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荷
摘 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教学,是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基础。根据地理知识的认知层次,可以分为地名、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理性知识。其中,地理成因教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因果关系的教学。①陆希舜教授认为要用地图启发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成因。②在学习山地的形成的过程中运用地图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的理性思维,并且用以分析身边的山岳形成等实际问题。
关键词:褶皱;地表形态;背斜;向斜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單元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山地的形成”一节是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知识的具体应用。
《山地的形成》整节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完成“褶皱山”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在褶皱构造在找油、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方面。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识记了大量的中外名山,也初步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
三、教学设计思想
1、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探究性学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案例迁移,引导学生掌握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褶皱山的概念,认识褶皱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分析褶皱山的形成原因,初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褶皱山的形成以及基本形态的判定;“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及褶皱构造在找油、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图片展示巍峨险峻、清幽秀美的不同的山地景观,问这些山脉形成的原因是否相同,是否有相同的地质地貌?
(2)图片展示和谐号穿越山谷,问在不同的褶皱构造下如何选址开挖隧道?
(这两个问题先设疑,不回答,引发学生思考)
【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山地是陆地的骨架。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喜马拉雅山就是褶皱山,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什么是褶皱山。
投影:(本节课纲要)
【新课教授】
一、褶皱的形成
1、褶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岩层,说明岩层是岩石圈中的岩石呈现的层状分布。在正常情况下岩层是平行于地表,并且越往深处岩层越老。当水平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引导学生观察岩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归纳: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学生活动:学生用书本弯曲演示褶皱的形成。
2、褶曲: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对褶皱概念的了解,通过书本等模型讲解褶皱的单位——褶曲两个特性(起码有两个弯曲,这些弯曲是连续的),引出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二、褶曲的基本形态
1、背斜和向斜(重点内容)
教师活动:我们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在形态上,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演示图片(褶皱山的岩层形态),通过观察山地,有些岩层杂乱,区分不出岩层的弯曲方向,那应该怎么区分背斜和向斜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工作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那么如何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呢?我们可以在每层岩层上面标上数字来区别。然而很多学生还是有点困难区分。可以用一条直线,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岩层的新老关系。
2、地形倒置的形成(难点内容)
教师活动:演示图片,问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播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FIASH动画,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其成因。
小组活动: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次性筷子,通过折筷子的活动,问筷子的顶部先断还是底部先断?得到的结论是筷子的顶部因为受到张力,容易折断,反之,底部由于受到挤压,不易被折断。
教师活动:教师把这个道理迁移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中。并且进行总结。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总结: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的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
教师活动:背斜未受侵蚀时或者向斜地形倒置都形成了山脉,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世界上两大褶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三、褶皱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和谐号要开通福州至漳州的路线,那么在何处开凿隧道比较稳定?
总结: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重力比较强,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而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课后探究】我们身边的山地中,还有哪些地质构造?
参考文献
[1]袁书琪主编.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陆希舜主编.中学地理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