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之而来的带来的很多的环境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环境监测去指导生活和生产,同时环境监测的一些关键指标对环境的保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环境监测为核心,通过环境监测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更有利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管理;改进措施
环境监测的目的大部分是根据标准和环境质量以及环境质控的水平及结合环境污染的分布来决定的[1]。并且通过环境监测,人们可以获得更为长期的检测数据以及对资源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合理保护。
一、环境监测的流程和分类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对污染源分布的数据的信息的收集以及环境质量管理控制的情况制定相关的监测方案, 并且通过不同的环境监测方案对环境进行检测,另外环境监测也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和物理污染监测[2]。
1.1设备因素
对于环境监测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环境监测的工具以及环境监测时使用的设备的本身的性能,想要提高监测的质量,人们就必须对设备的保养、检修等工作,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监测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优化,同样的检测设备的质量也在优化升级更新换代,如果监测设备一旦不够先进,达不到目前监测的标准,就会跟不上当前环境监测的进度,最终延误对环境监测的相关指标的分析,所以对于监测设备必须做好日常的维护和养护工作,另外对监测设备的好坏程度也要有专人进行看护和更新,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监测技术良好展开。
1.2技术因素
环境监测是一项连续不断的过程,更是一个周期性较长、且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复杂性的工作,且换件监测的工作中还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工作、拥有较好的中国地理知识、气象学知识、检测检验的能力以及撰写各类报告的能力等,如果疏漏任何一个环节,就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所以,只有对监测标准进行严格的执行和规范,才能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全程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预处理,提高监测的质量。
1.3人员因素
对于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来说,无论是去污染环境中实地采样还是去需要检测的环境中实地采样还是实验室检验亦或是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这些过程都是离不开人的姑婆成。并且环境监测这一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尤为突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对于部分监测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说,人这一因素将会对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的准确率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二、目前環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不足之处
2.1现场采样问题
在环境监测的工作中,许多监测机构总是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验室的检测上面,但是却对现场环境采集采样的这一环节有所忽略,但是往往对环境监测的结果就出在现场取样这一环节中,因为由于检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研究的力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加上目前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还比较低,甚至就只是浮于表面走走形式,所以这样的工作现状是很难指导现场采样的。另外加上环境的不同,采样工作的难度也就不同,对于现场较为恶劣的环境来说会对采样工作的难度大大的提升,并且对现场分析的还不够到位,对盲目选择的采样点等都无法对整个采样进行相关检测及分析。再加之目前对环境监测的人员配备不够,但是采样的工作量又十分的庞大和复杂,这就导致量多技术少的问题,这不仅会耽误采样的质量和标准,还会造成为了完成任务而忽略标准这一恶性问题,最终影响环境监测的结果。
2.2监督管理问题
目前监测管理的问题还是比较具有区域性,并且实际展开的项目对于监管的职责还不明确,现在许多职务都是有名无实,这样的情况下,监督工作也一直都是摆设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相关监督,就更加谈不上监管漏洞等问题了,这样就会导致检测结构和实际情况出现严重差异的情况,但是为了降低人力资本,即使使用严重不合规的检测数据还是开战了相关的后续工作,所以这样的结果即使检测出来了对于后续的工作完善等问题也是非常不可靠的,这样的检测结果出来后随之的环境保护方案对于环境保护问题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改进策略
3.1注重采样环节
在环境监测环节中应该注重现场采样的相关问题,首先应该做好现场采样的相关方案,并且要从实际出发,以实际工作为指导方案,通过明确工作重点、负责人等方式来明确采样工作的合理分配。另外在编制方案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不能讲空话,流于形式,这样的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加上对设备的检测,要及时养护检测更新换代,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使用。
3.2更新检验设备
对于环境监测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避免由于设备的老化和相关性能的损坏而影响环境监测的进度,另外环境监测的设备应该对各项因素进行检查并与国家标准仪器相核对,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对于相关的环境监测的机构来说,监测设备应该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并且要实行责任到人的现况,如果出现相关责任人监管的设备出现问题可与当月的薪资挂钩,并且还要主中庭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对监测设备要进行实时的更新,实现监测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3.3加强耗材控制
环境监测期间,没有特别说明的试剂,一般要使用分析纯,标准物质则使用优级纯、高纯、基本试剂等。针对耗材进行控制,也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点。对于关键的试剂,要进行验收确认;具有毒性的试剂,要加强安全管理;标准物质则要建立台账,采用期间核查方法,进行妥善保管,避免影响质量。此外,标准溶液需要配置的,要求现配或按照规范要求保存,处于有效期内。
3.4完善管理制度
实验室要推行科学化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第一,建立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库,突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加完善的监测报告。针对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第二,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整个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第三,建立内部管理责任机制,将实验室管理责任细化到人,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
3.5健全监督体系
第一,建立全程监督体系,注重设备、技术、人员对监测质量的影响,明确常见的风险要素,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以设备为例,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新升级,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对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三,强化现场监督,实现质量控制现场监督的常态化,及时准确记录数据,将信息技术、现场监督相结合,避免留下监督死角。
四、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又复杂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他即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又是污水处理的重要依据,并且环境监测的这项工作和人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对于目前的分析设备和技术人员等的配套等也是相当的重要的,另外对于环境监测的相关环节的注重也是分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环境监测的最后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否对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只有关注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关技术人才的扩展,完善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才能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最终改善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北琳 . 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3646.
[2]朱宪华,余振华 .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分析 [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0):75.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生态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