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助力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更理想

2020-09-10 13:54刘洁阳光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医者西医经络

刘洁 阳光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術以及相关器具。中医针灸在减肥、内分泌等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同样对于脑卒中、中风偏瘫等患者同样也具有临床价值。

1中医针灸的治病原理

不同于西医,中医针灸的有一套自己的治病原理:①调和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②扶正祛邪: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似。③疏通经络: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2 中医针灸的治病优势

针灸理论是随着医者长期观察最终完善总结出来的,在古代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很多哲学以及文化的思想,蕴含了精神上的意义,逐渐完善发展。针灸的综合疗效非常理想,主要是医者根据望闻问切的方式来得出,与西医疗法相比,针灸疗法有着显著的优势 :①针灸不同于西方复杂的医疗手段,其操作方式比较简便快捷,效果也非常明显,也不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任何毒害,其唯一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患者在接受针刺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针具过敏、针感依赖等等,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②对于医者而言,针灸治疗法简单便捷,善于把控,医者可以集中思想来分析患者的病灶,治疗的风险也很低,可以让医者做到心无旁骛的治疗;③针灸疗法的成本低廉,患者接受度更高;④在适应症上,针灸疗法也非常广泛。

3 中医针灸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由于针灸的适用症十分广泛,调查显示,针灸可治疗的病症达到了上千种,包括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行为障碍等,其中很多疾病西医都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使用针灸则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脑卒中、中风偏瘫等疾病,其发病率高,而且这类疾病常通过服用西药治疗,但是临床疗效差强人意,难以从根本上改善症状,中医可以根据其发病机制使用针灸刺激经络穴位, 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进而改善患者的病情。现代药理学认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改善患者病情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医针灸疏通经络,缓解了患者经脉的堵塞,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2 )抑制了机体免疫炎症反应;( 3 )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得到了控制。人体一共有几百个穴位,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效用,其作用机理也不同,例如,刺激内关穴能够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脑细胞自我修复能力;针刺足三里能够改善脑灌注量,促进脑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此外环跳、外关、阳陵泉、太冲也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重要穴位因此可以通过刺激不同的穴位达到治疗效果。

对于需要康复治疗的人,仅仅使用西医的方法治疗,大多数无法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还会对患者本身带来很大的负担,有些康复的药物对人体的内脏有一定的伤害,长时间服用反而是有害无利。中医针灸没有复杂的医疗手段,可以从身体内部缓解症状。在临床上达到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医者西医经络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后疫情时代《医者2020》上线,是致敬也是治愈
祈祷而已
两手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医者与病者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易经》养生法
医者与病者
经络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