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沉浸式多媒体实景体验剧《那年芳华》是以城市历史为背景、以评剧为叙事主题打造的沉浸式实景剧,为我国评剧的继承发展开辟了新的模式,也为文旅融合发展做出了榜样。本文以《那年芳华》为例,探讨实景体验剧的创意与沉浸式表演的手法。
关键词:沉浸式实景体验剧;评剧成兆才;《那年芳华》
近年来,我国南方和中西部城市和景区推出了沉浸式实景演出,从形式到内容也得到了大多观众和游客的认可。2019年,河北省唐山市推出了首部湖中岛上沉浸式多媒体实景体验剧《那年芳华》,这在中国北方乃至东北还是首例,《那年芳华》运用了大量多媒体技术,采用的是沉浸式表演方式,以唐山南湖景区云凤岛上的实景建筑和通道为演出区,综合评剧、舞蹈、戏剧、影视等多门类艺术表演形式,整体演出流程场景顺畅、情节环环相扣,增强了观众感官体验和观赏兴致。整部剧的呈现让我们对当下的演出模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从导演和观众的两个视角,对这部剧的创意和现场效果进行分析,以不断丰富排演工作中的艺术呈现和技术手段,完美实现创作目标。
一、剧目立意和历史背景
《那年芳华》实景体验剧是唐山文旅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做好‘旅游+‘文化+文章,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部署下开展的对唐山文化的纵向挖掘,也是对“冀东文艺三支花”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弥补唐山市在实景演出项目上的空白,经考察和研讨,最终确定创作一部以“冀东文艺三支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之首的评剧为素材,以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坎坷的创作经历和评剧发展史为主题,以唐山南湖景区云凤岛为演出场地的实景演出。
评剧是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20世纪初期到中叶尤为兴盛,在评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的评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创建的各个艺术流派异彩纷呈,历经各个时代经久不衰,其中成兆才先生(1874-1929)是最为典型的评剧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成先生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生前创作剧本100多部,代表作有《杨三姐告状》《花为媒》《杜十娘》等,1909年,成兆才将评剧戏班“庆春班”带到了唐山永盛茶园,在唐山一场演红,影响日益扩大,从此,评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兆才的创作历程历尽艰辛,却为评剧的繁衍注入了灵魂。
二、剧情简介与人物特征
1909年,小凤随师父成兆才带领的京东庆春班进入唐山永盛茶园,首演便轰动了唐山,不想遭到同是梨园行的京梆帮会帮主唐云龙的排斥和打压,双方以才艺一决高下,在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斗戏后,双方建立了不打不相识的交情,唐云龙也被成兆才的才华与魄力深深折服……一场意外的大火几乎烧毁了成兆才的所有剧本,如此损失和打击,成兆才并未因此而消沉,他更勤奋、更专一、更用心……成兆才在小凤的启发下创作了表现开明、民主先声的《花为媒》,此后多年,历经风波的成兆才佳作颇出。1923年,他根据历史事件创作的《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演出时,再次引起轰动,同时也遭到地方当局的剿杀,唐云龙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争斗中为保护成兆才而遭枪杀……唐云龙的义愤离世,悲痛欲绝中,小凤领悟了动荡乱世下异常珍贵的家国情义,决定将此生献给戏台,以评剧之力警化世人,当时的庆春班不许女子上台唱戏,小凤由此毅然换作男儿装扮,终生未嫁。一位才华横溢、唱作俱佳的名角唱红大江南北;时光飞逝、物换星移,评剧唱出塞北江南,后代梨园弟子薪火相传,评剧之花璀璨绽放。
成兆才,剧作家、表演艺术家,被誉为评剧鼻祖,成兆才为着评剧的创立和发展在历史洪流中浮浮沉沉,从莲花落拆出到“评古论今、警化世人”,他的作品大胆、奔放、复杂多变、切中时弊,引起观众的共鸣,他将戏社和剧种的存亡发展作为一生的追求,用自己的才华、魄力和全部的心血为我国第二大剧种——评剧做出了毕生的贡献。
小凤,成兆才在一个风雪夜收养的弃婴。她自小痴迷评剧,也对师父报以朦胧真挚的情感。她原想终生陪伴师父为其妆扮添彩,却为梨园行规而三缄其口。最终在乱世浮沉中领悟家国大义,将个人情感融入历史洪流,改扮男装放下情缘,毕生献于评劇艺术,成为唱红大江南北的名角。
唐云龙,京梆帮会帮主,出身梨园,却重情重义。他与成兆才“不打不相识”,深深佩服这位出身贫苦却不断奋进的艺人,也喜欢小凤这位外柔内刚、才艺出众的姑娘。他为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保全成兆才这块艺术瑰宝,是“义”字的化身。
三、剧目的实景表演流程和呈现方式
演出景地位于唐山南湖景区云凤岛,占地82亩,四面环水,绿植茂盛,环境宜人,通过对岛上的原有建筑按着演出需求进行适当改造,以达到行进式的观演效果。陆路进入云凤岛必须要经云凤桥,走过云凤桥后,映入眼帘的是100年前的唐山码头和小山街,行进在唐山码头和商业繁华的小山街,沿街的商贩伴着叫卖声、道路两侧的各种老字号商铺和闪烁着霓虹灯的洋楼,仿佛穿越回到了百年前的唐山,随着代入感的逐渐加深,人们驻留在永盛茶园门前,《那年芳华》演出就此拉开序幕。根据实景规划和剧本设计,演出分别按“小山街——时光隧道——云凤亭——永盛茶园——永盛合班——清音阁”六个场景进行行进式表演,演员与观众同时按着场景流程或行进或驻留,同时表演和观赏发生在相应年代的历史故事,按着场景流程观赏完毕,演出结束。观众又经云凤桥离开云凤岛,回到了“现实”世界。
演出流程分两组演员同时呈现,一组是以引领观众和烘托环境氛围为主的舞蹈演员,在演出中称为灯笼女,以及强化剧情感染力;另一组是表演故事情节和与观众互动为主的戏剧戏曲演员,称戏剧演员。两组演员根据剧情需要时而融合在一起、时而又独立进行表演,在不同场景交叉互补,在灯光、多媒体和音响效果的辅助下,呈现出唯美唯幻的立体实景画面,被融入场景中的观众,也不知不觉的沉浸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剧情发展中,观后感官映印深刻。
四、多媒体技术与演员的结合
《那年芳华》运用了多项多媒体技术。平面多媒体运用在剧情讲述、回忆等场景,通过声音、图像结合表演场景,在短时间内向观众传达更多的信息,提高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效率;透视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多媒体剧普遍使用的艺术手段,主要功能是补充舞美效果,结合剧情与演员的表演融为一体,实物与影像虚实结合,将演员的表演衬托到极致,打破了观众的视听极限,增强了故事感染力,《那年芳华》的透视多媒体技术在斗戏、火灾、心路历程等场景中充分运用,沉浸式演出中,水与火的呈现是最大的技术难题,《那年芳华》运用透视多媒体及灯光技术充分呈现了小空间的水火场景,在成兆才的创作历程情节中,多媒体技术更是运用的恰如其分,多媒体技术呈现出蒙太奇式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使观众直观理解到年月更替;环境建筑多媒体主要运用在最后一场的清音阁表演区,这一部分主要展示评剧的历史人物和传承发展状况,在所有灯光关闭的情况下,全场完全笼罩在黑夜之中,表演开始,以围绕楼体构架设计的多媒体动态图像和线条,使楼体产生变形、旋转、楼层升降等各种效果,再结合楼体内戏曲演员的表演和灯光音乐的辅助,在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有机结合的作用下,给观众带来超越时空、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体验。
五、沉浸式表演的手法及演员运用
众所周知,沉浸式表演的特点是将表演与观众融为一体,將观众的反应拟定成表演的一部分,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和互动性,《那年芳华》根据实景场地的特点建立了多个表演区,在流动中转换场景进行表演,这是实景演出中的最大突破,在演员运用上,为了使观众能够准确地进入表演流程和场景,现场别具匠心地设计了表演式引领,用红灯笼做道具,运用古典舞蹈的表演形式,完成从时光隧道、云凤亭、永盛茶园、永盛合班、清音阁等表演场景的引领表演,不但增强了整体演出的美感,还给戏剧演员和技术部门的转场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这也是《那年芳华》在表演空间运用上的巧妙之处。
六、各艺术门类的亮点
《那年芳华》的表演集中运用了各艺术门类的核心技术及艺术手段,使整体剧目具有了综合艺术魅力。其突出亮点有以下方面:
(一)全剧贯穿红色灯笼,大红色调的道具突出了喜庆与沉稳,与剧情融合成统一的传统风格,同时在流动式表演过程中,红灯笼还代表了传承意义,一件赋予灵魂的道具,延伸了艺术空间。
(二)戏曲元素贯穿主线,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以评剧的创立和传承为主题的实景体验剧不能缺少评剧元素,剧中设计的音乐、表演的评剧唱段和武打等情节,都是从经典的评剧剧目中提炼而来,观众耳熟能详,极具回味,体验了唐山评剧的艺术价值。
(三)现代科技提升了传统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使整体剧目的舞美有了突破性的提升,让观演视角和维度都有了质的变化,改变了传统观演模式和观念。
七、综合效果与观演感受
实景演出属四维空间设计,目的是给观众带来从内在到外在的愉悦和穿越感,让观众置身于日常生活以外的空间;沉浸式表演则尽量达到没有观众参与就无法进行的程度,实景体验剧就是结合这两者的特点,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大脑映像。在《那年芳华》整体观演过程中,观众入场即被带入民国年代,在不同的剧情中时而被当作戏班观众、时而被当作茶园客人、时而又被认作老板,有机的实境互动使所有人身临其境、无暇自拔,在剧情预设的环境中随喜随悲,随憾随幸,置身“那年”经历“芳华”,在颇具回味的同时了解唐山、了解评剧。
八、总结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那年芳华》以城市历史为背景、以评剧为叙事主题打造的沉浸式实景剧,为我国评剧的继承发展开辟了新模式,也为文旅融合发展做出了实践。从专业角度看,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留有遗憾,这就需要通过演出不断打磨来逐步完善,也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同样,《那年芳华》也在两年间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且现已启动了整体改版升级计划,今后定会给观众带来更新的体验,最终形成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