶轮胎作为测量模具,在60℃温度下模拟车辆行驶时的状态。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路面出现扇形横向裂缝现象,则说明路面的稳定性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路基存在积水问题,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一)配合比设计

在公路混凝土路面具体施工之前,必须对集料的质量和含量等指标进行综合检测和筛选,确保矿料的级配科学合理,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一般来说,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设计时,应该贯彻和落实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严格把控空隙率指标情况。在设计生产配合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时的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情况,同时在准确了解和分析各热料仓筛分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确定生产配合比时,则需要根据目标配合比标准下最理想的沥青用量情况,采取马歇尔试验进行检验,同时检验其相关试件的表干密度、空隙率、间隙率、饱和度、稳定度以及流值。最终确定生产用沥青用量、各热料仓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供料比例。

(二)混合料的拌和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准备好专业拌和设备,并对设备的振动筛网规格和各种传感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分析,只有确保每次开工之前,通过必要检测工作确保所有设备运行均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够进行混合料拌和工作。同时,在拌和过程中要控制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从而可以为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运输控制

首先必须确保运输机械内部干净无杂质,同时还需要在车厢内侧涂抹一层隔离液,避免出现车厢粘料的问题,但不得有余液聚集在车厢底部。充分保证混合料的配比准确和质量无误。其次,需要在车厢上部开展全方位的覆膜作业,达到保温、防雨、防污染的作用。基于此,在充分确保拌合料性能良好的基础上,可以按照拌和和摊铺过程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处理。

(四)压实作業控制

保证路面达到设计的密实度和良好的平整度,是沥青路面摊铺碾压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达到此目的关键是要使沥青混合料在适当的温度下实施碾压。尤其是初压阶段,应尽量在规范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的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完成。这就要求混合料铺筑在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条件下进行,并做到边铺边压。对于发生推移现象的面层,要及时取样做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级配试验。对略有推移的沥青混合料,一般情况下是集料的时段性级配不均匀造成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平整度和压实度检测是公路沥青路面检测的重要项目,检测对判断和评价沥青路面质量有重要作用,可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需正确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许卫娜.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工作探析[J].交通世界,2019(17):73-74.

[2]胡志毅.浅谈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8(47):236-237.

[3]王洪宇.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J].建材与装饰,2017(47):252.

[4]李林兵.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技术的研究[J].工程建设,2017,49(05):92-94.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节能分析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
基于性能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