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雍 黄倩 秦勇 刘伟 周雅琳 李睿珺 于兰兰 陈宇涵 许雅君
摘 要:目的:探讨孕期妇女体重、体脂百分比及其他体成分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孕期体成分的变化与孕前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为孕期体重的合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建档的56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早期(10~12周)182人、孕中期(22~24周)211人、孕晚期(30~32周)172人,根据孕前BMI将各期孕妇分为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各孕妇进行体成分测定。结果:调查对象的各项体成分指标均随孕期的进展而明显增加(P<0.01)。体重在孕早期增幅相对较少,中晚期增加明显,在孕末期仍然保持了较大的增加,而体脂百分比在孕期增幅较体重增长平稳,尤其在孕晚期,体脂百分比变化明显小于体重增长幅度。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孕前BMI水平的孕妇各阶段体成分指标均差异显著(P<0.01)。孕期各阶段体脂百分比与孕前BMI均呈正相关关系(孕早期:β =1.297,95%CI:1.098~1.497;孕中期:β= 1.306,95%CI:1.146~1.466;孕晚期:β=0.883,95%CI:0.691~1.075)。结论:孕期各阶段体重、体脂百分比及其他体成分指标显著增加,但各指标增幅有所不同。孕前BMI与孕期各项体成分指标变化呈现相关性。
关键词:孕妇;体重;体脂百分比;体成分;体质指数
妊娠期间孕妇的生理状态及机体代谢均发生大幅改变,母体的体重在整个孕期呈进行性增加。适宜的孕期增重对于母婴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孕期增重包括必要性的体重增加,如母体血容量的增加、羊水的积聚、胎儿和胎盘的生长等,以及脂肪的生理性累积[1]。当前孕期增重作为一项重要的孕期综合性营养指标,与孕期妇女的营养状况及新生儿的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密切相关[2],但孕期体重和孕前BMI均无法准确反映除必要性孕期体重增加外的孕期体脂和瘦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过高的体脂含量是妊娠糖尿病[3]、妊娠高血压[4]和先兆子痫[5]等多种孕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仅控制孕期体重增加,而忽略体成分的变化同样会导致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基于对孕期体成分的监测可以弥补仅考虑体重变化的不足[6]。现有能够准确测定体成分的方法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双能X射线测定等,但辐射普遍较大,不适合孕期使用。
近年来,生物电阻抗法被广泛接受用于临床体成分的测定,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孕期营养监测。目前国际体成分测定标准多针对非孕妇女[7- 8],针对妊娠妇女这一特定人群不同阶段的体成分数据较少且无统一标准。本研究通过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孕期各阶段人体成分,分析孕期体重、体脂百分比及其他体成分指标的变化趋势,探索更适合孕期妇女的临床动态监测指标,同时为制定适合国人的孕期体脂百分比及其他相关体成分指标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就诊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早期(10~12周)182人、孕中期(22~24周)211人、孕晚期(30~32周)171人。纳入标准:孕妇单胎且无严重遗传缺陷病和精神疾病,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于任何原因不能继续配合研究要求退出者;研究期间新诊断出患有严重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或精神障碍者;入组后由于任何原因需要终止妊娠者。本研究通过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 由统一培训过的现场调查员对参加调查孕妇进行询问并填写受试者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民族、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既往生育情况、身高、孕前体重等。根据公式BMI=孕前体重(kg)/身高(m2)计算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以孕前BMI数据将孕妇分为孕前消瘦(BMI<18.5)、正常(18.5≤BMI<24.0),超重(24.0≤BMI<28.0)、肥胖(BMI≥28.0)四组进行研究。
1.2.2 人体成分分析 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北京四海华辰H-key350)测定研究对象体成分。每日开始使用前对仪器进行校正,研究对象于测试时去除佩戴的手镯、戒指、耳环、胸针等金属物品,身着薄衣、双脚赤足站在足部电极对应位置,双手持手部电极并自然下垂与身体分开,注意四肢与躯干间的皮肤不能接触,然后开始进行体成分测定。测试过程中,保持站立姿势及自然放松的状态,测试中不要讲话或移动以避免测量误差。人体成分测量指标包括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去脂体重、体脂、肌肉量。测量时间为孕早期:10~12周内任意1天,孕中期:22~24周内任意1天,孕晚期:30~32周内任意1天。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双侧检验,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为α= 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信息
共调查孕妇565名,年龄为19~45岁,平均年龄为29.26±4.19岁。其中,有92.4%的孕妇年龄<35岁,≥40岁的有5人,占總人数的0.7%;63.4%的孕妇孕前BMI在正常范围内(BMI 18.5~24.0)、22.8%的孕妇孕前超重或肥胖(表1)。
2.2 不同孕期体成分
如表2所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调查对象的体重、体脂、肌肉量、去脂体重、体脂百分比、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无机盐、蛋白质9项指标均随孕期的进展而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绘制了孕期体重及体脂百分比变化趋势图。由附图可知,孕早期体重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增幅不明显,而在中晚期体重上升幅度大,而体脂百分比在孕期增幅平稳上升,增幅在中晚期明显小于体重。
2.3 不同孕前BMI分組体成分变化比较
不同孕前BMI水平的孕妇(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在孕期各阶段体成分指标均差异显著(P<0.01)(表3~5)。
2.4 体成分指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6可见,孕早、中、晚期体脂百分比均与孕前BMI呈正相关关系(孕早期:β =1.297,95%CI:1.098~1.497;孕中期:β= 1.306,95%CI:1.146~1.466;孕晚期:β=0.883,95%CI:0.691~1.0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论
本研究以孕早、中、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体成分检测,并根据孕前BMI将孕妇分为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四个组。分析孕期妇女体重及体成分的变化趋势,并探索其与孕前BMI的关系。将孕前BMI及本研究人口学指标孕妇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年龄及既往生育史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发现孕早、中、晚期体脂百分比偏高与孕前BMI正相关(P<0.001)。该结果提示,孕前BMI与体脂百分比存在良好相关性。同时发现孕期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增幅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对象中,体脂含量在孕晚期增加明显减缓,但体重却出现较大增幅,这可能是孕晚期胎儿生长的必要生理过程,但过大的体重增幅增大了围产期母婴健康隐患并直接导致了产后体重滞留增大,为产后体重恢复带来了不良影响。尽早出台中国孕妇孕期体重增幅及适宜体脂变化标准,对于母婴保健均具有积极意义。
妊娠期体重增加是母婴健康不良后果的重要预测指标,体重增加不足会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儿分娩的风险增加,而增加过多则与妊娠高血压、早产、巨大儿、剖宫产和儿童超重的发病风险升高相关[9]。而作为女性一生中体成分改变最大的时期,母体体重的上升包括了一系列体成分指标的同步增长。单一的关注体重增加,而忽视这个过程中体成分的改变同样会导致相应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故该阶段基于体成分的孕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可以通过人体组织电阻抗技术精确测定人体脂肪、肌肉等成分,相对于X线检测安全性高,可以弥补单一体重及孕前BMI应用的不足[10-11]。
孕妇在孕中晚期各项体成分指标相较前一阶段均有明显增长,胎儿在该阶段生长迅速,孕妇同期的营养素需求与食物供给量显著增加,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相应攀升,细胞内外水分、无机盐及蛋白质指标均显著增加,结果符合大多数相关研究[12-13]。同时,适当强度的负重运动可以通过应力直接作用于骨和肌肉的间接牵拉而增大骨负荷,进而增加骨密度,而非负重运动可增强肌肉收缩[14-15],妊娠中晚期,基于胎儿和母体的体重增长,孕妇的能量消耗由于负重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促进了孕妇肌肉量和去脂体重的显著提升,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本研究绘制了孕期体重及体脂百分比的曲线图,分析符合我国妇女特点的孕期增重情况可得,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在整个孕期都处于增长趋势,而两者的增长幅度则有一定差异,在孕早期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增幅均较为缓慢,且基本保持一致,该阶段胎儿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各种体成分指标和体重处于同期增长状态。孕中晚期,体重增幅明显,而体脂百分比仍保持前期稳定状态,可能是由于该阶段胎儿的生长占体重增长的主体。体重和体脂含量两者在孕期不同阶段的增幅差异提示,仅分析体重的适宜增长范围针对性略显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单纯依赖孕期增重和孕前BMI对孕期妇女进行营养指导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样本量相对较小,且研究对象基本来源于同一地区,使得结果的外推具有一定的局限,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结合多地区多中心研究扩大样本量,探索更为普适的孕期各阶段体成分指标变化标准,通过对孕期的全程合理指导,控制体重适宜增加,减少孕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of M,Forsum E.Evaluation of 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 for measurements of body water distribution in healthy women before,during,and after pregnancy[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04,96(3):967-973.
[2]Breij L M,Steegers-Theunissen Régine P M,Briceno D,et al.Maternal and fetal determinants of neonatal body composition[J]. Hormone Research in Paediatrics,2015,84(6):388-395.
[3]Tatsukawa Y,Misumi M,Kim Y M,et al.Body com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abetes:a 15-year follow-up study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8,72(3):374-380.
[4]Shao J T,Qi J Q.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diposity index and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in third-trimester pregnant women[J].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2017,22(5):279-281.
[5]Staelens A S,Vonck S,Molenberghs G,et al.Maternal body fluid composition in uncomplicated pregnancies and preeclampsia: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ecology,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16(204):69-73.
[6]Lopes K,Souza A,Figueiroa J N,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and maternal visceral adiposity with fetal biometry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7,138(2):133-137.
[7]范丹丹,苏畅,杜文雯,等.中国三省18~69岁居民体脂率适宜切点值研究[J]. 卫生研究,2018,47(2):228-231.
[8]Committee WHO Expert.Physical status: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J]. World Health Organ Technical Report Series,1995(854):1-452.
[9]Santos S,Eekhout I,Voerman E,et al.Gestational weight gain charts for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groups for women in Europe,North America,and Oceania[J]. BMC Medicine,2018,16(201):1-15.
[10]苌飞霸,张和华,尹军.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32(2):234-238.
[11]苌飞霸,尹军,颜乐先,等.基于生物电阻抗法的人体成分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评价[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4,31(2):4833-4838.
[12]苗苗,张悦,戴永梅.5 353例妊娠期婦女体重及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004-1006、1009.
[13]高洪娟,郝敏,樊金荣,等.妊娠不同时期孕妇体成分分析的临床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4):2088-2092.
[14]阚世锋,陈文华,余波,等.不同运动强度对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进展[C]. 上海: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2011.
[15]李秀芬,崔巴特尔,郝博文,等.不同人群负重和非负重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4):4495-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