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静
摘要:皖南花鼓戏是流行于安徽省皖东南宣城一带的地方戏曲。同治年间(1865年左右),湖北、河南等地移民迁入此地,他们带入的鄂东小戏和河南灯曲里的部分音调,构成了皖南花鼓戏音乐的基本原型。本篇文章从皖南花鼓戏传统和当代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入手,对其表演形式的变化进行研究。
一、传统皖南花鼓戏的舞台表演形式
(一)表演形式
“地摊子”是皖南花鼓戏雏形,是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剧形式的重要阶段,或者说是过渡阶段。“地摊子”由“打五件”艺人与灯会艺人合作组成,人数由四、五人到七、八人不等,在广场上载歌载舞的演出,演员只分男角与女角,化妆上场,男角穿长衫、戴草帽、拿白纸扇,女角穿裙袄、扎包头、拿红手巾和彩扇,不分老旦、青衣、花旦都是如此装扮,男角中有丑角,穿短褐,戴破草帽或破毡帽,系腰带,执破芭蕉扇。服装色彩方面,女角上身穿蓝色或白色竹布小袄,下穿大红裙子或黑裙子,这是区别人物年龄、身份的唯一标志,姑娘穿大红裙子,嫂子、老太婆穿黑裙子,衣裙都滚压较宽的花边,女角这种装扮是当时农村中最时髦、最流行的装饰,男角多穿白布或青布长衫,没有年龄和身份的区别。
皖南花鼓戏的传统表演艺术,保存着灯会时期的民间歌舞和从农村日常生活中提炼、美化的程式动作,以及吸收京剧的表演程式。这三部分尚未和谐的组合起来,还相当清楚地存在着各自表演不同类型的剧目之中,如民间歌舞多表演歌舞小戏,或本戏中的歌舞场面;反映家庭生活的戏,通常叫做“裙袄戏”,多运用从农村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舞台表演动作;一般本戏多用京戏的手、眼、身、法、步的表演程式,甚至在一个戏中这三种表演手段并用不悖,从民间灯会歌舞发展起来的,以彩扇、手巾、腰带为道具,根据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的变化、伴着特定的锣鼓节奏、构成多彩多姿的舞蹈语汇、翩翩起舞地完成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是剧种表演艺术的优良传统之一。《中辞店》、《砍樵》、《游春》、《买胭脂》、《小尼姑下山》、《打补钉》、《扫花堂》、《闹花园》等剧,都保存这种民间歌舞的表演技能,具有粗犷、朴实、优美的艺术特点。
(二)表演方法
表演方法上讲究文演、武演、热演、冷演,文演要求细膩优美,如《酒醉花魁》《观画》《思儿望郎》等戏的表演,武演是指泼辣火爆,如《拦马》《假报喜》的表演;热演是明快活跃,如《扫花堂》《打瓜园》的表演冷演要求沉着稳健,如《当茶园》《访茅棚》的表演,这都是老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创造、积累的表演艺术经验,很值得我们总结借鉴与继承发扬。运用民间歌舞的方式和虚拟动作相结合的戏剧表演,这是皖南花鼓戏传统表演艺术又一特点,《冷饭店》全剧只有卖饭女一个人物,台上空无一物,演员手中只有一条大红手巾,边唱边做,却能将一个小饭店从早到晚的活动内容表现出来:从清早梳洗、洒扫,摆好桌椅开始,尔后开门、挂招牌、接待客人、倒茶、递烟、端酒上菜、谈心喝酒,直到送客关门为止。人物的焦急、等待、失望、高兴、欢喜和虚伪的应酬、真切的盼望,这种种情绪的变化,都层次分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如果仅仅是生活动作的模仿,那么表演必然是单调和空泛的,正因为运用了民间歌舞的语言,所以给人真实而又优美的感受,《打补钉》中的年青寡妇,不单单是家务劳动,连抱孩子、奶孩子、哄孩子、纺棉线统统都通过手中那条大红手巾的表演,使观众不仅看清楚了表演内容,也看懂了演员所表现的特定情绪。《扫花堂》中的扇子、手巾,既可以用作歌舞表演,也可充作扫把和畚箕等工具。这种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并借助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粗犷朴实的美感又不损害真实性的艺术风格。
二、当代皖南花鼓戏舞台表演形式的变化
(一)舞美的改进
早期传统皖南花鼓戏的演出大多都是在乡间田野中进行的,面对的观众多是白天务农,晚上来看演出的农民,条件也较简陋,用民间歌舞和虚拟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戏剧表演,皖南花鼓戏作为民间艺术,于 2008 年成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项目,作为政府扶持项目,在国家的帮助下,皖南花鼓戏迎来了新的春天,并开始更加规范的演出和创作道路,在各个省份的舞台上作为安徽特色戏曲文化进行交流演出,表演基本上告别了无实物演出形式,在2020年最新花鼓戏孵化项目《青春.李夏》的演出中,灯光和舞台背景及道具有专业的老师参与设计布置,在传统的基础上接纳了新时代的演出形式,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创新,为人们所接受。
(二)从器乐伴奏到乐队伴奏
“文革”时期花鼓戏在剧目上移植了京剧样板戏,同样也开始使用西洋乐器,如大、中、小提琴及少量的木管(长笛、单簧管),铜管(小号、圆号、长号)乐器,形成中西混合的乐队编制,但是在后来的花鼓戏伴奏中几乎没有出现。笔者调查过宣城市青年花鼓戏剧团的胡水金老师,他说“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花鼓戏的伴奏里还有大贝斯(大提琴),比革胡的音色好,后来由于会的人太少,又开始使用二胡、高胡。”如今花鼓戏剧团中很少见,“会的人太少”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加 上“文革”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盲目的使用西洋乐器不一定适合花鼓戏的伴奏,因而过了这个特殊的时期后,西洋乐器大多逐渐退出花鼓戏的舞台。八十年代开始在乐队中使用电声乐器,如1984年现代戏《柯老二入党》中首先采用电子琴,在 1985 年排演的古装大戏《湘妃扇》中首先运用架子鼓。虽然有西洋乐器加入,但民乐在伴奏中的地位仍未改变,至今为止花鼓戏在乐队伴奏上,仍是采用民乐与西洋乐相结合的方式。据宣城青年花鼓戏剧团胡水金老师说,目前乐队里的伴奏乐器一般有电子琴、二胡、扬琴、琵琶、唢呐、大提琴、笛子等乐器。
当代皖南花鼓小戏在下乡及商演活动中,为了携带方便,一般除演出人员外,只会携带电子琴,扬琴,打击乐,高胡四种主要伴奏乐器,有些部分主旋律伴奏乐器,会用电子琴调音完成,大大缩小了人员的演出成本,但是在一些大型花鼓戏原创剧目的演出排练中,已经有完善的民乐合奏乐队形式,并有专业的作曲老师去编曲,整体表演形势与现代民族歌剧形式相仿。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读本皖南篇[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05.
[2]刘永濂.皖南花鼓戏初探[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
上海師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