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潜
古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引用一些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丰富作品的内涵,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中的典故,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中的典故。
一、介绍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用典的目的
学生如果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就难以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因此,教师要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将这些有效信息和典故结合在一起,让他们了解作者用典的目的,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例如,在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介绍该词的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居住于黄州时所写,作者由于“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有两年了,时年四十五岁。那时,苏轼的心中有无限的忧愁无处倾诉,于是到处游山玩水来放松心情,以获取片刻的平静。有一天,苏轼来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忆起了周瑜当年的风采,又联想到自身的处境,于是写下此词。如此,教师再带领学生了解“火烧赤壁”的典故:在苏轼写作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值皖城战役取得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如此一来,学生就能了解到,苏轼将十年之间发生的事集中到一起来写,在写赤壁之战前,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衬英雄,写出了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说明自己有多么羡慕周瑜。在战场上,周瑜潇洒从容、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舳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当时的苏轼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一腔报国热忱。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他非常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改变这很不景气的现状。所以,苏轼才会在词中引用该典故,表达对周瑜的羡慕。
二、讲述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典故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后都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契机追本溯源,讲一讲典故背后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典故的出处,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苏轼的《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一)》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中的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与儿女讨论文义。户外的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柳絮随风飞扬,状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的白雪,贴切而形象。这一故事由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流传下来,人们称赞谢道韫是才女,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之后,教师还可以补充:《红楼梦》中有关黛玉、宝钗的判词也使用了这个典故。“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里涉及两个典故,一个是“咏絮才”,和谢道韫的故事有关;一个是“停机德”,和乐羊子妻的故事有关。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乐羊子妻的故事,思考判词背后的深意。这样一来,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探究典故的出处和用法。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中的典故,讓他们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典,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最终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