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顺添 颜惠宇 李顺辉
【摘要】目的:分析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早产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NIPPV,对照组给予NCPAP,观察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SaO2、PaCO2及动PaO2无显著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及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PPV与NCPAP在治疗早产儿合并ARDS方面相比,NIPPV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缺氧状态,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早产儿;ARDS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5-0036-01
ARDS早产儿较为常见,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为降低死亡率,近年来,对呼吸机的使用逐渐增加,且对患儿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其中NIPPV与NCPAP均可缓解患儿缺氧状态,但临床较为常用NIPPV,且治疗效果较好。本文通过对我院早产合并呼吸窘迫症患儿采用NIPPV治疗效果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我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在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早产合并ARDS患儿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胎龄27~37周,平均(31.56±5.44)周,体质量1.02~2.48kg,平均(1.36±0.23)kg;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胎龄27~36周,平均(31.25±5.38)周,体质量1.10~2.46kg,平均(1.65±0.22)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新生儿专用定压型呼吸机,将呼吸机模式调至为NIPPV,呼吸频率为10~30次/分,吸气峰压为15~25cmH2O,吸氧浓度FiO2为0.21~0.40,PEEP为4-6cmH2O,经皮氧分压维持在90%-95%。依据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或血气分析调整参数,将TcSO2不可超过95%,尽量将其维持88~93%。当TcSO2>93%,则将FiO2调至5%,直至21%;当TcSO2<88%,则将FiO2上调5%,直至60%。
1.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CPAP-B婴幼儿专用呼吸机,将通气模式调为NCPAP,参数FiO2第一次可设为30%~40%,呼气末正压(PEEP)为5~7cmH2O,流量扩为6~8L/min,吸氧浓度FiO2为0.21~0.40,PEEP:4~6cmH2O,加温湿化吸入气体为37℃,经皮氧分压维持在90%-95%。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主要对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氧分压(PaO2)指数进行探究,其中SaO2正常值為90%~97%,PaCO2正常值为35~45mmHg,PaO2正常值为60~90mmHg。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类数据采用t检验,以()描述,当P<0.05时,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SaO2、PaCO2及动PaO2无显著差距(P>0.05),治疗后两组SaO2、PaCO2及PaO2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SaO2及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NCPAP在很久以前就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主要针对于早产儿,为早产儿合并ARDS的初始和下机前提供呼吸支持,同时治疗患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以及呼吸衰竭等问题。该治疗方式创伤性小,可有效增强呼吸动力,改善肺循环,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提高血液内含氧量,但也有一定缺点。据相关研究表明,40%以上的患儿拔管后应用NCPAP维持呼吸,会再次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则需进一步进行治疗及机械通气[1]。因此,在NCPAP基础上发展了NIPPV,而NIPPV结合NCPAP优点,并对其出现问题进行改善,促进患儿康复效果显著。NIPPV主要通过增加潮气量,使平均气道压力和部分呼吸支持压力逐渐提高。另外,NIPPV还可改善血氧饱和度,避免插管后出现不适症状。据相关研究表明,50%以上患儿在使用NIPPV相比较NCPAP治疗效果更好,使气管插管率显著降低,有效促进患者出院后自行呼吸及患儿的正常发育[2]。本文主要对我院早产合并呼吸窘迫患儿采用NIPPV与NCPAP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可得观察组治疗后SaO2、PaCO2及PaO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NIPPV在治疗早产儿ARDS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更大,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缺氧状态,降低机械通气率,减少对患儿的伤害,促进患儿康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早产儿ARDS方面应用NIPPV较NCPAP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娄五斌,张卫星,员丽,等.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83-1988.
[2] 舒先孝,陈超,唐军,等.气泡式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6):433-437.
项目名称:经鼻无创间歇与持续正压通气对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研究(项目编号:2019Y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