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完善自我在提升舞蹈原创力中的重要性

2020-09-10 17:26赖鹤玲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创舞蹈动作

赖鹤玲

摘 要:在舞蹈创演中,身体力行、思想并行、采风相行、实践随行强调的是须从舞蹈动作语汇、综合人文修养和真实生动的情感体验以及在不断地创作实践中全方位完善自我,从而提升舞蹈原创能力。这实质上是一种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创作态度,也是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品质,更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舞蹈;作品;创作者;原创力;身体;思想;采风;实践

一、前言

舞蹈原创或原创舞蹈是所有正在或将要进行舞蹈创作的人士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感悟因而产生的全新思考和把握,并有着独一个的创造性艺术表现与呈现,因此原创就是创新、创造。众所周知,创新创造是一切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要完成原创作品需要有超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支撑,显然这种能驾驭创新创造的能力就是原创力。德国现代舞大师魏格曼认为:“舞蹈编导要像建筑师运用沙石、水泥、钢筋一样懂得运用力度、速度、节奏等去驾驭动作”。国际现代舞大师、国家一级编导、原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团长高成明在第七届广东省音乐舞蹈花会作品点评会上说:“舞蹈创作不是简单的白描,要有更深刻的思想境界,作品越往高处走越是在比综合的文化修养”。这两位大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道出了从事舞蹈艺术创作应该具备的能力,包含着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由此来对照和反思自己的创作表现过程,就能找到完善自我并提升原创力的方向与动力,概括起来就是身体力行、思想并行、采风相行、实践随行,让一切始于足下,行动起来最为重要。

二、身体力行

舞蹈只能靠身体动作来说话,或者说舞蹈的语言就是身体动作。这是舞蹈本质决定的,也是对舞蹈创作者的必然要求。创作者在选材、结构、立意(主题)外绕不开亲历寻找动作和亲身示范动作这一重要环节和过程,这也是舞蹈创作者之所以被称为舞蹈编导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舞蹈创作者坚持长期使身体律动起来,让自己的身体时刻处于相对的灵活状态,基于特定的人物设计,并从人物性格,动作风格、节奏等元素入手不断实践、开挖、探索动作的可能性,这样就会使身体对动作形象产生并保持一种敏感度,尽可能避免因身体僵硬、迟钝导致编不出动作的情况发生。某些创作者总是想着靠年轻时练就的程式化动作素材来应付舞蹈创作,这是对原创舞蹈认识不够的表现。有地方基层舞协主席应邀创作一个舞蹈作品,结果整整一个上午没编出几个动作来,演员只好坐在排练房边上干着急,白白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曾经闹成笑谈。而对于不是自小习舞或学习其他艺术专业但对舞蹈具有浓烈兴趣的创作者来说,更需要加强自身动作能力的开掘与长期不懈的训练。编不出动作有很多原因,然而缺乏用身体感受动作形象的长期训练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驾驭动作形象的能力必然需要身体力行,应在舞蹈动作本体上下功夫,不断完善自我,以确保完成作品整体构思下的舞蹈形象转化能力。

三、思想并行

舞蹈创作者在选择题材、结构作品、确立主题的整体构思过程中,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抽象思维,还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各种思维方式交织进行的过程,也像是一次身体和思想完美结合的旅程。除身体力行的动作能力外,创作者的美学观念、文学素养、甚至哲学思想等组成的综合人文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作品的思想高度与深度。于平在《舞蹈写作教程》绪论中写道:“用书面语言来描绘舞蹈形象的练习在本门课程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学习如何开掘舞蹈写作的主题意义,推敲舞蹈写作的谋篇布局,并在通过与书面语言与大众对话的同时,塑造双重舞蹈文化形象——即人体动态的文化形象和对那一形象之书面语言阐释的文化形象,彻底改变社会上那种认为舞蹈工作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片面认识。舞蹈者双重文化形象的确立,无论是加深社会各界对舞蹈的认识还是提高舞蹈自身的社会文化品位,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的确,在舞蹈作品创作实践中有不少创作者只注重动作本身如何好看,如何优美,全然不管动作与人物形象、主题表达是否关联、合适,而这个“全然不管”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流露,流露岀创作者综合人文修养的缺失,通常被人们称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这种文化知識的缺乏容易导致对社会的洞察力、对思想境界的认识、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产生负面影响。也容易受低俗、庸俗、媚俗的作品侵扰。同时也会对自己身处的本土文化不感兴趣,不想了解,建立不起文化的自我觉悟和觉醒,发现不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恰恰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对所见所闻产生不了通感,无法整合碎片化的想法,使创作的作品流于俗套,找不到突破平庸的创作路径。以上现象固然有它的历史原因,一直以来艺术院校对艺术类考生的文化知识要求较低,尤其舞蹈艺术高等院校本来就缺乏,在现有的中专、大学里又存在严重的重舞轻文现象,缺乏必要的通识教育,更不要说美学、哲学等综合人文修养的课程了,造成从事舞蹈作品的创作者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极度不平衡,这应该就是先天的缺乏与不足吧。因此,作为舞蹈创作者应加强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综合人文修养,对自己身处的文化要了如指掌,并指导自己深入了解社会,思考人生,把思考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创造出新的具有独特品质的舞蹈作品来。

四、采风相行

明·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世之君子,当不讳之朝,思采风之义,史失而求诸野,闲中一寓目焉,未必不兴发其致君泽民之念也。” 清·王应奎 《箬包船纪事》诗:“谁为采风者,听我歌此诗。”看来到民间了解民情、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古亦有之。于平在《舞蹈写作教程》“张继刚:带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中写道:“他说,忘不了一次到民间采风时,因煮几个鸡蛋充饥而被乡民目为奢侈的情状,忘不了那只牵魂线把人心绞住,泪蛋蛋滴得我抬不起头的民谣……” 张继刚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感悟推动下激发了原创力,在长期不断的采风中寻找到了超乎平常的突破口,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我们知道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创作者热衷集体采风,总是等着组织上统一安排,集体采风虽然能增进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产生思想火花,然而集体采风一般是组织者鼓励创作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的一种姿态,不可能常办。而创作是一种情怀,是对社会有强烈的话想说,又有强烈的情感需要表达。因此,采风一定是自觉投入的行为,是潜意识的内在需求。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展演作品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艺术研究所所长罗斌如是说:“近几年舞蹈比赛常常岀现千人一面的作品,迷漫着一种超稳定的创作风气……”我们常常看到“深宫怨女”“才子佳人”“江湖侠客”充斥舞台,这与总是盼望集体采风现象不无关系,就是缺乏寻找生动素材的内驱力,不愿意到群众中去,喜欢待在自己的象牙塔里,翻翻资料,查查百度,认为生活就是这样。有的甚至连资料都懒得找,直接照样画瓢,模仿、抄袭、甚至剽窃行为一时盛行,导致原创力的缺失,这暴露出对文艺为谁而创作的认识不足,对现实生活认识有偏差。习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应紧紧围绕人民,明确了文艺创作的对象,解决了文艺为谁而创作的问题。因此不能等靠组织安排集体采风,我们要创造条件深入到民间百姓中,真正和人民的心贴在一起,观察、体验他们奋斗激情,关注他们的艰辛与疾苦,在现实生活中挖掘感人事迹,从而找到生动鲜活的创作素材,并不遗余力、想尽办法呈现在舞台上。

五、实践随行

笔者在前几年某个场合问及被誉为当下中国舞蹈界青年才俊《中国妈妈》编导王舸,就他的另外一个优秀的作品《父亲》里面两次出现的话外音,我提出:“有没有更合适的表达方式来代替话外音。”他笑了笑说:“还真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没招了,也就用了,当时效果还不错。”对他这种坦诚的回答我非常满意,而且更加令我尊敬!我想如果现在他一定会有很多办法,而且正在运用到他的未来的作品上,舞蹈的叙事功能及表现手段等不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和发掘岀来的吗。本人自2009年开始尝试运用武术、舞狮等素材来进行舞蹈作品创作,包括《课堂偷读》《木中武人》《问水悟道》《扎狮娃》《南狮》《南狮娃》《课表新成员》等7个作品,当然也有不少其他题材的创作作品,其中《木中武人》《课表新成员》获广东省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南狮》入选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以《南狮》和《木中武人》为例,在探索作品取材、结构铺排、主题表达、道具使用、表演人数等环节上采取的方式手段完全不一样,同是群舞前者为5人,后者为17人;取材同样与武术有关前者为洪拳与舞狮,后者则为咏春拳;前者抒情慢板段安排在结尾前段,而后者却安排在结尾段。与咏春拳关联的历史人物叶问及木人桩道具是大多数创作这一类型的标配设计,而《木中武人》却摒弃了实体木人桩,改为人物设计就是木人桩,这样木人桩群像即可以是领舞(毕生追求武术人士)生活上的玩伴和习武时的师徒、师兄弟,又可以是活态的木人桩道具。而《南狮》却充分利用了板凳道具并玩岀了惊险刺激的高桩效果。这些构思设计、编排处理都是基于特定的素材和情感体验,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否定自己并在实践中一次次从头开始,总是在寻找哪怕是细微的可能的突破。结构样式的突破、空间想象的突破、集体造型的突破,出人意料的点子等等,无一不是在具体的创编实践中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实践,再好的构想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马克思主义提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主席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些哲学家、伟人无不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寻找事物的必然联系与发展规律,从而找到真理。大凡经常进行舞蹈创作的人,都有共同的感觉,如果没有经过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原创作品实践就不可能把握住舞蹈创作的要领,就不可能熟悉舞蹈创作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找到相应的独特的处理手段。因此,只有在不断试错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找到舞蹈创作的真谛,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所长,从而建立起自信,敢于并善于挑战原创,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锻炼并提升舞蹈原创力。

六、结语

身体力行、思想并行、采风相行、实践随行强调的是须从舞蹈动作语汇、综合人文修养和真实生动的情感体验以及在不断地创作实践中全方位完善自我,从而提升舞蹈原创能力。这实质上是一种拒絕平庸、追求卓越的创作态度,也是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品质,更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当然完善自我只是内因,还需要培育催生原创动力的土壤所形成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原创舞蹈动作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下一个动作
舞蹈课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雪地上的舞蹈
原创地带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