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说起机关锁,就联想到古墓小说或者民国谍战片里的情节,绝密机关的设置一环扣一环、险象环生。家住中街路社区高师巷,73岁的苏州人华德明收藏机关锁。清中期到民国期间的民间用机关锁显然不如文学影视里紧张刺激,不过20余年的机关锁研究下来,老同志的思维方式从蛛丝马迹来看,还是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太值钱的好玩儿物
华德明收藏的600多把古锁,从清中期到民国,长的、方的、圆的,形状各异,镌刻的图案也应有尽有。
《辞源》曰:“锁,古谓之键,今谓之锁。”锁有另一层意思:“一种用铁环勾连而成的刑具”,引申为拘系束缚。古锁是民间常见的日用器物见证,种类繁多,材质有银锁、木锁、铜锁、铁锁、景泰蓝锁等,造型多样。
说起收藏的源头,他先忍不住“自嘲”:“这叫‘垃圾货’,叫现在可供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也成了‘杂件’一类。以前没人要的,谈不上收藏。”很多旧锁由于是铜质,相对易保存,且大多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老物件,“所以很多也可以说是从‘垃圾’堆里淘来的。”要么当时打不开,要么是坏掉了的,剩一个锁壳子,或缺钥匙或少其他部件,一般人搞不太清楚锁原来的样貌和机关,其实是挺漂亮的机关锁或称迷宫锁。看着好玩,又考虑到承受能力,华德明花很少的钱,将锁买回来自己研究、修理、把玩。
东西是便宜得很,但他花费在修理上的功夫不得了,直至今日,仍不断摸索之中。玩了20年有余,到后来,他一见其中一些款式,就特别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家里至今有不少半拉子的古锁,等着相匹配的部件在日晒雨淋中逐渐褪到差不多的成色,然后再继续修理。“我很喜欢古老的东西,外形漂亮雅致,里面好玩有趣,又很有些传统文化意趣在里面。”
小小铜锁也是机关叠叠
根据资料记载,按照暗门机关锁的造型及机关设计,锁可分为外锁和内锁,外锁又被称为“明锁”,内锁被称为“暗锁”。“明锁”就是一眼能分辨出锁孔的锁,且比较容易打开,而“暗锁”乍一看找不到锁孔,有的也看不出是一把锁,这就是我们看“暗锁”的趣味。
暗门机关锁又分迷宫锁、连环锁 、“三巴掌锁”等。在制锁行业,迷宫锁当属杰作。最简单而典型的迷宫锁,是锁上有巧妙的暗门装置,找不到鎖孔,从而没法开锁。锁芯的主体由锁柱构成,每一把锁的锁柱数量多少不一,锁柱越多开启步骤越复杂,这一点上是足见锁匠智慧的。
迷宫锁的正面看上去像汉字“凹”,锁体底部钥匙孔的设计有“一”字形、“工”字型,也有不规则形状, 华德明那里的钥匙孔还有“吉”字型。暗门锁的钥匙设计也颇为巧妙,有的虽外形简单,但需两把钥匙互相配合,有的如匙状,前端设有方形孔,有的为蟹钳状,还有如意状等。
华德明拿出一把清代铜锁就成“凹”字型,找不到开锁的锁孔,就连钥匙都被外壳牢牢套住,无法打开。经他反复一番连环动作方看明白,原来锁的左右两个凸起的地方各有一朵精美的小花,其中一朵是一道设计,往下轻轻一拨,开了第一道机关,侧面掩在锁孔上的铜盖子向一个角度转开,有的是翻开,这样钥匙才能伸进露出的锁孔内。
暗门锁的机关设计不仅在锁的内部,也体现在钥匙上。有的钥匙不是一根,两根叠合在一起,或者钥匙外面还有一个锁套,先想法子解开锁套,才能取出钥匙。钥匙两根合并,也自有用处,“如果掉在地上,脚一不小心踩到,那么两根合并在一起的,坚固度肯定胜过一根,这是一;再有,另外一根虽然不是钥匙,但也能起到钥匙柄的作用。” 华德明解释。
精巧细致,环环相扣
“这把锁的造型多特别,侧面看,像是一个人背了一把长剑。”华德明手掌里摊一把民国时期“老汉背剑”款式的铜锁。他的锁全部来自于苏州地区,也一概属于苏帮锁。苏帮锁的特点就是精巧,区别于北方锁的大气。名堂经也多,有“老汉背剑”“将军不下马”之类款式。“老汉背剑”其实也是一道机关,老汉“拔剑”,机关才能开。钥匙开了锁后,就一直搭在锁上,所谓“将军不下马”,丢不了。当然,如果仔细,找准角度,还是可以从锁头上脱开。
迷宫锁的设计独具匠心,结合了数学、物理以及心理学的知识,将原理熟记,很快就能将迷宫锁成功开启。华德明说,就他眼见的从前民间用锁,做工精细,外形花样也较多,但内部结构比起现代锁来还是要简单得多,锁柱大多数是使用多对簧片,“机关”即是如何巧妙的“收”与“放”,因而偷盗之人,如果是有心解锁,是比较容易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不单是锁,华德明还收了一些民国出品,看起来像大户人家使用的梳妆盒。这些梳妆盒精巧到像组合柜,不单可以置办在家中使用,叠叠套套,还可以分体出旅行用部分,且麻雀虽小,各种功能完备到与家用整体的一模一样。实际上,就连他自家的装修,也能看出“机关”来:墙体内嵌式置物架设计了暗格、翻盖,看来20余年的“机关”研究,老同志是玩上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