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妍 徐庆
摘要:目的 比较针刺与西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病例均来源于牡丹江市红旗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百忧解)30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对比,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6%,经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不仅克服了单纯西药的副反应,又可缩短病程,是一种简单廉价且疗效确切的治疗途径,对本疗法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大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根据其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属为 “郁证”范畴。临床表现为兴趣、希望、精力、自信心减少,甚者可有自杀倾向。同时还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背痛、四肢疼痛等慢性疼痛,还可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胃部不适等。我科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采用疏肝解郁针刺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3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版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立。
1.2纳入标准
(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2)年龄在18岁以上,68岁以下者;(3)门诊及住院病人;(4)轻、中度抑郁症患者。
1.3排除标准
(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8岁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2)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及严重躯体疾病者;(3)酒精及药物依赖者;(4)与对照药物过敏;(5)近两周内服用抗抑郁药者;(6)不配合针刺者;(7)不按时治疗或失访,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者,不依从设计方案规定者。
1.4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牡丹江市紅旗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百忧解)3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分析:病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经Ridit分析,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间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经Ridit分析,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间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
(1)选穴:头维、太阳、百会、风池、四神聪、水沟、内关、神门、膻中。
(2)操作方法:取仰卧位,腧穴局部常规消毒,毫针常规刺入所选穴位,头针采取快速提插捻转法200转/min,行针2 min。体针采取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酸胀为度。以上各穴均留针30~40min。10日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对照组
(1)药物:百忧解
(2)方法:
2.2观测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均作下列观察。评定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2.3疗效评价
根据治疗后HAMD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
痊愈:HAMD减分率≥75%;
显效:HAMD减分率≥50%;
有效:HAMD减分率≥25%;
无效:HAMD减分率<25%。
2.4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表示用S;根据不同性质分别做Ridit及t检验分析。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病例中断与脱落情况:脱落病例2例,最后所收集完整病例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对比(见表2),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6%,经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见表3)
4 讨论
疏肝解郁针刺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不仅克服了单纯西药的副反应,又可缩短病程,是一种简单廉价且疗效确切的治疗途径,对本疗法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大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1995:20-21.
(牡丹江市红旗医院神经内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