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洁 张埌
摘要:中国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已经占据了整个消费支出的很大部分,本文主要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2007年-201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一级面板数据,研究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是否能够部分替代居民的教育支出,减轻居民的教育支出压力,从而增加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结论显示,中国省级的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的私人教育支出之间呈替代关系,尤其是西部地区这种关系更显著。而在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上,东部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挤入效应,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研究表明前者对后者存在挤出效应。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私人教育支出;居民消费支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13年以来,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超过10%,超过了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和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这说明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支出占据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很大部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也要求坚定不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优先落实教育投入,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我国若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出,会通过对居民教育支出的替代性影响进而对居民除教育外的消费支出产生影响吗?已有的研究认为,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对居民的教育支出要么产生替代效应要么产生互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财政教育支出增加会降低居民在教育上的支出,而互补效应则指财政教育支出增加会促使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也增加。在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有研究认为,存在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两种情况,挤入效应指财政教育支出增加会促使居民消费支出也增加,挤出效应则指财政教育支出增加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的现象,这里的居民消费支出是指除教育支出外的其他消费支出。从理论上说,财政教育支出若对居民教育支出形成替代效应,那么政府加大财政教育支出使得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压力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除教育消费的其他消费支出上就会增加,传导到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时,二者就应该形成挤入效应,文章通过对省一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对这一影响渠道作出了检验。
构建两个模型就全国数据对财政教育支出与私人教育支出的关系和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然后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后再进行实证研究。模型设置如下:
模型1:Yit=αit+α2*peᵢt+α3*piit+α4*gdpit+εit,其中Y表示人均私人教育支出,pe表示人均财政教育支出,pi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gdp表示人均gdp,i表示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1)),t表示年份(2007-2016),α2、α3、α4分别表示模型参数估计值。
模型2:Cit=βit+β2*peit+β3*piit+β4*gdpit+β5*hpit+β6*chit+β7*oldit +ηit,其中C表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pe表示人均财政教育支出,pi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gdp表示人均GDP,hp表示房价,ch表示少儿抚养比,old表示老年抚养比,i表示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1)),t表示年份(2007-2016)。
从表1可知,就全国来看,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负向的影响私人教育支出,即人均财政教育支出越多,人均私人教育支出越少,说明二者是替代关系。第二个模型展现了影响全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可以看出当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增加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会增加,即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显著,因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还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因素,财政教育支出对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相对更小。
从表2可以看到,东中西部的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对私人教育支出虽然都是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有差异,在西部地区,这一影响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只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即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无论对我国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的居民教育支出都会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但是这种替代效应在西部地区最显著。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但这一效应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已相对丰富,居民私人教育支出主要花费在课外辅导及补习班上,因此财政教育支出对私人教育支出的这一部分替代性较小,传导到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挤入效应也较小;在中西部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是挤出效应,这可能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政府的财政经费主要是通过税收等筹集起来的,财政教育支出增加意味着税收及其他费用的增加,居民的税收压力增加,而财政教育支出对居民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小于税收增加的压力,导致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降低,因此在消费支出上也会降低,形成财政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
由以上分析可知应该继续加大东部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以起到部分代替居民的教育支出,刺激居民消费的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国家对教育的支持更应该体现在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丰富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方面,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中西部地区居民未来在教育支出上的预期。
参考文献:
[1]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2005(05):38-45.
[2]曹华杰. 政府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