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其中出现了以一批真实事件为基础的非虚构写作内容平台。当非虚构与暴力结合时,媒介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界限非常模糊,其暴力内容的呈现和影响都值得关注。本文对“魔宙”微信公众号非虚构内容与读者评论进行分析,探寻此类基于暴力事件的非虚构内容的尺度与张力。
关键词:媒介暴力;非虚构写作;“夜行档案”栏目;内容;读者评论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127-02
公共暴力事件的媒介呈现一直深受关注。针对暴力事件的报道,有评论批判报道力度大的媒体制造“烟雾弹”,具有“渲染”意味,存在“博取眼球和注意力”的嫌疑,认为不必制造“莫名的危险氛围”;[1]更有甚者呼吁“莫让女大学生遇害事件加剧社会冷漠”。[2]同时也有人肯定这种媒介呈现的积极作用,“失联女大学生遇害为同龄人敲响警钟”。[3]可见,严重暴力案件的媒介呈现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微秒关系值得思考。
当下微信公众号蓬勃发展,众多非虚构写作平台兴起,如One实验室、谷雨实验室、人间theLivings、魔宙等。其中,“魔宙”微信公众号以非虚构写作为主,大量呈现社会暴力案件和都市传说。文章流量极高,达到每篇文章浏览量“10W+”的效果,影响力可见一斑。当非虚构与暴力结合时,媒介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其暴力内容的呈现和影响都值得关注。
“魔宙”分为4个栏目,其中“夜行档案”是一个非虚构栏目,讲述真实罪案故事,充斥着大量贴有“真实”标签的暴力内容。本文选取该栏目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该公众号非虚构的内容对暴力犯罪者和受害者形象的建构,整体概况与特征是什么,其暴力内容的呈现是否存在失度或可取之处。在此基础上,笔者的落脚点在于考察此类媒介暴力内容是否对受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存在“警示作用”。
一、“魔宙”非虚构栏目的内容分析
(一)暴力犯罪案发地点
具体的案发地点占比最高的是“作案人家中”,9起案件中被害人在作案人家中遇害;其次,乡野偏僻处和城市建筑偏僻处也是罪案的高发地带,均占比17.39%;有2起案件发生在“受害人家中”;还有像寺庙、教室、普通街道、火车上这些特殊地点。值得注意的是,案发地点属于涉案人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比例差别较小。
(二)暴力犯罪者形象
所涉及的23个暴力犯罪案例中,犯罪类型大部分是故意杀人罪,共19起;1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另外,3起案件的暴力犯罪者同时犯下多种暴力罪行。根据对23起案件犯罪动机的统计,比重最大的前两类分别为财物动机、性动机,占比达34.78%和21.74%;其次是政治动机和报复动机,占比均为17.39%。此外,分别有1起暴力犯罪的犯罪动机是自尊动机和妒忌动机,各占比4.35%。
值得注意的是,将犯罪者性别、犯罪者年龄、犯罪类型分别与犯罪动机作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该微信公众号23篇文章中,21篇提及了暴力犯罪者的刑罚判决。其中,“死刑犯”占总数的69.57%;其次是无期徒刑4例,占比17.39%;有期徒刑1例。
(三)受害者形象
在样本案例中,受害者性别情况为:仅有男性受害者5例,仅有女性受害者5例,占比均为21.73%;男性女性受害者都有的案例13例,所占比例达到总数的56.52%。这项数据超出笔者预期——在数据分析前笔者猜测,受害者中女性比例可能大于男性。
研究表明,受害者年龄多分布在18~40岁,占总数将近一半;其次的情况是“多个年龄段受害”,占比35%;少年群體受害占比9%,0~6岁和41~65岁的受害者分别占总数的4%。
(四)公众号标题和图片分析
封面图片和文章标题中越多出现性别、年龄、犯罪手段、受害者人数等具体细节,这些文章则会被认为具有更多的刺激性元素。研究发现,封面图片内容整体可分为8个类型:犯罪者图片、受害者图片、受害者家属图片、作案工具、调查工具、案发现场、涉案景物图片、无关景物图片。这8个类型中,无关景物图片占比22%,其他类似的图片均与案件相关,总计占比78%。可见文章封面图片的刺激性元素较多。
与封面图片相比,标题的刺激程度偏低。犯罪者性别出现在标题中的比例在6个变量中最高,也仅有43.48%。标题中出现犯罪手段、受害者性别的比例均为34.78%,受害者人数在标题中最少出现,仅占比26.07%。
(五)文中图片分析
在文章中,犯罪者照片和犯罪工具的曝光度较高。其中,出现犯罪者照片的比例高达82.61%,相比受害者照片的出现比例要高出很多。同时,犯罪工具也很大程度被强调,在17篇文章中出现,占比达到73.91%。此外,案件的受害者照片也会出现,比例明显低于犯罪者照片出现的频率,占比47.83%。
(六)反思性信息的分析
除了以上变量,本研究还对一些反思性信息进行了统计。反思性信息主要指的是“是否对犯罪心理进行剖析”“是否对该类社会事件进行反思”“文章对犯罪者的定位”。
根据统计,发现15篇文章都对犯罪者的成长经历、犯罪动机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占比65.22%。17篇文章都对案件涉及的社会事件进行了“举一反三”,思考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这类文章数量占总数的73.91%。在“文章对犯罪者的定位”这一调查中,52.17%的犯罪者被定性为“坏人”,包括一些“连环杀手”“变态杀人狂”等描述;值得注意的是,39.13%的犯罪者被认为是“普通人”,更甚的是,在涉及的2起暴力犯罪案件中,作者认为该犯罪者是某些社会问题的“受害者”,他们犯下罪行的其中原因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家庭环境”。
二、“魔宙”非虚构栏目的读者评论分析
笔者就“魔宙”非虚构栏目26篇微信推文的读者评论进行了分析,选取每篇推文下方点赞量超过100的读者评论作为分析对象。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笔者观察受众在评论区的表达,发现基于对非虚构案件暴力内容的呈现,该栏目的非虚构内容与受众之间产生了多重认知与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人公与自身
团团:“第一次知道原来犯罪离我这么近,一个再善良的人只要沾上血腥就会变得无比的凶残。喜欢这种纪实的案子,希望浪哥多多说一些!”(夜行档案第7期)
K:“他们不是恶魔,也不是魔鬼,他们只是人,跟我们其实没什么差别,但是他们的环境/基因/现状迫使他们做了一个极坏的选择。所以到头来,我们都有可能变成他们。”(夜行档案第5期)
以上截取的两个读者是从非虚构内容的主人公出发,结合自身谈的一些感悟。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人公,通过对非虚构案件主人公的认识来剖析自身、反观人性,形成非虚构案件主人公与读者自身的互动。
(二)案件与社会
MR.G:“该事件最早爆料并不是新闻媒体或者警方通报,而是死者家属拍了大量照片在天涯社区爆料,瞬间传遍网络,包括国外媒体大量报道,警方才做出反应,不过无论怎样,警方最后还是积极处理了此次事件,而且很圆满,算是告慰了13名被害同胞吧。”(夜行档案第3期)
寻燃:“身为一个云南人,见过了太多吸毒的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简直不能用语言形容,在美沙酮服务点见到的患者也都不能形容,毒品正在腐蚀着这块美丽的大地。”(夜行档案第3期)
“魔宙”非虚构栏目的内容也会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新闻报道的功能之一。但笔者发现,非虚构内容同样具有社会“探照灯”的作用。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的是,非虚构写作以一种更加故事化的表达、悬念型的情节架构吸引读者深入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中去。
(三)非虚构与现实生活
COCO:“你的故事都非常吸引人,大约因为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什么都会发生。借由你的笔,看到也许永不曾也永不会接触的世界的另一面。”(夜行档案第1期)
haercastle:“看出了作者的认真和用心。虽然早就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不过还是多谢科普。从这里看世界,总有一些独特的感觉。”(夜行档案第3期)
非虚构的内容是建立在一种真实的世界观之上的。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非虚构内容中大多事件是在普通人来看是不会发生的事,但正因为读者知道该内容是改编自真实世界,会极大程度引起读者对现实生活的观照。
综上,其实不难发现“魔宙”非虚构栏目的内容作为一种中介,成为读者认识自身、反思社会、认知世界的一面镜子。
三、非虚构内容的尺度与张力
结合以上对“魔宙”微信公众号“夜行档案”栏目的内容分析与读者评论分析,给笔者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暴力事件非虚构内容的尺度
21世纪初,美国传播学界推出一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到了电视媒体中高风险的暴力表现(high- risk portrayals of violence)概念,包括:一个罪犯被描绘成有魅力的偶像或英雄;暴力显得很公正;暴力不受懲处;受害者若无其事;暴力十分现实,并不遥远。[4]本文虽不是对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此处也借用该报告中“高风险的暴力表现”作为几项参考指标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衡量,具有适用性。
根据以上对23篇文章的内容分析,该公众号“夜行档案”栏目对暴力犯罪者定位整体上是非正义的。在单个暴力犯罪案件中,作者描述犯罪行为时多用“面目狰狞”“残忍杀害”“令人发指”等形容词,指出这些暴力犯罪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使在对犯罪者个人成长经历进行剖析后,指出其中存在的“非个人因素”,但也不否认犯罪者本身的罪孽和“不可饶恕”,认为其“不值得同情”。在23篇文章中,21篇提及暴力犯罪者所受到的惩罚,且多为死刑、无期徒刑等刑罚。从侧面传递出一个信息:暴力犯罪行为是非正义且会受到严重处罚,对受众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关于案件的受害者,该公众号的作者体现出悲悯的态度,较多体现人文关怀。从受害人家属的角度揭露暴力犯罪者对社会产生的不可逆危害。例如,在一起未成年人受害案件中,文末提到受害者父母“精神上至今有些恍惚”“因无法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走向离婚”。但在涉及受害者的描述中,作者笔触谨慎,较少暴露受害者个人信息和被害细节,不利用“消费受害者”来吸引点击量,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笔者认为,在这方面,“魔宙”微信公众号较少触犯“高风险”的红线,并且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尺度达到一个“反暴力”的传播效果。
(二)暴力事件非虚构内容的张力
“高风险的暴力表现”概念中最后一点认为呈现“暴力十分现实,并不遥远”是一种高风险媒介呈现行为。笔者对这项标准表示不赞同,且观点恰恰相反。
本研究中,23起暴力犯罪案件中,52.17%的犯罪者被定性为“坏人”,值得关注的是39.13%的犯罪者被认为是“普通人”。“普通人”犯罪比例被呈现得这么高,诚然会增强受众的现实危机感,但使“防患于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失为一种进步。笔者提出这一观点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每个人都是潜在犯罪者”,是防微杜渐。犯罪学者给出数据显示犯罪人口比例比较低,极少数普通人才会犯罪。一方面是好消息,另一方面比例低意味着不具有普适性。犯罪者的性格、受害者的特征、案件所发生的种种社会环境背景,这些变量被犯罪学者放进数学模型中推算演绎,试图摸索出可能存在的犯罪规律,从而打击犯罪。在普通人犯罪之前并不能被预知,现实中打击犯罪依然是事后追究为主,预防犯罪并不现实。
第二,风险社会中,防人之心不可无。与此同时,即便知道善意不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做好自我保护之后,仍然可以去期待善意。期待善意的基础是有足够保护自身的力量,力量又源自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结语
本文认为:一桩暴力犯罪的社会事件,不仅仅是犯罪者和受害者的事情。非虚构写作通过剖析一个暴力犯罪事件、探究杀人犯的成长历程,让受众在一个合理尺度内“走进暴力”,影响受众对风险社会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走进暴力”的另一面是“反暴力”。
参考文献:
[1] 王明杨.不必渲染“女大学生遇害”事件[N].新华每日电讯报,2014-09-01.
[2] 杨峰.莫让女大学生遇害事件加剧社会冷漠[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09-03.
[3] 王万琼.失联女大学生遇害为同龄人敲响警钟[N].中国教育报,2014-08-22.
[4] 廖卫民,陈桂兰.被美化、淡化的电视暴力——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介绍及启示[J].新闻记者,2006(04):77-80.
作者简介:周蕾(1994—),女,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