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红
散文是一种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形式灵活的文学体裁。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认为散文晦涩难懂,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实际上,这是因为大家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下面,笔者就以《故都的秋》为例,介绍阅读散文的两种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结合背景,通读全文
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散文创作中,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抒情才是其最终目的。可以说,情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正因如此,许多同学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才会觉得抓不住重点,不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笔者建议大家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去通读全文,仔细推敲,明确中心。
比如,从表面上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以怀念故都的秋景为线索的,但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还暗含着另一条线索,即情感线索。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实质上是他对人生的感受,也就是“悲凉”。在阅读散文之前,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1926年6月,郁达夫的儿子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重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给郁达夫的全是悲伤的印记。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他又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便创作于1934年8月17日。当时,郁达夫在北京仅仅待了四天的时间,却对北平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当时的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不再像往日一样太平,郁达夫感受到了国事的危急,看着眼前的秋景,他的心里满是悲凉。正是特定时代的社会风云在作者的心里投下了阴影,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才写下了这篇《故都的秋》。明确了这些信息,再去阅读散文,同学们就不会觉得困难了。
二、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作者在动笔之前往往会有一个大致的思路。散文的选材一般都比较丰富,乍一看似乎不着边际,但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展开的。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仔细探求每一段、每一句的意思,最后再将各段、各句的意思整合起来。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主体部分主要描写了故都的秋景。文章的结构比较特殊,采用的是“横式结构”,由“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32个方面层层展开,并紧扣“故都的秋”,写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首先来看“故都”一词。在文中,郁达夫是以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表现“故都”的。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靜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如果不是“故都”,“皇城”怎会有“破屋”“破壁腰”,这分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正是这一“破”字使郁达夫感受到了“十分的秋意”。“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佳。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在这“破壁腰”,作者看到的是这“蓝色”的牵牛花,即使成了“故都”,“皇城”的气派依然还在。再看“秋”。“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写的是“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的是“静”;“故都”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写的是人的“清、静”。“故都的秋”的特点就在这看似“毫无深意”的“琐言碎语”中体现出来了。理清了思路,同学们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浓浓爱意。
总而言之,阅读散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大家还可以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其实,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多阅读,多思考,长此以往,自然会感受到散文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