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产生及发展

2020-09-10 16:23徐佳威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风格

徐佳威

摘要: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一场兴起于60年代影响全世界建筑风格的设计思潮运动,在70年代和80年代达到顶峰,。本文从“国际主义”风格、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关系来阐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简要概要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这以概念的来源及其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查尔斯詹克斯;文丘里

第二次战争结束以后,“国际主义”风格在美国油然而生并开始逐渐盛行,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成为西方的主要设计风格,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受“国际主义”风格影响,全球国家的建筑风格逐渐改变,产品设计及平面设计也发生了变化。二战期间,欧洲主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为避免战争纷纷移民到美国,战后的美国资金雄厚、领土广袤、国力强大,阶级结构也有所不同,欧洲的阶级结构是以无产阶级为主,少数的富裕阶级,而美国以中产阶级占主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群体逐渐由平民转变为富裕人家。1927年菲利普约翰逊参加威森霍夫现代居住建筑展览时首次出现"国际主义"风格这个概念,他相信这个风格将来会成为国际上受欢迎的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以密斯主张的"less is more"为原则,以简约、无装饰、钢筋混凝土、钢铁框架结构、玻璃幕墙为主流。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有机功能主义是"国际主义"风格的三种。粗野主义以勒柯布西耶、马塞尔布劳耶等为代表,把国际主义风格强化,在建筑结构、立面处理上,突出混凝土的"粗野感,印度昌迪加爾立法议会大厦就是典型的代表建筑之一。典雅主义是将原来简单、单调的风格更加精细,具有典雅的风格,山崎实西雅图莱涅尔银行塔楼、贝聿铭的卢浮宫等等。有机功能主义改变简单几何形式,运用有机形式、有机建筑形式、强调有机现代化。

“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设计,在根源上是一致的,但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别,现代主义设计是民主的,是为大众设计的,注重大众利益,强调功能,遵循功能,反对细小装饰,认为有太多的装饰是犯罪。“国际主义”风格是独断的、以中产阶级为主,象征着权威,是富裕人家的标识,主张形式至上,功能追随形式,少即多的极限主义原则,注重设计的经济效益。

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国际主义”风格开始逐渐消退,认为现在的建筑缺乏往日的人情味,过度的理性,少即多的极限主义已经不再适应于未来的发展。因此,一场从“国际主义”风格垄断中开辟一条装饰道路,丰富城市面貌,建筑多元化革命,开始呼之欲出,后现代主义设计就是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产生、发展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后现代主义设计开始萌芽,而到1980年代,社会稳定、短暂的和平时期,使得人们开始对于战争、政治漠不关心,原来热衷的绝对自由开始被新保守主义所取代,由此,随着长时间的和平年代,设计矛头还是向娱乐性、享受性设计转型,无论是在建筑上,还是艺术和文学上,开始逐渐向享受主义转变。这个历史背景,它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发生和衰退的历史脉络。后现代主义是优雅,浪漫,装饰,有趣,浅显而夸张的。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文脉性特征[1]。1927年7月15日,由日本闻名建筑师山崎实设计的战后建筑“普鲁蒂艾戈”实施摧毁,查尔斯詹克斯认为这一历史时刻是重要的转折点,是现代主义的结束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说它是从建筑上发展起来的,在建筑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发展过程。

后现代主义设计不是纯粹合理的设计,而是感性和心理上的设计。文丘里认为现代主义建筑有问题,有缺陷,在当时人们全都崇尚密斯,在建筑上全是密斯主义,大范围运用“少则多”的原则。于是,文丘里就发表文章《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文中提出“少则烦”的观点,认为建筑本身和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充满着矛盾,不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用这简单的方式能够解决的。因为人是动物是感性的,能够独立思考的,需要用复杂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用简单的手段解决你所认为简单的需求,而简单的需求是不存在的。提出“少则烦”的看法,他主张①在现代主义为基础上,借鉴历史建筑符号元素来作为装饰,用来丰富建筑形式,增加娱乐性,彼得霍夫曼在《八十年代的美国建筑》一文中说:“不把装饰视为邪端,几乎所有这些建筑都充分展示出一种对装饰的兴趣,表现出一种建筑的趣味性[2]。”在借鉴的过程中提出不能抄袭,而是采用折中的,调侃的轻松的方式。②借用像拉斯维加斯、好莱坞等主流社会认可的其他商业形象等美国大众文化,美国大众文化具有符合当时年轻人美学的标准价值。《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和《在拉斯维加斯学习》是文丘里的早期作品,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强调后现代主义趣味的因素和对美国大众文化崭新的态度。这两个作品可以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宣言,正是有了这两部著作,才有后面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文丘里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和后现代主义第一实践者。在当时,文丘里的建筑一直不被大众接受,直到1974年,菲利普约翰逊正是看到了文丘里的建筑(文丘里住宅),认为这是未来发展方向,在1974年成立美国电报和电话公司大楼。此建筑的图片登上《时代》,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正是登场的信号。由此,后现代主义建筑迅速发展,在80年代达到高潮,新的建筑风格成为世界主流。

虽说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以现代主义基础上,但是两者之间在设计上有些不同。现代主义是工业革命后基于世界产业文明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强调功能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绝对正确或绝对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运用"少则多"的原则,是与否之间没有中间地带,是纯粹的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讲究选择,没有绝对的框架来束缚设计, 是一种享受主义,多元化设计,在绝对正确和绝对不正确之间有更多的广泛地带、兼容空间,有具体的符号特征,设计师有更多的设计空间,给设计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挑战。这种挑战虽然与设计的风格和形式不同,但并不包含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后现代主义就侠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而言,可分为以下几个特点:①历史性和装饰性。所有的后现代设计师都有各式各样的装饰。特别是历史上的装饰元素。②吸取历史元素采用折中的态度。后现代主义不是单纯的复古风格,而是采用抽样,混合和接合的折中处理方法。迈克格雷夫斯的迪士尼公司就是相关建筑之一③趣味性和处理装饰上的不明确性、模糊性。人们打算使用新的装饰细节,力求松弛舒适的设计[3]。人们在设计形态上有一种太理性的倾向,感到疲劳之后,自然就会不想要过于理性的设计要素。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增加和改变,是对部分现代主义的改变,而不是全盘否定,后现代主义肯定了传统设计语言和民族及其他地方的风格,摒弃现代主义的一元化,以多元化为中心,但是后现代主义设计也具有局限性,它的局限在于没有看到现代主义的大众、没有为人民的利益考虑。所以到1990年代早期,后现代主义开始衰退,由于商业投资集团将后现代主义视为一种盈利的噱头,导致此建筑风格到处可见,一下泛滥成灾,变得更加廉价,形式的反复使用使得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开始产生厌恶,遭到西方社会整体的唾弃,直到1990年代末期,后现代主义设计已经消失。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2002.

[2]李砚祖.艺术设计学研究[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3]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2002.

猜你喜欢
风格
装饰中的禅意风格
浅析极简主义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浅析企业网站的吸引力
论陆游词的“太白之风”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