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 胡果
摘要:经济转型背景下,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传统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内涵与外延均有所扩展的设计类专业硕士人才需求,亟需一种将研究生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艺术+科技”的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提升办法,将前沿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融入艺术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之中,探索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硕士;创新能力;艺术+科技
一、技术革命下的设计类专业硕士培养需求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把全部硕士研究生都培养成学术研究人员已经不够现实,在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成为共识。虽然同属研究生教育层次,但培养方法各不相同,培养目标差异明显,但由于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人们对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在美术类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要求上,偏重于技法基础训练,忽略了硕士研究生本身应该具备的实践创新能力,没有体现出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
随着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新科技赋予了艺术与教育新的模样,无论是传播媒介还是表达方式,都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更加深入,联系更加紧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产业中的普及,带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需要根据产业升级需求,凸显设计类专业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培养特点。在人工智能不断逼近人类智能的今天,前沿技术丰富了设计創作的方法和载体,传统的设计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内涵与外延均有所扩展的人才需求,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亟需一种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主动应对产业需求的实践培养模式,借助前沿科技提升高层次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国内外技术革命与设计融合研究现状
新科技赋予了设计与教育新的模样,无论内涵、外延,还是媒介、方式,新科技的影响无处不在,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更加深入,联系更加紧密。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确立了人工智能这一学科开始,短短的六十余年间,人工智能在视觉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处理等诸多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在视觉艺术、程序设计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手段和效率(顾险峰,2016);Gottfrefson(2009)把人工智能定义为“以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推理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张杰(2018)认为科技时代的艺术教育是一种感知、思维、情感和审美方面的综合教育,艺术家们正在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艺术的创新,并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与启迪。移动增强技术(陶燎亮,2017)实时交互技术(王艺,2018)形状匹配方法(苏惠明,2018 )数字化技术在设计作品的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进行了广泛应用(毛金金等,2018)。这些都为美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将科技与艺术结合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本文将针对已有问题,围绕美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构建美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体系和人才培养理论模型,重点就如何通过“艺术+科技”,利用前沿科技提升学生艺术创作和思维训练过程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提升美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模式,为全面推进美术类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三、设计类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建设
(一)设计类专业硕士实践能力体系研究
围绕美术类专业硕士实践能力体系,设计类专业硕士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培训目标,即:①初级层面:基础技能训练;②深入层面:跨学科思维与技术;③应用层面:项目植入与课程理论应用;④创新层面:项目迭代加技术创新。通过制定相应的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为实践中制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模式厘清思路,并搭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艺术+科技”多学科融合切入点
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产业模式下的国家及地方政策、行业特征需求研究,借鉴国内外关于多学科融合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系统的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情景感知等前沿科技的技术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可以从思维方法、技术载体、传播介质等角度探寻这些技术中可以用于提高设计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植入到设计类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内容之中。
(三)设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资源平台搭建
以适应新产业形式的美术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针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体系,包括:①完善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库、实践成果转换孵化平台等资源平台;②建立对应的平台运行及管理机制,制定在实践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构架、操作流程、资源管理办法等作出明确的规定;③整合产业资源,利用项目所在高校的区位优势和行业资源,在与研究生培养计划不冲突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行业资讯和项目实践机会,也实时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成果进行孵化。这种实践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迭代体系,从人才培养目标、实践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质量控制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创新”的能力。
综上,提升设计类艺术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通过对前沿技术的有效应用,融合艺术技艺的综合素质教育,从科研能力、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实践管理能力等多个维度,整合相关产业资源,能够推动设计类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服务产业经济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慧君, 马岩岩. 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电子档案袋”课程的设计,实施及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1):121-128.
[2]叶丽霞, 汪辉.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思考[J]. 新美术, 2011, 032(1):102-103.
[3]刘道广. 当前工业设计方向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中的存在问题研究[J]. 艺术百家, 2014(6):180-183.
[4]陈慧姝.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J]. 美术观察, 2018, (12):134-135.
[5]陈昊, 胡果, 李璇. 学分制视域艺术类课程考核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8):151-154.
[6]路鹏, 陈丽伶, 刘莹,等. 产品设计实践教学的新路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与护养院参与式设计的启示[J]. 高教学刊, 2019, (6):95-98.
[7]孙杨.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与应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 (3): 173-173.
作者简介:
陈昊(1983-),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品人机交互设计、创新产品设计。
基金项目:教育部育人协同项目(201901024055);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2019-GX-333);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xyjg20004)。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