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体制改革下消防队伍职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2020-09-10 07:22:44洪宁阳
客联 2020年7期
关键词:改革

洪宁阳

【摘 要】遵循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消防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适应了当前我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现实需求、本文集中分析消防改制后对消防工作的影响,主要从消防人员编制的转化、职业荣誉、职业能力、经费保障等方面着手,立足我国现阶段消防救援工作的现实需要,分析消防体制改革下消防队伍职业化发展进程,并针对性提出完善对策。

【关键词】消防体制;改革;消防职业化;综合救援队伍

2018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公布了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将13个部门整合在一起,组建应急管理部。其中,公安消防也被成建制移入應急管理部。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军改原则,《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公安消防部队转到地方后,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

一、消防体制改革目的及意义

(一)消防体制改革目的

本次消防改革迈开了消防救援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第一步。消防部队转制和机构调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武警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原先隶属于武警序列的消防部队剥离出来,承担综合应急救援的职能,更好地体现了“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则。消防体制改革目的是从宏观层面解决了体制机制问题,解决现役体制下消防队员2年服役期的限制。近年来各地普遍面临着消防队伍战斗力的稳定性问题。一名成熟的消防员,从入伍到培训,再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而当他们熟悉环境具备战斗力以后,又面临退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和人才。通过此次消防转制,消防救援人员成为职业,长期困扰地方政府的消防队伍稳定性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观。

(二)消防体制改革意义

本次消防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重要举措之一。当前已进入风险社会时代,我国也是一个灾难事故频发的国家,不仅面临洪涝、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也遭遇火灾、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这次改革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灾害事故特点下组建应急管理部,不仅最大限度地节省应急资源,更是最大限度地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适应了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发展现实需要。从“非典”、“汶川地震””南方洪涝灾害“等突发情况发生,各地对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需求更加迫切,以战斗力强、组织纪律性高的消防队伍来牵头组建综合队伍是适逢其时。本次改革对于推进我国消防救援朝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消防队伍职业化建设基本问题

无论是以前部分学者针对消防改革研究提出消防队伍职业化改革,还是本次改革方案明确消防救援队伍要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都提到职业化,何谓职业化?是以职业化的宗旨建设消防事业,还是给消防员一个终生的职业?这需要我们首先厘清消防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求与目的,关于职业化含义,一般认为指一种职业达到成熟的一种标准,考察一个职业是否达到职业化的标准,主要参考一下几点:第一职业资格准入机制;第二,职业荣誉;第三,职业能力。因此职业化其实是将工作状态变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消防职业化建设基本问题也应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职业资格准入机制

消防员是一个特殊且重要的职业,消防工作也是一项多学科的工作。想从事这份工作,必须有科学精神和实战经验的积累才能练就消防救援技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12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从2020年1月起将消防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从职业资格的设置来看:所谓准入类,就是指要持证上岗。所有想从事消防的人都需要考取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去从事,不然就是违法。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无论消防员、专职队消防员都需要按国家标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这是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消防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也有利于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上各类消防员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二)职业荣誉

消防体制改革使消防员身份发生了彻底改变,过去是现役编制,改革后是行政编制,军人的荣誉体系、福利待遇、社会地位是否因此失去无疑是消防员最为关心的事情。国家也敏锐地判断此次改革带来的影响,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衔条例》(以下简称“消防救援衔条例”),《消防救援衔条例》出台初衷是严格遵循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确保公安消防部队顺利转制,通过与部队原有职务衔级有序对接,确保消防救援队伍指挥、战斗力,也进一步增强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消防救援衔授予对象纳入应急管理部行政编制,进一步明确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的身份和地位,为组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提供了法制保障。另外设置专门的“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队徽、队服,符合职业特点的表彰奖励制度,明确消防救援人员继续享受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各项待遇。

(三)职业能力

此次改革实行的是全新体制,充分吸收了现役体制和职业体制两种优势,将两种体制有机结合,创设出符合应急救援特点的中国特色消防救援机制,例如过去消防员原是服役两年,现在将最低年限变成五年,大大改善了职业培养条件,过去是通过征召新兵后通过短期培训上岗,现在第一年都是在院校集体培训,第二年在队伍中跟班见习,第三年开始才能独立参与救援任务。转制后,这支队伍还是实行24小时出勤备战,按照纪律部队的标准实行严肃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设计了一整套机制体制的安排以保证队伍战斗力。

三、未来消防队伍职业化发展完善路径

(一)保障地方消防经费投入

保障地方消防经费开支,既有利于消防装备和基础设施定期升级改造,保障消防救援能力,也有利于引进优秀消防救援人才。一方面要建立多元化消防经费投入制度,消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要切实保障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项目经费;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健全地方消防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绩效评价高的消防项目上来;要加大贫困地区消防建设经费补贴;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厉行节约,严格管理消防经费开支,要提升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消防内部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消防经费透明化,建立纪检、审计共同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二)继续落实地方配套政策

(三)提高消防员职业素养,规范执法行为

2018年12月29日通过新一轮修订的《公务员法》中,消防救援人员明确列为公务员行列,这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消防员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消防员的观念态度、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直接影响职业形象,进而影响着执法效果和外界反馈,执法规范化成为消防职业法治化建设乃至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进一步提高消防救援人员个人的职业素质。首先,在意识方面,牢固树立对党忠诚、服务人民观念,坚定法治理念,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其次,在专业方面,加强对消防法律知识培训和执法实战实训,一方面通过开展法制培训课程,在深入学习消防执法法律法规基础之上,增强消防员利用法律开展执法工作的能力,帮助掌握规范的执法程序,另一方面,实战训练可以增强消防员对紧急情况下处置能力,掌握消防救援下的安全与自我防护方法。同时消防救援队伍也面临执法人员设置现状与所承担的执法工作任务严重不相适应的问题。目前已有地方组织符合一定条件的消防员参加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人员可以参与执法工作,纾解执法人员紧缺焦虑。

(四)构建消防救援队伍具体保障机制

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整体平移了原有的政策,具有消防救援队伍特点的具体保障机制仍在逐步完善中。社会各界普遍担心消防转制后,战斗力减弱,高素质骨干人才流失,消防员征召来源多元化、整体结构复杂化、待遇保障等已成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管理,当前《公务员法》及消防法律法规都缺少可借鉴的成熟做法和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出适合消防救援队伍职务职级序列,以立法的形式,永葆消防队伍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五)推进地方消防立法

消防队伍职业化发展也离不开法制保障,现行我国消防法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难以面面俱到,除此之外全囯人大立法修改程序严谨,立法和修订周期较长,针对当前日益增长消防安全需求,加快地方消防立法的进程就显得尤为迫切。地方消防立法必须充分考虑与现存法律、法规体系的衔接和协调,形成囯家、地方和部门的法律法规相结合,构建科学严谨的消防法制体系。立法还需充分发扬民主性、科学性,采取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各方意见,从而为地方消防立法提供良好对策依据。

四、结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坚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此次消防体制改革,是党中央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要求,也意味着消防救援体系职业化改革正式拉开大幕,在此次改革后,消防员完成身份转变,消防救援培训日趋专业化、激励机制也在建构当中,但消防体制改革,牵涉面广、难点多,消防队伍职业化发展道路依旧任重道远,在立足我国消防救援的实践经验上,借鉴消防职业化国家成熟做法,继续完善消防救援队伍职业能力、职业保障、职业纪律等方面内容。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打造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参考文献】

[1]编辑委员会,《中国火灾大典》,《中国火灾大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2]李采芹主编,《中国消防通史》,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3]应松年、薛刚凌著,《行政组织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郭鑫志. 消防救援应急联动能力提升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0.

[5]秦戬. Z市消防救援支队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0.

[6]曹海峰.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消防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9(08):72-80.

[7]赵庆平,邱欢庆.消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调查与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01):83-86.

[8]刘文俭,井敏.法国应急管理的特点与启示[J].行政论坛,2011,18(03):92-96.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02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5:00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